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会面礼仪 世界各国社交礼仪一、亚洲国家的重要礼仪知识 亚洲是亚西亚洲(Asia)的简称,位于东半球东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洲,共有三大人种:亚西亚人种、亚利安人种和马来人种亚洲是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的发源地,绝大多数国家信奉佛教,也有少数国家信奉伊斯兰教由于亚洲历史悠久,礼节礼貌比较繁杂 1.日本人的礼仪 日本人大多信奉神道(日本固有的宗教)和佛教佛教徒遵守"过午不食"的教规 日本人发言分敬体、简体两种语言,使用时要么都用敬体,要么都用简体,两者不可混淆但对客人、长者、上司发言都用敬语,否则便被觉得是不尊重对方 日本在会面时一般都互致问候,脱帽鞠躬,稍微低头,眼睛向下,表达诚恳、可亲初次会面,互相鞠躬,互换名片,一般不握手行礼时双手平摊膝前,同步表达问候没有名片就自我简介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如是老朋友或比较熟悉,就积极握手,甚至拥抱若遇女宾,女方积极伸手就可握手,但不要用力或久握遇到年长者亦然日本人十分注重礼节,每日鞠躬无多次,特别是妇女,温柔体贴,极守妇道,对男子很尊重日本人平时会面最一般的语言是"您早"、"您好"、"再会"、"请休息"、"晚安"、"对不起"、"拜托您了"、"请多关照"、"失陪了"等等。
在日本"先生"不是随便称呼的就狭义而言,它是指教育者(专家、讲师、教员、师傅)和医生;就广义而言,则是对年长者、国家与地方领导人及有特殊技术才干的尊称虽然被称为"先生",也应有受之有愧的表达,否则会给人傲慢的感觉对于一般的人,一般都不称"先生",只要在其姓名后加上职称或"样"(音Sama)或さん(音Sang)即可,等于我们一般称呼"小张"或"老王"的意思日本人吃饭使用筷子有许多讲究,对于客房服务来说,要切忌为客人备餐时将筷子垂直插入米饭中,由于垂直插着筷子的米饭在日本是用来祭奉死者的 日本人忌绿色,觉得绿色是不祥的颜色;还忌讳荷花图案;并觉得梅花是不祥之花;赠送礼物忌讳"9"字 2.朝鲜人的礼仪 朝鲜人会面也行鞠躬礼,互相深深地鞠躬,表达尊敬和谢意 3.泰国、印度等东南亚国家的礼仪 在泰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信奉佛教,此外,尚有少数人信奉伊斯兰教 泰国人的姓名是名在前,姓在后,一般在名字前加上一种称呼对成年男人,常加"乃",(意为"先生"),"乃"字是尊称,也表达男性而对成年妇女,名字前常加"娘"字(意即:"夫人"、"女士")泰国人一般只简称名字,口头称呼时,不管男女,一般在名字前加"坤"字,表达亲切。
泰国人会面时一般双手合十于胸前,稍稍低头,互致问候合十分三种:小辈见长辈双手举得较高,一般到前额;平辈相见举到鼻子高度;长辈对小辈还礼到胸前为止双手举得越高,表达尊敬的限度越深当别人向你合十致意,你要合十回敬,否则失礼固然目前的政府官员和知识分子有时也握手问好,但男女之间会面是不握手的 泰国人觉得头是人最神圣的部位,随意摸别人的头被视为莫大的无礼小孩子的头只让国王、高僧和父母摸别人坐时,切忌将物越过其头顶递送东西给别人须用右手;正式场合双手奉上用左手则会被觉得是鄙视她人不得已而使用左手时,要说一句"请原谅,左手"小辈给长辈递东西用双手,长辈接东西时可用一只手她们觉得,右手是清洁的,左手是肮脏的至于抛东西给别人则更不容许坐时翘腿被觉得不礼貌,把鞋底对着别人,意即将别人踩在脚下,被觉得是一种侮辱性举止妇女坐时要双腿并拢,否则被觉得缺少教养走过别人面前,必须躬着身子,以示歉意,妇女尤须这样就餐按辈份入座,长者在上首喝酒吃菜都由长者先动手 印度是一种人口、民族众多的国家,居民分别信奉婆罗门教(即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佛教等大部分印度人信奉婆罗门教,级别观念极深印地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
