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年级政治教材复习要点法律新人教版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1.50KB
约4页
文档ID:395899646
八年级政治教材复习要点法律新人教版_第1页
1/4

八年级教材复习要点(法律)一、公民及人民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它是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而人民则是一个政治概念人民属于公民,公民不一定是人民,因为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能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利(如选举权被选举权),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等的义务怎样树立公民意识?①要树立国家观念如忠于自己的国家,培养爱国之情,关心国家的重大决策和事件等②要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民主意识如:仁爱守序的社会公德心、诚信宽容的道德品质、协商谦让的道德风尚等,增强民主意识和基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关心社会事务,承担社会责任③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有关知识,增强法制观念,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二、公民享有权利和义务1、公民权利、义务及保障:国家经宪法和法律的形式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享有的权利,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障书。

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即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即公民的基本义务2、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广泛性:⑴基本权利的种类:①公民的平等权利(无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也不分年龄、性别,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最基本的政治权利;言论-不得侮辱、诽谤他人;不得教唆、煽动他人损害国家社会或他人的利益和安全;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要按一定程序进行批评权、建议权、监督权、申诉、控告、检举权)③公民的人身权利(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等);④公民的社会生活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妇女儿童合法权利);⑤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劳动权、劳动者的休息权、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财产权和财产继承权等)⑵基本义务的种类:①公民对国家履行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②公民对社会履行的义务(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等);③公民对家庭履行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赡养父母等)⑶权利和义务的关系: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不能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也不能只承担义务而不享有权利②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公民要真正享有权利,就必须自觉履行义务履行义务也只有在真正享有权利的同时才能更好地履行③公民的某些权利与义务是相互结合的有些权利既是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如:劳动权、受教育权、监督权等⑷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应做到:法律鼓励做的积极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三、法律的含义:就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规定权利义务为内容,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它是掌握国家政权的人们治理国家的工具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法律的特征:⑴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⑵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最显著的特征)⑶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违法行为: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类型有:违宪行为、民事违法、行政违法、刑事违法1、一般违法行为:情节轻微,对社会的危害不大,没有触犯刑法2、严重违法行为(犯罪行为):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特征:⑴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严重危害性,是最本质的特征)⑵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⑶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是违法程度不同,其本质是相同的,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同点:社会危害程度不同(社会危害性小、社会危害性大)、承担法律责任不同(民事责任或行政制裁、刑罚处罚)、处罚机关不同(国家行政机关、人民法院)专题一、公民的人身权利一、 人身权利的内容:①生命权(是享有其它权利的前提和保障,是最根本的权利,地位最高)⑴生命健康权 :包括:②身体权(居首要地位) ③健康权(包括健康的身体和精神,它是重要的人身权)人格权 ⑵人身自由权:它指公民的身体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犯最基本的权利)的权利它是享有其它权利的必要条件,因为公民只有享有人身自由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参与国家管理,享有其他各项自由和权利 包括:①法律禁止对公民的身体进行非法搜查②法律保护公民不受非法逮捕、拘禁和限制 ⑶人格尊严权:包括:肖像权、名誉权、姓名权、隐私权核心的权利)(4)身份权 : 包括:配偶权、亲属权二、⑴肖像权:我国法律规定: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绘画、雕塑、剪纸、照相、摄像等),是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

构成侵害公民肖像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本人同意且以营利为目的如:擅自将他人的肖像用作广告或杂志封面,或印在挂历上等但是:①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②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即使不以营利为目的,也构成侵犯肖像权另外:警方为抓捕犯罪嫌疑人通辑逃犯而公布其照片,记者进行新闻舆论监督而拍照,张贴寻人启示,揭示社会丑恶现象等,不以营利为目的,即使本人不同意,也不构成侵犯肖像权⑵名誉权:名誉是一个人的名声,是社会成员对某个公民的品德、声望、信誉等方面的评价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禁止用侮辱(公然谩骂、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脏物)、诽谤(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⑶荣誉权:荣誉是国家、社会、组织授予公民的一种美名或称号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的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和奖章只有授予荣誉的单位或组织才有权取消⑷姓名权:姓名是有别于其他公民的称号或代号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变更自己的姓名(即:决定权、使用权、变更权),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和假冒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都有权自主决定自己看起什么姓名,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笔名、艺名、曾用名、别名等,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

