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行《孟子·滕文公上》 农家农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此派出自上古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吏他们认为农业 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孟子.滕文公上》记有许行其人,「为神农之言」,提出「贤者与民并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耕而食,饔飧而治」,表现了农家的社会政治理想此派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也注意记录和总结《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被认为是研究先秦农家的重要资料 1简易 一、文字方面 v1、“五谷不登,禽兽偪人 v偪——逼 ,古今字, 威胁 v2、“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v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v 煖——暖,异体字,暖和 v3、“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 v 有——又,通假字 2简易v4、“劳之来之,匡之直之 v 来——徕 ,通假字 , 招徕 v5、 “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 v 贾——价 ,古今字,价格 v6、“或相什伯,或相千万 v 伯——佰 ,通假字,百倍3简易v二、词汇方面v1、 词义v(1)“负耒耜而自宋之滕v 之:至,到 v(2)“愿受一廛而为氓 v 廛:一户人家所住之地。
v 氓:由外地或外国迁来之民 v(3)“其徒数十人,皆衣褐 v 褐:用粗毛或粗麻编织成的衣服,为当时贫苦人所穿 4简易v(4)“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v 厉:危害,坑害教材释为“病” ,不确v(5)“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 v 易:交换下文“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中的“交易”为词组易”为动词,指交换,以物换物交”为副词作状语,指交相,相互注意此处“交易”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复合词“交易” 5简易v(6)“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 v 爨:烧火做饭 6简易v(7)“何许子之不惮烦?” v 惮:害怕 v(8) “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v 举:选拔v 敷:施行,也即治理的意思 v(9)益烈山泽而焚之v 烈:动词,放大火烧 7简易v(10) “禹疏九河,瀹yuè济漯,而注诸海; 決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v 瀹:疏导v 注:把水灌入,让水流入v 決:排除水道壅塞 8简易v(11)“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v 稼穑:并列复合词,v指农业生产单用则“稼”v指种植,“穑”指收获v 树艺:并列复合词,v指种植,“树”、“艺”都是v种植的意思 9简易v(12)“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v 叙:次序,等级v 信:诚信,诚实v(13)“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v 易:治此处指耕种10简易v(14)“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v 则:效法 v(15)“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v 亦:情态副词,只是,不过 11简易v(16)“夫物之不齐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 v 情:本性v 蓰:五倍 v(17)“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v 比:平列 12简易v2、词和非词的辨析v(1)“滕君,则诚贤v君也;虽然,未闻道v也 虽然:表让步v连词“虽”(相当于现v代汉语的“虽然”)与v代词“然”搭配成固定v结构,意为“虽然这v样”,其作用相当于v表让步复句的一个分v句 13简易v(2)“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 v 句中“陶冶”指从事陶冶的匠人又“且许子何不为陶冶?”句中“陶冶”v指陶冶这类工作陶,烧制v陶器冶,冶炼铁器可用v作名词,指烧制陶器、制作v铁器的匠人或工作 14简易v(3)“‘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 v 然则:代词“然”与表顺承的连词“则”的搭配使用,“然”承接上文,“则”表示在此情况下据事理应推出的下文。
然则”连用,意为“这样的话,那么……” v(4)“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v 荡荡:叠音联绵词,广大辽阔的样子 v(5)“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 v 巍巍:叠音联绵词,高v大的样子 15简易v3、多义词的词义辨析v与v①动词, 给予 “文公与之处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v②动词,参与 “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 v③连词,同,和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 v④句末语气词,表疑问,带有推测的意味 “自织之与?”“自为之与?”“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16简易三、语法方面v1、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现象 v(1)“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 v “踵”,原指足踵,脚后跟,此句中活用作动词,带宾语“门”,意思是走到门前v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踵武——《楚辞·离骚》v王逸 注:“踵,继也武,v跡也跟着别人的脚步走v比喻继承前人的事业 17简易v(2)“其徒数十人,皆衣褐 v “衣”,名词用作动词,穿v(3)“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v “饔”“飧”本指早饭、晚饭,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做饭,用连词“而”连接,作动词“治”的状语。
18简易v(4)“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 v “衣”“冠”皆活用为动词,意为穿衣戴帽,在句中作谓语,有的还带上宾语 19简易v(5)“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v “劳”,使……劳v “匡”,使……正v “直”,使……直皆为使动用法v “翼”,名词用作动词,意为庇护,带宾语“之” v(6)“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 v “德”,本指恩德,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施加恩惠 20简易v(7)“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v “名”,用作动词,指用语言称赞形容,前面受状语“无能”修饰v2、 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句式v(1)“奚冠?”v 疑问代词“奚”充当动词“冠”的宾语而前置 v(2)“许子奚为不自织?” v 疑问代词“奚”充当介词“为”的宾语而前置奚为”即“为什么” 21简易v(3)“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v “之”是代词,因为充当否定句中的动词宾语而前置或”为语气词 v3、 被动句式v(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v 前句为主动句,后句为被动句,是用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人”的被动句式,应理解为:被人治理。
22简易v(2)“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v “治于人”“ 食于人”都是用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的被动句式食于人”意为被人食食人”为主动句式,意v为供养人v4、主谓倒置句v(1)“大哉,尧之为君!” v“尧之为君”是用连词“之”置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其独立性后形成的名词性词组,在本句中为主语谓语“大”由于被强调,而放到了主语的前面,形成倒装句 23简易v(2)“君哉,舜也!” v “舜”为主语,“君”为谓语本句同样也是为了强调谓语而倒装 v5、习惯句式v(1)“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皋陶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v 三句皆为“以……为……”v的习惯句式是介词“以”和v动词“为”的搭配使v用,意为“把…作为v……” 24简易v(2)“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v “以为”即“以……为”的习惯句式,介词“以”后面省略了宾语可理解为“把这个作为谋生的手段”25简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