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

第***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2.46MB
约31页
文档ID:56111774
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_第1页
1/31

2 • 系统原理:系统原理:进行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的观点、进行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的观点、 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 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 • 系统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结合而: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结合而 成的,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并处于一定环境中成的,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并处于一定环境中 的有机整体的有机整体 • 如如OSHMS,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 • 系统安全科学的建立系统安全科学的建立- -军方井下弹道导弹的研制军方井下弹道导弹的研制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2.32.3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3.1 系统原理 在管理活动中运用系统原理应遵循以下原则:在管理活动中运用系统原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动态相关性原则、动态相关性原则 2、整分合原则、整分合原则 3、弹性原则、弹性原则 4、反馈原则、反馈原则 5、封闭原则、封闭原则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2.32.3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3.1 系统原理 4 1、动态相关、动态相关性原则性原则  构成企业管理系统的各个要素是运动和发展的,而 且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 任何企业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转,不仅要受到系统本 身条件的限制和制约,还要受到其他有关系统的影 响和制约,并随着时间、地点以及人们不同努力程 度而发生变化  系统内部各部分的动态相关性是管理系统向前发展 的根本原因  要提高管理的效果,必须掌握各管理对象要素之间 的动态相关特征,充分利用相关因素作用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2.32.3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3.1 系统原理 5 2、整分合原则、整分合原则  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 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 则  该原则的基本要求是充分发挥各要素的潜力,提 高企业的整体功能  整体把握是前提,分工是关键,综合是保证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2.32.3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3.1 系统原理 6 整分合原则的实施整分合原则的实施 • 首先要从整体功能和整体目标出发,对管理对象 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谋划; • 其次,要在整体规划下实施明确的、必要的分工 或分解; • 最后,在分工或分解的基础上,建立内部横向联 系或协作,使系统协调配合、综合平衡地运行。

• 安全管理领域中安全管理领域中:管理者整体决策时须将安全纳 入其中,在此基础上分工,明确每个员工的安全 责任和目标,最后由专职安全部门有效的组织综 合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2.32.3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3.1 系统原理 7 3、弹性原则、弹性原则 弹性原则弹性原则即对系统内、外部不确定性进行充分考虑、 推断的基础上,在制定目标计划等方面留有余地, 增强组织系统的可靠性和管理的应变能力 管理弹性的必要性:管理弹性的必要性: • 管理需要弹性是由于企业系统所处的外部环境、内 部条件以及企业管理运动的特殊性造成的 • 安全管理所面临的是错综复杂的环境和条件,尤其 是事故致因是很难完全预测和掌握的,因此安全管 理必须尽可能保持好的弹性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2.32.3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3.1 系统原理 8 • 高效的管理追求积极弹性,即在对变化作科学 预测的基础上,组织系统备用多种方案和措施多种方案和措施, 保证系统的灵活应变和可靠性 弹性原则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弹性原则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 一来要不断推进安全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 加强系统安全性分析和危险性评价,尽可能做 到对危险因素的识别、消除和控制;  二来要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事故预防对策, 实行全面、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从人、 物、环境等方面层层设防。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2.32.3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3.1 系统原理 9 4、反馈原则、反馈原则 • 是指被控制过程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 • 反馈大量存在于各种系统之中,也是管理中的 一种普遍现象,是管理系统达到预期目标的主 要条件 • 管理系统要实现目标,必须根据反馈及时了解 这些变化,“再确定、再认识”,从而调整系 统的状态,保证目标的实现 • 成功的高效的管理,离不开灵敏、迅速的反馈 • 注重安全信息的反馈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2.32.3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3.1 系统原理 10 5、封闭原则、封闭原则  任何一个系统的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 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 活动,这就是封闭原则  安全管理领域中:安全管理领域中:要求企业系统内各种管理机 构之间,各种管理原则、方法之间,必须具有 相互制约的关系,管理才能有效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2.32.3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3.1 系统原理 11 封闭原则的应用封闭原则的应用 • 第一,建立健全各种机构并使之各司其职,相 互制约。

