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8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诗中意象,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3、初步体味创作诗文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借助诗中意象,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语境导入: 同学们,这些日子老师看到许多小朋友在操场上放风筝,不禁使我想起了一首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是喜悦的,此时你脑海中有哪些关于春天的诗? 生吟诵古诗 2、让我们带着春天的气息,一起走进南宋诗人杨万里的──(生齐读)《宿新市徐公店》 3、释题: 齐读课题,在这儿新市是地名,现今湖南省攸县北;徐公店,姓徐的人开的店那么“宿”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呢? 二、初读古诗,读通诗句 1、出示诗文内容 2、自由大声地朗读古诗,把诗读准了。
3、同桌比一比,看谁读得准确 4、指名读 (读得怎样?) 师范读──齐读 三、借助意象,入情入境 1、我们常说诗情画意,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真想把这幅美景画下来,可又不知道该画哪些景物,怎么画?你愿意帮帮老师吗? (愿意) 这可不是嘴上说说就行的,你们还得认认真真读上几遍古诗,一边读一边想想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四人小组讨论画什么景物,怎么画,呆会儿我们在黑板上一起画,能做到吗? 2、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师巡视 3、集体交流: 你想画下什么,什么样的,从诗中哪儿知道的? 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画菜花,师画一朵,问:你满意吗? 黄蝶,什么颜色?为什么? 急走,你能表演一下吗?走,在古代就是跑的意思 师:面对着这样一望无垠的油菜花,面对着急切追蝶的孩子,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⑵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过渡:一心只忙着追赶蝴蝶的孩子,并没有留心周围的迷人春景,你看到了吗?你会留下什么景物? 篱落疏疏: 篱笆:什么样的篱笆?你从哪里看出来? 一径深(组词理解径:路径) 在篱笆的旁边还有什么呢?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小路? 树头花落,树上的花会形成浓密的树阴? 夏天枝繁叶茂,绿树成阴,未成阴就是还没有树阴的新叶已长出来了…… 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想说什么?美美的读一下。
4、想把美丽的春天和活泼的孩子放在一幅画中吗? 5、齐声配乐朗读 6、说诗意:这样的诗,这样的画,如果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就更精彩了! 7、春天是一幅画,春天是一首诗,春天更是一首歌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8、我把同学们描绘的春天即兴创作了一首诗歌,愿意听一听吗? 三月,是美妙的 一剪剪嫩芽的叶子 一丛丛微笑的迎春 一只只跳跃的飞雀 都是 美丽的音符 三月 是柔软的风 是细腻的雨 是含羞的花 是新绿的草 …… 四、拓展延伸,创作诗文 1、学生尝试创作诗文: 其实,春天就像我们同学,相信你们的笔描绘出来的春天会更美,可以学着老师的样子来试一试?也可以像杨万里那样写一首四言绝句 2、全班交流,读诗《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 会认5个生字,会正确书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理解古诗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学习根据诗句说故事 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 (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先不要坐下,今天,我们的爸爸妈妈百忙之中也来和我们一起上课,我们也应该向他们问个好!(学生和家长问好)现在就让我们轻松地进入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那我们先一起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找别扭”,(点击课件:“轻松一刻”)老师要请一位同学在10秒钟之内找到两幅画的区别,谁来?(指名上台操作主机) 师:好!这两幅图当中篱笆是不一样的!你马上就找出来了,真棒!同学们还想玩吗? 生:想! 师:那好,老师再请一位同学上台来试试。
指名上台操作主机)同学们觉得哪两幅画比较难找? 生:第二次的两幅画比较难找 师: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比较难找? 生:因为第二次的画里的那只蝴蝶是黄色的,而且,它所停的花也是黄色的! 师:观察得真仔细!表扬!蝴蝶飞进花丛中就不见了,有一首诗里也有一句类似的话“飞入菜花无处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宿新市徐公店》里的一句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进行导入,一方面可以缓解学生紧张的压力,同时通过图片中篱笆和黄蝶的特点,为学生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二、解诗题 师:大家看看,老师写的有什么错误吗? 生:少了一个字,“宿” 师: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把这个字写上去好吗? (教师板书,指导书写:宝盖不宜过宽学生书空) 师:谁来告诉我,这个字什么意思? 生:住宿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回答,师表扬) 师:有人知道“新市”是什么意思吗? (生自由回答,如果不知道,师过渡:看来,还是于老师知道的多一些新市”,是一个地名,在今天的浙江省,大家记住了吗?) 师:还有最后一个词了,“徐公店”,知道什么意思吗? (生自由回答,如果不知道,师过渡:还得我来告诉大家,“徐公店”,就是姓徐的人家开的店。