此外尚有乌尔都语、泰卢固语、孟加拉语等十多种重要语言 牛在印度是神圣的,称为"圣牛",牛奶更是圣洁之物一般不用牛皮鞋和牛皮箱印度人的姓名是名在前,姓在后,女人结婚后改用丈夫的姓男人一般只称呼姓,不称呼名;女人一般则只称呼名印度人会面的礼节是双手合十对妇女不可积极握手印度人交谈中如批准对方的意见时,将头向左摇动,不批准时则点头印度人以玫瑰花环献给来宾,宾主互相问好后将花环套在客人颈上花环大小视客人的身份而异,献给来宾的花环很粗大,长度过膝,给一般客人的花环则仅及胸前 印度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信奉多种宗教,因此习俗也各不相似印度教徒最忌在同一食盘里取食素食者甚多,不吃牛奶一般说来,级别越高,荤食越少,级别较低者才吃荤(羊肉)印度教徒一般都用右手吃饭,拿食物或敬茶,递取别人东西时也忌用左手印度人一般不喝酒、喜好喝茶,大部分喝奶茶她们喝茶的方式是:把茶盛在盘子里,用舌头舔饮 新加坡华人多信奉佛教;马来人和巴基斯坦人多信奉伊斯兰教;印度人多信奉印度教;此外尚有督教和天主教在新加坡,社会开放,人们又严守本民族的礼仪,十分注重礼貌礼节以握手为主 新加坡人到中国来,一般都喜欢吃粤菜,而工程师、医生等知识分子的早点则喜欢吃西餐。
她们爱吃炒鱼片、油炸鱼、炒虾仁,不信佛教的还爱吃咖喱牛肉主食方面,爱吃米饭和包子,不吃馒头水果方面,爱吃桃子、荔枝、生梨等下午但愿有点心 4.巴基斯坦、阿拉伯等西亚国家的礼仪 巴基斯坦等西亚国家大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禁忌猪肉类食品,也不使用猪皮制品她们会面第一句话就是"真主保佑",以示祝愿辞别时多讲祝愿的话,如"真主保佑你一路平安","真主保佑你全家团圆"等伊斯兰教徒每天做礼拜五次,礼拜五也不例外礼节动作各地不一例如一部分阿拉伯地区的人会面,一般以左手贴在胸前,右手举在额前表达敬意 5.东南亚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的礼节 华侨多信佛教,每到宗教胜地,一般都捐献香火由于民族血缘关系,她们的礼节和国内差不多,一般行握手礼,但同妇女握手不适宜过重礼貌语言近似国内在香港,春节注重互相拜年,喜欢讲"恭喜发财"之类的吉利话,而不说"新年快乐"或"节日快乐"由于香港人说的"快乐"和"快落"听来相似,人们过年过节又特别忌讳"落"字,特别是生意上和上了年龄的人,更是如此久而久之,形成习惯此外,在香港尚有喜"八"与"发"谐音,而"四"与"死"同音,故人们避免用"四"做标志,送朋友礼物,不送"四"个非说不可时,则以"两双"或"两个二"替代。
此外,对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的称谓语也与国内不同,男的称"先生",女的称"太太"或"小姐" 二、非洲人的礼节 非洲是阿非利加洲(Africa)的简称,位于东半球西南部,为世界第二大洲非洲由于长期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奴役,经济落后,来国内旅游的人很少非洲人多信奉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礼仪比较复杂非洲人喜欢自由活动,比较散漫,对女服务员有时态度放肆,也不善于整顿房间 在接待中要注意客人的国家原是哪个国家的殖民地譬如坦桑尼亚原是英国殖民地,因此客人除了本民族的习俗外,还带有英国人的习俗而阿尔及利亚、马里等国家的客人则带有法国人的习俗非洲各地礼节不同,例如埃及人信奉伊斯兰教,较有礼貌中非部分黑人的会面礼节不是握手,而是自己的两手互相握住,在脸前摇动,表达问候 三、欧美国家的一般礼仪 欧洲是欧罗巴洲(Europe)的简称,位于东半球西北部,绝大多数是欧罗巴人种美洲的全称是阿美利加洲(America),目前来国内旅游的美洲客人,重要指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人;她们的祖先多系欧洲移民,礼节礼貌和欧洲差不多,只是更开放某些,因此此处一并简介欧美国家的礼仪,重要有七种: 1.鞠躬礼 鞠躬礼系下级对上级或同级之间的礼节。
