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美术欣 赏 古埃及美术古埃及文化与尼罗河息息相关,埃及人追求安定的 信仰,相信人死后灵魂会回到肉体里,因此把尸体制成木 乃伊好好保存,并建筑金字塔加以安置他们还认为死人 和活人一样,需要各种器物、食物,因此墓室墙壁画了很 多壁画,画中人物脸侧面、眼睛和肩膀是正面,左脚往前 跨出,他们认为这是永久不变的姿势;画中的动物相反的 非常生动,因为它们是人死后的食物法老王就是他们心 中的神,可以眼镜蛇、猫头鹰表示,埃及人也爱画猫、眼 睛,常用黄金、青金石、红宝石、黑曜石、银等材料做面 罩、黄金宝座金字塔已有四千多年,炫耀着法老王和古 埃及的伟大,绘画和建筑几乎都为死人而做,美术对埃及 人来说,是为了达到永生的手段今日我们可由埃及的墓 穴--金字塔中的浮雕和壁画来了解埃及的美术雕刻家的墓穴壁画 约公元前1600年壁画的题材极其广泛 ,可谓包罗万象:从对死者 的赞颂,描绘死者生前的享 受,各种庆典仪式,到狩猎 、农耕、飨宴,女乐师伴奏 ,直到山川人物,牧人、武 士、渔夫、舞女等等,应有 尽有 这里描写的是著名雕 刻家涅巴姆姆与伊普基两 人的生前工作室,他们领 导着奴隶与徒工在制作法 老的灵棺。
埃及法老死后要将尸体制成木乃伊,并用考究的人形木棺加以入殓这种木棺 的头部,往往被雕刻家按照死者的模样,或作成神话人物奥西里斯的形象,并用精 致的镶嵌加以装饰 野鹅图(墓穴壁画局部) 公元前2600年 埃及古王国时期的壁画还比较程式化,形象也及呆板立像多呈僵直姿态 ,坐像只是双膝并靠,面部表情是平静的这是由于受到雕塑上正面法则的传统 格式的影响 整幅构图 不仅显得匀称 ,还合乎统一 变化的规律 野鹅形象是经 过图案化整理 的,线条清晰 ,写实水平也 很高,鹅身的 花色羽毛极富 装饰趣味,尤 数这两只向右 的雄野鹅最为 生动它体现 出画家的高度 艺术概括力 这幅画上的三个女乐师形象,线条美 是它的特点,三个女子六只手臂,相 互交错,加强了形象的音乐性旋律感 ,可以说是埃及壁画中的最佳构图了 ,保持正面律本来是一个创作限制, 但对于聪明的画家来说,限制有时反 而有助于表现她们的艺术才智这一 幅壁画既没有违反规律,又未受其约 束,却创造了优美动人的装饰画的典 型埃及的壁画在其鼎盛时期,题材 相当广泛,从礼仪、丧葬、宴乐、歌 舞、耕耘、游戏到畜牧、渔猎、工匠 、劳役、战争、虫草、树石、山林, 无奇不有,差不多包括了古代人与大 自然关系的各个方面。
此幅壁画的创 作年代约在公元前1425年,属第十八 王朝时期壁画作于石灰岩质的墓壁 ;以漆地设色 三个女乐师 古埃及建筑古埃及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 其建筑分为3 个主要时期:①古王国时期的建筑以举世闻名的 金字塔为代表古埃及的建筑师们用庞大的规模 、简洁沉稳的几何形体、明确的对称轴线和纵深 的空间布局来体现金字塔的雄伟、庄严、神秘的 效果②中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石窟陵墓为代表 这一时期已采用梁柱结构,能建造较宽敞的内部 空间建于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曼都赫特普三世 墓是典型实例③新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神庙为代 表它主要有围有柱廊的内庭院、接受臣民朝拜 的大柱厅和只许法老和僧侣进入的神堂密室 3 部 分组成 其规模最大的是卡纳克和卢克索的阿蒙 神庙 金字塔是一种角锥型的建筑物,一般 用作陵墓或者祭祀之用金字塔位于埃及 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的沙漠中因为它 的外形像中国的汉字“金”, 所以就叫它金 字塔其实与“金”并没有关系金字塔一般指的是埃及金字塔其他著 名的还有玛雅金字塔、阿兹特克金字塔( 太阳金字塔、月亮金字塔)等国王自称 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的 象征 埃及共发现金字塔96座,最大 的是开罗郊区吉萨的三座金字 塔。