师:咱班有姓徐的同学吗? 生:有,徐木子 师:那我们能不能称呼徐木子“徐公”呢? (引导学生理解“公”为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师:所以,我们不能称呼徐木子为“徐公”,但大家往下面看看,我们敬爱的徐校长,我们就可以称呼徐校长为——(“徐公”)那如果用古代的习惯,你们怎么称呼于老师?(“于公”) 师:现在大家都理解这首诗的题目了,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 (引导学生断词:宿/新市/徐公店) 师:学到这里,通过题目,你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了吗? (杨万里住在姓徐的人开的店里看到的事物) [设计意图]通过理解题目,让学生了解本首诗歌所描写的主要内容,在知识储备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接受所学的内容 三、自主读文,纠正字音 师:理解的不错,那杨万里住在姓徐的人开的这家店里,看见了什么呢?请大家两人一组,一个一个地读读这首诗,看看有没有读错的地方,读错了马上纠正声音不要太大,能听清楚就好 (学生分组读诗,教师巡查,指导) 师:(学生充分朗读后)好,刚才在小组学习的时候,有没有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 (学生自由汇报,教师让学生将错误诗句重读) 师:我整理了一下,这些字大家在学习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我们把他们再读一读。
课件出示生字:篱 疏 未 追 店 徐 菜 宿,纠正学生的字音) 师:这里面有几个字是要求我们会写的,和老师一起写,好吗? (教师板书,学生书空) 师:生字会读了,诗中的生词会读吗?(课件出示生词:疏疏 菜花 急走 一径深 未成阴 追黄蝶 无处寻) (学生读词) 师:刚才在小组学习的时候,我还注意到,有些同学读得不是很流利,另一个同学就让他反复读,让他多读几遍,这非常好!这就是合作学习的精神!现在,敢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吗?(课件出示古诗) (3生读诗,师指导) [设计意图]把字音读准、词语读连贯、句子读通顺,这是朗读的最起码要求这个环节中,按照“字——词——句”的顺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书写能力,为后面感情朗读古诗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研读诗文,理解诗意 师:很好,语音准确但仅仅读通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能够理解现在,我再给大家几分钟时间,大家再把这首诗读几遍,并思考,诗中都写到了什么?他们什么样子?如果有不懂的,可以和你的同桌商量了商量开始吧! (学生按要求学习,老师巡查,指导) 师:一共28个字,难不难?不难!认为自己读得懂的举手我来看看!不一定要读得很准确,大致读懂的就举手。
好的,有些同学还是没把握,老师提两个问题好不好?如果你都能回答出来,证明你真的读懂了 师:(问第一个问题)诗的题目叫“宿新市徐公店”——住在姓徐的人家开的店里,懂吗?(生:懂)那我问你,杨万里在那里都看到什么了?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篱 径 树 花 童 蝶 菜花) 师:非常好,第二个问题:这些事物什么样子?一行一行地读,你能不能从诗中找到依据?每个同学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生自由回答,师纠正) 师:看看,这两个问题大家都能回答,你们真的读懂了 1.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师:在那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是那样安静,这就是——(课件出示诗句“篱落疏疏一径深”)(生读) 师:老师还没感觉到这条路的深远,教你们一个办法:读得慢一些 (师范读:篱落/疏疏/一——径——深——生跟读) 师:好,这次我听出来了,好安静,路好长好长!谁还来读? (3生读诗) 师:“树头花落未成阴”,读着读着,我感觉到春天正悄悄地离开我们,初夏正向我们走来,树上的花已经纷纷落下来,可枝头的嫩叶才长出来,还没形成浓密的树阴谁读读这一句?(课件出示诗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3生读诗) 师:哦,我好像看到了花瓣正在微风中飘下来呢!老师也想读读,请你们闭上眼睛,说说好像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回答) 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一起再来把这美丽的画面读读。
3生读,小组读,全班读“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学生长于形象思维,他们的想象力丰富,教学古诗,就应该充分调用学生的想象,为教学服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想象更利于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想象是古诗诵读教学的重要手段 2.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师:读得这样好,老师要奖励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课件播放“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动画,随后出示这两句诗 师:谁读读这两句诗? (1生读) 师:老师想问问你们,捉过蝴蝶吗?当蝴蝶飞起来时,你是怎样跑的? 生:快跑 师:对,诗句中的“急走”就是快跑的意思可我没听出你在快跑呢!该怎样读这行诗? 生:速度快一些 师:好,就你读读看 (3生读诗) 师:捉蝴蝶是很快乐的事,我想从你的朗读中听出你的快乐 (3生读诗) 师:大家一起读读这两句,读出你们的快乐 (生读诗) [设计意图]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进行移情体验,很适合语文教学 师:可惜蝴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说告诉我为什么蝴蝶飞入菜花看不见了? 生:因为蝴蝶是黄的,菜花也是黄的,所以蝴蝶飞到菜花中,就看不见了。
师:那你认为小朋友没捉到蝴蝶,会是什么心情? (生自由回答) 预设1:快乐 师:哦,我听出了你快乐的感受,那你读读这两行! (生读) 预设2:难过 师:我从你的朗读中看出了你的一些无奈没关系,待会就有一只更美丽的蝴蝶飞过来你还难受吗?(不难受了)对了,等待也是一种乐趣,带着你的快乐,再读读? (生读) [设计意图]“飞入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