⑸隐私权:隐私是指一个人拥有的一些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秘密和许多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①隐私的内容:私人信息,包括:家庭地址、身体缺陷、婚恋情况、家庭关系、财产状况、号等;个人私事,包括:日常生活、社会效等;私人领域,包括:住宅、个人行李、书包等②隐私权的含义:指公民贪污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包括:私人生活安宁权,包括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犯;个人信息保密权,包括不公开自己的身体状况、家庭关系、储蓄密码,并禁止他人非法搜集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私人通信保密权,包括禁止他人擅自查看、刺探或公开自己的信件、、、电子邮件等尊重个人的隐私权包括尊重自己的隐私权和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对无民事能力的未成年人(指未满10周岁)和精神病患者的信件,可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③④提示:要判断一种行为究竟侵犯了公民什么权利,最根本的依据是这种行为对受害者造成了哪一方面的侵害如侮辱性的绰号,主要是伤害了他人的自尊,即人格尊严三、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①积极锻炼,积极响应“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认真上好体育课,做好课间操和眼保健操;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确保每天锻炼1小时;②及时就医;③依法自卫;④请求法律保护。

除了为正义而献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或抛弃四、维护权利:(一)、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⑴(侵权前)为了更好地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法律,增强防范和保护意识,懂得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同时我们也有义务不去伤害别人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如:不打架斗殴,不限制其他同学的活动自由,不做有损其他同学生命健康的事⑵(侵权中)①打“110”报警;②直接到附近的公安部门向公安人员求教,或通知家人、朋友向社会求教③(权侵后)一旦受到伤害,要拿起法律的武器向公安司法机关提起诉讼,依法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以讨还公道和获得赔偿同时,我们还要尊重爱护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增强法制观念,绝不做侵犯他人生命和健康的事同学之间要相互爱护、互相尊重,嬉闹要适度,避免因过失而给他人造成伤害,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和冲突二)、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权:当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年纪尚小,害怕遭到报复而放弃应有的权利要学会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如:我们可以视受伤害的程度,要求其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或要求其消除影响、赔偿损失,严重的还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⑵同时,我们也要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不应取笑别人的外貌、衣着、说话方式和动作;不应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更不能歧视身体或智力上有缺陷的人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是一个文明的现代人所应具备的素质三)、为什么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权受特殊保护:①人格尊严权是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之一未成年人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人格尊严受到侵害其精神健康将受到巨大损伤②人们对待未成年人往往不够尊重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把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作为应当遵循的原则之一四)、为什么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受特殊保护:未成年人是社会弱势群体和民族的未来,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是我国法律的主要任务之一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非法侵犯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行为应承担相依的法律责任未成年人年幼,能力欠缺和经验不足,而且他们的思想不成熟,考虑问题不全面,看问题很模糊,往往是懂非懂,抵御侵蚀能力弱,生命健康较容易受到侵害所以他们的生命健康权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国家采取的措施:①我国法律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②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禁止安排未成年工(16-18周岁的劳动者)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劳动强度大的劳动专题二、学会自我保护一、未成年人(未满18周岁的公民)受法律特殊保护(1)特殊保护:①家庭保护:要求父母或其它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②学校保护: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③社会保护: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④司法保护: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如: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真实姓名、像片、家庭住址等不能随意公布等2)专门保护未成年个人的合法权益的法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3)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未成年人如何依法维权)要学会求得法律帮助如: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服务所等①可以通过非诉讼途径解决,这是维护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向政府部门、司法机关反映问题,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②通过诉讼途径即打官司讨回公道,这是维护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途径③有经济困难,还可以申请二、学会自我保护或自我救助:⑴提高警惕,防范侵害学校外出活动时,应该注意听从校方和老师的安全提醒,拒绝使用不安全的校舍和教学设施,拒绝接受有伤害性的及超过体力随能。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