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 个国王胡夫的陵墓,建于公元 前2690年左右原高146.5米 ,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米 ,现高136.5米;底座每边长 230多米,三角面斜度52度, 塔底面积5.29万平方米;塔身 由230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 头平均重2.5吨,有的重达几 十吨;有学者估计,如果用火 车装运金字塔的石料,大约要 用60万节车皮;如果把这些石 头凿碎,铺成一条一尺宽的道 路,大约可以绕地球一周据 说,10万人用了30年的时间 才得以建成该金字塔内部的 通道对外开放,该通道设计精 巧,计算精密,令世人赞叹 胡夫金字塔 玛雅金字塔 玛雅文明大约发 端于公元前1800年 ,玛雅人在这里用 石头建造了数百座 建筑物,这是玛雅 文明发展到鼎盛时 期的产物这些建 筑不仅高大雄伟, 而且雕有精美的装 饰纹,显示出古玛 雅人高超的建筑艺 术水平 金字塔 内壁画金字塔 内壁画古埃及绘画具有 鲜明的民族特色它 们是用线条造型,填 色,在这方面有点像 中国画;构图有的是 平面展开,有的是在 一条横线上安排人物 、景物,不受透视局 限,可能这样处理能 全面、明白地描绘各 种对象在一条横线 上构图,人物近者、 地位高者画得大,远 者、没有地位的人画 得小;画面饱满,疏 密均匀,空白处配以 象形文字,具有强烈 的装饰艺术效果。
所 以说,古埃及的绘画 是远古文明的一颗明 珠金字塔 内壁画古希腊美术概述真正意义的欧洲美术该从古希腊开始希腊 美术的地理范围以爱琴海为中心,因此被视为爱 琴美术的延续雪莱曾在诗中吟道:“我们都是希 腊人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和摇篮,没有希 腊,无法想像欧洲文明会是什么样子,今日西方 世界无处不遗存着希腊文明的传统 希腊三 面临海,北面连接欧洲大陆境内多天然良港, 可以经过地中海通向世界各地,为航海和对外贸 易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自然环境,内陆多山,土地 贫瘠,但是盛产大理石,为雕刻艺术提供了极方 便的物质材料 米诺斯迷王宫 古希腊米诺斯迷宫壁画古希腊米诺斯迷宫壁画这幅画的色彩至今很艳,但整幅画的用色是淡雅的背景为天蓝色,画上两个 白衣少女,一左一右,正举手示意和发出指令一个土红色青年男子侧立在牛背上 看他翻腾跳跃的身姿显得十分轻快,那条强健的公牛却画得过于夸张了些,而且是变 形的为加强画面的感染力,牛身涂的是黄色,并居于全画的中央可能这是当时宫 内娱乐生活的写照,但决不是西班牙式的斗牛场面,它没有残杀的气氛 驯牛图壁画 雅典卫城,也称为雅典的阿克罗波利斯,希腊语为“阿克罗波利斯”,原意为“高处的 城市”或“高丘上的城邦”,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
雅典卫城遗址位于今雅典城西 南,建造在海拔150米(此数据据自中文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2004年8月号,另一 资料为156米)的石灰岩山冈上,是祭祀雅典守护神雅典娜的神圣地,建筑群建设 的总负责人是雕刻家菲迪亚斯卫城,原意是奴隶主统治者的圣地,古代在此建有 神庙,同时又是城市防卫要塞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时期,雅典卫城 遂成为国家的宗教活动中心,自希腊联合各城邦战胜波斯入侵后,更被视为国家的 象征每逢宗教节日或国家庆典,公民列队上山进行祭神活动 雅 典 卫 城帕特农神庙是供奉 雅典娜女神的最 大神殿,帕特农 原意为贞女,是 雅典娜的别名 此庙不仅规模最 宏伟,坐落在卫 城中央最高处, 庙内还存放一尊 黄金象牙镶嵌的 全希腊最高大的 雅典娜女神像( 菲迪亚斯亲手制 作)它从公元 前447年开始兴建 ,9年后大庙封顶 ,又用6年之后各 项雕刻也告完成 厄瑞克透斯神廟 (西元前421~405年):以建有女性雕像柱著稱,其 他的則為柱頭上有著漩渦狀裝飾的愛奧尼克式柱子 露天劇場 (西元350年):排成半圓形的石造座位可容納14000人,舞 台建築形式已不得而知,看台與舞台間的圓形空間是合唱團 席位,也是跳舞的空間。