• 第二,完善企业各项管理制度 • 第三,把握封闭的相对性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2.32.3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3.1 系统原理 12 人本原理:人本原理: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 首位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为核 心和动力来进行  前提:前提:人不是单纯的“经济人”,而是“社会人”  含义:含义: • 一切管理活动是以人为本体展开的 • 管理对象的诸要素和管理系统的诸环节都是需要 人去掌握、运作、推动和实施的 搞好搞好企业安全管理企业安全管理,避免工伤事故与职业病的发生,,避免工伤事故与职业病的发生, 充分保护企业职工的安全与健康,是充分保护企业职工的安全与健康,是人本原理人本原理的直接的直接 体现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2.32.3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3.2 人本原理 13 著名的美国杜邦公司的核心价值观著名的美国杜邦公司的核心价值观 以人为本(注重安全与健康)以人为本(注重安全与健康) 安全健康(目标:“安全健康(目标:“0”事故)事故) 恪守道德(目标:“恪守道德(目标:“0”违规)违规) 关爱环境(目标:“关爱环境(目标:“0”污染)污染) 谁需要安全文明的工作环境,就到谁需要安全文明的工作环境,就到 杜邦公司来。

杜邦公司来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2.32.3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3.2 人本原理 14 1、动力原则、动力原则  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管理必须有 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才能使管理 运动持续、有效下去,这就是动力原则  三类基本动力: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 动力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2.32.3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3.2 人本原理 15 动力原则的运用动力原则的运用  首先,要注意综合地运用三种动力,不要仅仅孤 立地使用某一种动力;  其次,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体动力与集体动力的 辩证关系,集体的前进是管理的根本,在此前提 下让个体充分地自由发展;  第三,要处理好暂时动力和持久动力之间的关系;  第四,要掌握好各种刺激量的阈值,避免物极必 反的结果出现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2.32.3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3.2 人本原理 16 2、能级原则、能级原则  认为组织中的单位和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能量, 并且可按能量大小的顺序排列,形成现代管理 中的能级。

 在管理系统中建立一套合理的能级,即根据各 单位和个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地位和任务,做 到才职相称,才能发挥不同能级的能量,保证 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2.32.3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3.2 人本原理 17 能级原则的运用能级原则的运用  一是能级的确定必须保证管理系统的稳定性;  二是人才的配备使用必须与能级对应;  三是对不同的能级授予不同的权力和责任,给 予不同的激励,使其责、权、利和能级相符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2.32.3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3.2 人本原理 18 3、激励原则、激励原则  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 出积极性  管理中的激励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的刺激调 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2.32.3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3.2 人本原理 19 贯彻人本原理的措施贯彻人本原理的措施 • 重视企业思想教育工作 • 强化民主管理 依靠职工进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群众监督 • 激励职工行为 精神和物质手段,激励职工遵章守纪,“要我安 全”-“我要安全”,火炉理论 • 改善领导行为 关心职工,尊重职工,听取意见,善于使用人才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2.32.3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3.2 人本原理 20 安全管理工作应该以预防为主,即通过有 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物 的不安全状态的不安全状态出现,从而使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 最低,这就是预防原理。

荀子说:荀子说:““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 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 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2.32.3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3.3 预防原理 21 • 预防,其本质是在有可能发生意外人身伤害或 健康损害的场合,采取事前的措施,防止伤害 的发生 • 善后是针对事故发生以后所采取的措施和进行 的处理工作 • 预防的工作方法是主动的、积极的,是安全管 理应该采取的主要方法 • 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2.32.3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3.3 预防原理 22 • 安全管理以预防为主,其基本出发点源自生产 过程中的事故能够预防的观点 • 除了自然灾害以外,凡是由于人类自身的活动 而造成的危害,总有其产生的因果关系,探索 事故的原因,采取有效的对策,原则上讲就能 够预防事故的发生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2.32.3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3.3 预防原理 23 1、偶然损失原则、偶然损失原则 • 事故所产生的后果(人员伤亡、健康损害、物 质损失等),以及后果的大小如何,都是随机 的,是难以预测的。

• 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不一定产生同样的后果, 这就是事故损失的偶然性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2.32.3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3.3 预防原理 24 海因里希黑三角的启。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