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步骤及方法介绍(一)读懂内容一、看题目作者——题目定诗由,作者定诗风1、看题目——想缘由,想目的,想场景对象,想情感① 表达作者写作的缘由② 表达作者写作的目的③ 直接表达作者的写作场景、写作对象④ 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2、看作者——向作者常写内容,作者诗的一般风格二、看意象炼字——意象表达出的情感,炼字体现出的好处1、 看意象——想表达的情感,想塑造的形象① 意象的效果一一想表达的情感,想塑造的形象② 判断意象的象征义一一套用法,联想法,谐音法2、 看炼字关键词① 动词 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② 形容词 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③ 数量词 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运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于趣味④ 虚词 获得疏通文气,开合互映,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⑤ 特殊词(叠韵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 增强韵律感、节奏感,摹拟声音形态,使诗文生活形象⑥词性改变的活用词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三、看语句表达——颠倒语序、省略句子成分——更准确读懂内容1、颠倒语序——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的侧重点2、省略成分——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四、看诗后注解——想象诗歌背景,联系当时现实(二)划定类型一、诗人是借助什么来表达感情的,运用了什么基本的表现手法?诗歌类型表现手法不借助外物诗直抒胸臆咏物言志诗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叙事抒怀诗叙议结合怀古咏史诗借古讽今1、不借助外物——直抒胸臆——情在直接书法的语句中直抒胸臆: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 不假掩饰地抒发积郁在心头的激情快意或愁绪, 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2、借物——咏物言志诗——托物言志——情在物之特点与人相通处 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态3、借景——写景抒情诗——情景交融——情在景之特点与人相通处对景的鉴赏应注意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① 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② 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③ 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以动衬静,明暗对比,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 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比兴手法的运用④ 语言运用上既要学会欣赏雄浑壮丽的景象,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 和描摹诗歌中主要的两种景和情的关系① 描写之景与作者之情相一致,即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乐情,正衬② 描写之景与作者之情不一致,即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反衬 表现手法上,情景交融的四种形式 :① 触景生情:作者心中虽有某种情感,但却是隐含的,不显露的,而由于受到当前情景的触动而使之得以激发,引发作者将其表达出来② 借景抒情:即以景结情,在诗词的收尾处以饱含深情的写景句子收束全诗。
这类诗词的情先脱颖而出,而后再以景衬情此情是由景所触,只是为了突出激情,在表述 上打破了常规顺序,先情后景③ 缘情布景:是因情选景,以情染景,景由情出,情傍景生,情景交融,水乳难分景物一旦着上了诗人不同的感情色彩,也就意象化了,情中出景,景中寓情④ 寓情于景:景往往是情的触媒和载体,情则是景的命脉和灵魂4、 借事——即事感怀诗——叙事与议论或抒情结合——情在事之特点与作者之议论抒情处 鉴赏此类诗要注意从以下角度去掌握 :① 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事② 体味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③ 分析作者是怎样来抒发感情的叙议结合:在前面叙述事件的基础上, 后面发出作者的抒情和议论 前面的叙述是后面的抒情和议论的基础,后面的抒情和议论是前面叙述的升华5、 古迹——怀古咏史——借古讽今——情在古事与作者今处坏境的相通处鉴赏咏史诗的角度 :① 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 有关人物和用典 (对于典故不仅要了解典故本身的内容,更要明确作者用典的目的)② 揣摩作者写这段历史、这个古人的意图所在③ 推敲作者对待这段往事、这个古人的态度,归结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④ 分析作者咏史抒情时的写法借古讽今:就是借用古代的事迹, 从正面或反面讽喻作者所处时代现实中的事,达到借 古说今的目的。
借古讽今,起到的效果是,委婉含蓄,富有说服力二、诗歌表达的是什么感情,塑造的是什么形象1、古典诗歌中常见的 5 种主要情感① 忧国伤时A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穷兵黩武B 边塞征战的壮烈,山河沦丧的痛苦C 对百姓离乱的忧愁,对民族命运的担忧D 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② 人生志向A 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叹B 宦海沉浮、仕途失意的苦闷C 洁身自好,不与当权者合作D 寄情田园之乐,归隐山林之志③ 人生感受A 伤春悲秋之情B 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伤感C 世事多变,沧海桑田D 告慰平生的喜悦④ 思乡怀人A 羁旅愁思B 思亲念友C 边关思乡D 闺中怀人⑤ 长亭送别A 依依不舍的留恋B 情深意长的勉励C 坦陈心志的告白2、古典诗歌中经常塑造的形象① 豪放洒脱的形象② 忧国忧民的形象③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④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⑤ 爱恨情长的形象概括诗歌的公式 :这是一首(?)诗,作者运用了(?)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塑造了 一个(?)