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西宫春怨 【西宫春怨】唐代:王昌龄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斜抱云和深见月,模糊树色隐昭阳 【译文】 西宫中的夜晚特别清静,只有盛开在宫中庭院内的花朵静静地散布着阵阵香气住在宫中的美人原来想要卷起用珠子串成的门帘出外赏花,却又因无心观赏而作罢,只有怀着说不尽的怨恨而独守空闺抱着琴瑟看月亮,很多树隐藏着昭阳宫 【解释】 ⑴云和:古代琴瑟一类乐器的代称⑵昭阳:宫殿名,曾为赵飞燕所居这里指皇帝的居处 【鉴赏】 这首诗以一个“春色恼人眠不得”的花月良宵为背景,描写一个被幽闭在深宫里的少女的一连串动作和意态,运思深婉,刻画入微,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并看到了她的曲折简单的内心活动 诗的首句“西宫夜静百花香”,点明季节,点明时间,把读者带进了一个花气袭人的春夜这一句,就手法而言,它是为了反衬出诗中人的孤独凄凉的境况;就内容而言,它与下文严密连接,由此引出了诗中人的冲突心情和无限幽恨的构思和用词是极其精细的这里,不写花的颜色,只写花的香气,由于一般说来,在夜色掩盖下,令人沉醉的不是色而是香,更何况从下面一句看,诗中人此时在珠帘未卷的室内,触发她的春怨的就只可能是随风飘来的阵阵花香了。
照说,在百花开放的季节,在如此迷人的夜晚,作为一个正在好动、爱美年龄的少女,竟然还没有就寝,早该到院中去欣赏了,但她却始终把自己关在室内这可能是她并不知道户外风光这般美妙,更可能是有意躲避,为怕恼人的春色勾起自己心事,倒不如眼不见心不烦可是,偏偏有花香透帘而入,使她又不能不动欣赏的念头诗的其次句“欲卷珠帘春恨长”,正是写她动念后的内心活动这时,她虽然无心出户,倒也曾想把珠帘卷起眺望一番,但这里只说“欲卷”,看来并没有真的去卷其实,卷帘不过举手之劳,问题是她为什么始而欲卷,最终不卷呢,该句内答复了这个问题其缘由为:不见春景,已是春恨绵绵,固然不必再去添加苦恼了 但如此良宵,美景当前,闷坐在重帘之内,又会感到时间难熬,愁恨难遣诗的第三句“斜抱云和深见月”,就是诗中人决心不卷珠帘而又百无聊赖之余的举动和情态看来,她是一位有音乐素养的少女,此时不禁拿起乐器,想以音乐打发时间、排遣愁恨;可是,欲弹辄止,并没有真个去弹奏,只是把它斜抱在胸前,凝视着夜空单独出神罢了这一“斜抱云和”的描写,正如谭元春在《唐诗归》中所说,“以态则至媚,以情则至苦”可以与这句诗合参的有崔国辅的《古意·净扫黄金阶》“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以及李白的《玉阶怨》“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这些诗句,所写情事虽然各有不同,但都道出了幽囚在深宫中的怨女的极其微妙、也极其苦痛的心情 诗的末句交待了她在月下凝视的是什么,又望到了什么模糊树色隐昭阳”,就是她隔帘望见的风光这一句,既是以景结情,又是景中见情句中特殊值得玩味的是点出了皇帝所在的昭阳宫这与另一首《长信秋词》的结尾“卧听南宫清漏长”句中点出南宫的意义是一样的它示意诗中人所凝视的是皇帝的居处,而这正是她的怨情所指但是,禁闭着大批宫人的西宫与昭阳殿之间隔着重重门户,距离原来就很遥远,更何况又在夜幕覆盖之中,诗中人所能望见的只是一片朦模糊胧的树影而已这时透过一层、深入一步的写法,写诗中人想把怨情倾注向昭阳宫,而这个昭阳宫却望都望不见,这就加倍说明白她的境况之可怜 沈德潜《说诗晬语》说:“王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陆时雍《诗镜总论》也说:“王龙标七言绝句,自是唐人《骚》语,深情苦恨,襞襀重重,使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这首《西宫春怨》是当之无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