行礼时须脱帽,右手(如右手持物可用左手)握住帽前檐中央将帽取下右手垂下后身体对正,用立正姿势,双目注视受礼者,身体上部向前倾斜约十五度,尔后恢复原状脱帽时所用之手和敬礼方向相反,即向左边的人敬礼,以右手脱帽;向右边的人敬礼,以左手脱帽 2.点头礼 点头礼系同级或平辈间的礼节,也须脱帽如在路上行走间相遇,可在行进中施礼;如在路上碰见长官或长者,则须立正行鞠躬礼,但长官对部下或长者对幼者的答礼,可在行走中点头答之或伸右手或手触帽檐答之 3.举手注目礼 举手注目礼系军人礼节敬礼时举右手,手指伸直并齐,指尖接触帽檐右侧,手掌微向外,上臂与肩齐高,两眼注视对方,待对方答礼后方可将手放下,对长官或长者每次会面都应照常行礼 4.握手礼 握手礼是欧美最常用的礼节,在世界许多国家都通行行礼时距对方约一步,上身稍前倾,伸右手,四指并齐,拇指与之分开伸向受礼者饭店客房服务中须注意,客人先伸手时,方能握之,切忌一脚门里一脚门外与人握手,尤忌四人交叉握手和初次会面的女人一般不握手,只行鞠躬礼同男人握手越紧,表达友谊越深,和女人握手则须轻些 5.吻手礼 吻手礼是流行于欧美上层社会的一种礼节和上流社会贵族妇女或夫人会面,若女方先伸出手做下垂式,则将指尖轻轻提起吻之。
但女方如不伸手,则不吻行吻手礼时,若女方身份地位较高,要支屈一膝作半跪式后,再握手吻之此项礼节英法社会最注重 6.接吻礼 接吻礼是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朋友、夫妻之间表达亲昵、爱抚的礼节一般是在受礼者脸上或额上轻吻一下遇到快乐的时候,或有喜事或悲哀的时候,一般也行接吻礼,表达亲热和慰问 7.拥抱礼 拥抱礼是欧美各国熟人、朋友之间表达密切感情的一种礼节她们会面或辞别时互相拥抱,表达密切无间拥抱礼一般和接吻礼同步进行 附: 1.与外国人初次会面,怎么送礼? 德国:送礼讲究包装,在德国送礼,对礼物与否合适、包装与否精美要格外注意,玫瑰是专送情人的,绝不可随便送;德国人喜欢应邀郊游,但主人在出发前需要做好细致周到的安排 阿拉伯国家:初次会面不送礼 阿拉伯人初次会面时不送礼,否则会被视为行贿按阿拉伯习俗,用旧的物品和酒不能送人;特别不能送礼物给有商务往来的熟人的妻子更不可询问她们的家居状况去阿拉伯人家参观做客,千万不能盯住一件东西看个不断,那样阿拉伯主人一定会要你收下这件东西,否则心里将鄙视你 法国:送花别捆扎 在法国送礼,一般选在重逢时礼物选择应表达出对法国主人的智慧的赞美,应邀去法国人家用餐时,应送几枝不捆扎的鲜花。
拉丁美洲:不能送手帕、刀剪 在在拉丁美洲,不能送刀剪,否则被觉得是友谊的完结手帕也不能作为礼物,由于它是和眼泪相联系的拉丁美洲人喜欢美国生产的小型家用产品,例如厨房用品等在拉美国家,征税很高的物品极受欢迎,最佳不送奢侈品 日本:礼,一定要送,不必有用 日本人讲究礼仪,有送礼的习俗但一般送些对其本人没啥用途的物品,收礼人可以再转送日本人喜欢中国的丝绸、名酒及中药,对某些名牌货也很喜欢,但对有狐獾图案的东西则比较反感,由于狐狸是贪婪的象征,獾则代表狡诈到一般百姓家做客,送菊花只能15片花瓣,皇家徽章才有16瓣的菊花 英国:讨厌有公司标记的礼物 英国人讲究外表,一般送礼都是送耗费不多的东西,如高档巧克力,名酒和鲜花也是英国人收礼的最爱之物,合适的送礼时机应是晚餐后或看完戏之后对标有公司标记的礼物,英国人普遍不欣赏公司若送礼,最佳以老板和私人名义 美国:送礼,当面打开 一般来说,美国人不随便送礼有的在接到礼物时常常显得有些难为情如果她们凑巧没有东西回礼,就更是如此但是逢节日、生日、婚礼或探视病人时,送礼还是免不了的 美国人最盛行在圣诞节互赠礼物圣诞节时,天真烂漫的孩子们为收到多种新颖玩具而兴高采烈,觉得这是圣诞老人送给她们的礼物。
大人们之间常送些书籍、文具、巧克力糖或盆景等礼物多用花纸包好,再系上丝带按照美国老式,圣诞节的前几天尚有个“白圣诞节”,届时,人们用白纸包好礼物送给附近的穷人 此外,美国人觉得单数是吉利的有时只送三个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