形象三)审题干,答题目一、理解内容类——从诗歌内容角度设问,解决问题应主要放在读懂内容这一步I、理解重点意象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重点部分积累( 21 个)意象 —— 物性 —— 表达情感 —— 现实形象草木类1、梅花——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2、兰——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追求淡泊——君子隐士3、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隐士君子4、菊花(黄菊、东篱)——临秋而开,颜色淡雅——凌冰傲霜,不畏权贵;淡薄名利,不 求闻达——隐士君子(1)临秋而开——凌冰傲霜,不畏权贵,坚守晚节——志士(2)颜色淡雅——淡薄名利,不求闻达——隐士常用作家:陶渊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5、草——随时序而流转,碧草连天——触动忧思,思念绵绵——表现离别羁旅之情6、落花——花落春归——伤春悲秋,青春易逝7、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8、杨柳(柳、杨)——“柳”者, “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 怀人9、松柏——岁寒后凋,高大挺拔——正气凛然,坚贞高洁——高洁之士10、梧桐——遇秋先陨——悲秋之情——孤独失意者动物类11、大雁(雁、鸿雁)——雁姿雄壮,春秋迁徙,鸿雁传书——雄浑悲壮,思乡之情,书 信来往——壮士、游子、怀人(1)鸿雁南迁阵容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 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2)雁是候鸟,春秋迁徙。
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 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3)鸿雁传书我国古代有“鸿雁传书”的故事,故鸿雁在古代诗文中常代指书信12、蝉——栖高饮露——志行高洁——高洁之士13、猿——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14、杜鹃(杜宇、布谷、子规)——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器物类15、酒——促人亢奋,引人抒怀——富于想象,借酒抒情——豪放洒脱,借酒消愁16、捣衣(捣练)——寒夜捣衣,寄予征人——战争停止,离妇思人——忧国忧民,征人 离妇气象地理类17、夕阳(斜阳、落日)——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游子、思妇、壮士、思 乡怀古( 1)“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夕阳则多给人予凄凉、沮丧和失落之感古代游子 思妇们就特别擅用夕阳来抒发他们的情思2)夕阳在特定的环境中,会给人以苍茫沉郁之感故古人也常以夕阳意象来塑造气 象浑然、辽阔、苍莽的意境 3)“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一样和时序流转有关,故诗人常借夕阳发思古之幽 情18、流水——流水不返,延绵不绝——时光易逝,情意绵绵——怀古思念、爱恨情长( 1)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流水一去不复返,故古人常以流水喻时光的流逝, 慨叹时光易逝,生命苦短。
2)悠悠流水,延绵不绝,千年未变,诗人常以流水喻感情的绵远、悠长、无尽19、雨——喜雨:应时而降,无声润物,焕发生机——安静祥和,企望幸福 苦雨:历史弥久,造成阻隔;急骤迅猛,造成破坏——孤独愁苦,漂泊沦落20、秋:秋——万物凋零——英雄美人迟暮——英雄、美人秋——满目苍凉——思乡怀人——游子、思妇秋——天高云淡——心胸壮阔——壮士、良臣21、月: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游子思妇月——连结古今,连结异地——感叹时光流逝,追思历史——豪放洒脱者U、品味关键词句(炼字、语句表达)主要问法:这首诗中的哪个词用得好,哪个句子写得好,有什么含意及表达作用,为什 么?二、语言特色类——主要对诗歌语言风格的概括,主要有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主要问法 : 本诗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何特色?常见语言特色方面术语集释1、语言风格类① 平淡: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之中蕴含着深意② 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稳③ 直率:毫不隐晦,毫不修饰,依照情感的原样直接写出④ 委婉(含蓄):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通过写与本意无关的事物,或者通过对 比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
⑤ 自然:诗词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到做作⑥ 清幽: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意味深远⑦ 雄奇:气势雄伟,立意奇特⑧ 奔放:直率而有气势⑨ 悲慨: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⑩ 洗练:语言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意蕴无极的境界 沉郁: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 清新:用语新颖,不落俗套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 着作者的喜悦之情2、语言特色类——在诗歌解答中经常套用的关于语言的术语① 行云流水:结构、语言自然流畅② 形神兼备:语言、结构等形式与内容主旨都无可挑剔③ 简洁洗练:语言简练利落④ 浅显明白如话,不加修饰⑤ 平淡无奇、清新淡雅⑥ 词藻华丽明快:明白通畅⑦ 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⑧ 雄健雄浑:雄壮、强健、浑厚⑨ 诗情画意:即诗歌本身富于感情,读者在阅读诗歌时如入画境⑩ 富有哲理:诗歌中包含着某种人生或社会的哲理,使读者有所领悟。
淋漓尽致:写得详尽透彻,或对于某些东西暴露得彻底3、语言手法类——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达到这一语言上的效果的① 白描勾勒:简洁的语言描写,介绍事物的大概② 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③ 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⑤ 体物入微、穷形尽相:描写入微、刻画生动三、评价主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