露 天 劇 場古罗马美术罗马艺术是希腊艺术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它们共同奠定了 西方文明的基础,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马其顿希腊建立了地跨 欧亚非三洲的希腊大帝国时,在意大利半岛台伯河流域又兴起了 一个国家,它历经600年左右的发展终于成为强大的帝国,这就 是罗马大帝国它于公元前146年征服了希腊本土,公元前30年 击败埃及的托勒密王朝,自此,原来为希腊所统治的广大地区, 包括希腊本土,全部归入了罗马帝国的版图罗马成为希腊之后 的西方政治、文化的中心罗马本身的艺术并不发达,当罗马人 征服了许多文化艺术繁荣的国家,将那里的大量艺术品,尤其是 雕塑和绘画当作战利品劫运到罗马,同时还把许多受过良好教育 的艺术家、工艺师、工匠等当奴隶和人质集中到罗马,这就为繁 荣罗马文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据说当时罗马城人口只有6万, 而劫得的希腊雕刻艺术品却有几十万之多正如古罗马著名诗人 贺拉斯所言:“被俘的希腊使蛮族主人成为俘虏,她把艺术带给 了粗野不文明的拉丁姆这是公元1831年从庞贝古城遗址发现的镶嵌画,据考证是描绘伊苏斯之战,是根 据公元前4世纪希腊画家菲罗克西诺斯的同名壁画复制而成,从中可见希腊绘画发展 情况。
原画是应雅典统治者卡山德的要求创作,作于公元前310年画中描绘公元前 330年秋天,亚历山大大帝与波斯帝国末代国王大流士三世在伊苏斯大战的历史,是一 幅著名的历史画在这次战役中,亚历山大大帝把大流士打得丢下母亲和妻儿落荒而 逃,后来大流士写信给亚历山大大帝,表示愿以巨款赎回母亲妻儿,并将女儿嫁给亚 历山大,但遭到亚历山大拒绝,依然东侵灭掉波斯帝国 伊 苏 斯 决 战《捧着祖先头像的罗马 人》,表现的是罗马人葬仪 中出现的情节在葬仪上, 送葬人要捧着祖先的遗像参 加葬礼,因此肖像雕刻实际 上成为这种独特葬仪中不可 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这组雕 像中通体使用写实手法,着 重刻画头部,身体被繁复的 衣褶覆盖,质感很强,与头 部形成繁简的对比,更加突 出了头部的个性特征 《捧着祖先头像的罗马人》这尊雕像着意美化这位大皇帝 :身着罗马式盔甲,左手持着象征 无上权力的权杖,右手指引方向, 有趣的是在右腿边雕着一个小爱神 ,造成高矮的强烈对比这种对比 的含义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暗示古 罗马是爱神维纳斯的后代,更多人 认为可能是以爱神象征仁爱,以此 表明奥古斯都不仅是伟大的军事统 帅,而且是仁爱之君渥大维护胸 的铠甲上装饰浮雕,寓意着罗马对 全球的征服和统治。
雕像的姿式和 表情有明显的理想化和神化的倾向 ,不过面容还是很像渥大维本人的 ,他那僧侣式的小平头,清瘦严肃 的面容,表现出他执政时仍然崇尚 简朴,目光中透现出足智多谋 《奥古斯都全身像》渥大维是古罗马第一位皇帝 奥利略是古罗马“五贤君”之一 ,是崇拜柏拉图理想国的哲学 家政治斗争的现实和自然灾 难使他的理想一一破灭,成为 对前途悲观失望的没落君王 同奥古斯都那坚定、沉着、居 高临下的气势完全不同,他骑 在马上挥动右手但无目的,神 态也显出不确定性,既让人感 到坚定与豪放,又流露出颓废. 消极与静观的神情同时更多 地像个哲学家而少有统帅的气 概 马尔克.奥里略铜像古罗马末代皇帝罗马斗兽场,亦译作罗马大角 斗场、罗马竞技场、罗马圆形竞技 场、科洛西姆、哥罗塞姆,原名弗 莱文圆形剧场(Amphitheatrum Flavium),建于公元72至82年间 ,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遗址位于 意大利首都罗马市中心,它在威尼 斯广场的南面,古罗马市场附近 从外观上看,它呈正圆形;俯瞰时 ,它是椭圆形的它的占地面积约 2万平方米,大直径为188米,小直 径为156米,圆周长527米,围墙 高57米,这座庞大的建筑可以容纳 近九万人数的观众。
围墙共分四层 ,前三层均有柱式装饰,依次为多 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 式,科洛西姆斗兽场以宏伟、独特 的造型闻名于世 意大利古罗马竞技场罗马斗兽场 意大利古罗马竞技场罗马斗兽场君士坦丁凯旋门,建于 公元312年,是罗马城现存 的三座凯旋门中年代最晚的 一座它是为庆祝君士坦丁 大帝于公元312年彻底战胜 他的强敌马克森提,并统一 帝国而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