文档详情

启普发生器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8.31KB
约5页
文档ID:459257594
启普发生器_第1页
1/5

启普发生器蔡奇渊启普发生器是一个简单、有趣的组合仪器,由荷兰人 启普1864年发明说它简单首先是构造简单,由两部分厚 壁玻璃仪器组成,一部分称为球形漏斗,一部分称为容器球形漏斗就是长颈漏斗的美化,功能是一样的,只不过 将缩脖歪嘴的丑鹬,变化成了匀称雅致的仙鹤连,连接处有一个开口,球形漏斗通过开口处时,正好可以 堵住,液体可以自由通过,大块固体则不行简单还体现在它的操作上,首先是气密性的检查,启普 发生器是厚玻璃制成,不宜受热,检查气密性时也不必加热, 只需在仪器组装好之后,关闭导管上的活塞(或止水夹),向球形漏斗中注水,待漏斗口淹没后继续注水,若在漏斗中 形成稳定的液柱,说明气密性好原理很简单: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如果大于(或小于)大 气压强,就能证明容器气密性好在这次日本核泄漏事故中, 曾用压力容器中的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强的结论,证明压力 容器还是完好的,两者的原理是一样的球形漏斗中液柱所 产生的压强,作用于容器内的气体,容器内气体的压强等于 大气压强加上水柱所产生的压强,大于大气压,所以可以用 水柱来说明气密性好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简单,使用起来也很简单它适 于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制气体的实验。

使用时,容器的圆球 中放块状固体,放好后插入球形漏斗,块状固体被留在圆球 中,液体由球形漏斗中加入需要气体时,只需打开活塞, 让容器与气体收集装置连通,容器内气体逸出,压强下降, 漏斗中的液体进入容器,淹没固体,开始反应,产生气体气体够用后,关闭活塞,此时液体和固体依然在反应, 产生的气体无法排出,容器中气体的量增加,根据克拉珀龙 方程(PV=nRT),其他条件不变时,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物质 的量成正比容器内气体物质的量增加,气体的压强也增大, 推动容器内的液体向漏斗中运动,漏斗中的液面上升,容器 中的液面下降,当液面降到固体以下时,固体和液体脱离接触,反应停止从而实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效果,一个 典型的自反馈机制启普发生器常用于块状固体和液体制气体且不需要加 热的反应,如锌粒(块状固体)和稀硫酸制氢气,大理石(块 状)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硫化亚铁与盐酸反应制硫化氢等既然启普发生器不宜受热,需要加热的反应不能用,产 生大量热的反应也不能用,如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氯气需加 热,不能用电石和水反应制乙块,由于产生大量的热,也 不能用反应物为粉末状固体也不能用,因为粉末会进入容器的 下半球中,关闭活塞时,液体不可能与固体脱离接触,反应 不会停止,达不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效果。

如过氧 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二氧化锰是粉末,不能用, 如果用水泥将它制成小块,就可以用的说它有趣,“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像个有趣的玩具, 可不是吗?打开活塞,漏斗中的液体流下去,固体上的气泡 升起来关上活塞,容器中的液面降下去,漏斗中的液面升 起来打开,关上,关上,打开,看升升降降自动进行,不 是很有趣吗?真有点像孩子的一个新玩具如果不小心,固体落到了下半球中,关闭活塞,液体和 固体不能脱离接触,反应不会停止,它会一直工作下去,一 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产生了,当容器中的液面降到漏斗口以 下时,漏斗中就会形成间歇喷泉:隔一段时间会有一个大气 泡从漏斗中喷出,模拟了自然界的间歇泉了解了启普发生器的原理,U型管、干燥管、甚至是破 试管都模拟进行“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实验,变化一下 仪器,乙块也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