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给布特勒的信(语文版九年级上) 第16课给布特勒的信教学内容本文在课本第120--124页本文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给当时一个法国上尉的信雨果通过这封信让英法联军的的暴行跃然纸上,同时作者强烈谴责了英法联军的这种无耻行径,表明了自己对于这次所谓的“胜利”的极大讽刺和他对于人类文化遗产的看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对中国近代受列强欺凌的历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2.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过程与方法 .1.教师先介绍一下关于圆明园的基本情况,让学生熟悉与文章相关的知识2.教师让学生说出关于当时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历史,以加深学生对本文的了解3.教师和学生共同进入新课,分析法国人对于圆明园的描述是怎样的4.分析作者在信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以及他为什么要表达这种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从而唤起学生强烈的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2.培养学生树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3.通过学习懂得任何国家的文化遗产不仅属于它自己,而且属于整个世界和全人类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1.找出作者对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态度和感情。
2.理解作者所说的“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全人类”这句话3.欣赏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审难点1.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2.品味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 ,◆教学突破1.搜集一些关于圆明园的图片资料,师生共同欣赏和体会它的壮丽辉煌2.让学生观看现在的圆明园,对二者进行对比,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搜集关于圆明园的文字和图片的丰富资料,供学生学习、欣赏2.准备关于圆明园被毁的影片资料,以再现当时的历史◆学生准备1.在课下查阅近代史,回顾当时的历史2.以班为单位到现在的圆明园去参观一下(如条件允许)教学步骤(第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简单介绍圆明园的基本情况,同时插播1.边听边看有关图片放有关图片2.引导学生欣赏作者对圆明园的描述 2.学生品味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3.分析作者的感情和态度 3.学生的感情和作者产生共鸣一、回顾历史,导入新课(约 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让学生回顾历史,对当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恶行径有个大致了解2.讲解旧中国受列强欺凌的历史的原因,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激励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3.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圆明园的情况。
1.回顾历史积极发言2.回答旧中国受到列强欺凌的原因大同小异:主要是清政府的腐朽没落感受:痛感近代的落伍,封建政权的腐朽和闭关锁国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要推翻封建的君主政权才能救中国,等等.3.学生的回答可能五花八门,想象猜测的成分很多学生可能把圆明园描绘得象金库,或者把从电视上看到的藏宝库中的情影描绘一番4.简单介绍圆明园的基本知识,让学生知道圆明园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其实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然后让学生观看关于圆明园的图片5.提问:假如圆明园当年没有遭到掠夺和洗劫,大家想象一下,会怎么样?(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反正只是历史的假设,不一定有什么最终答案,只要学生回答得能自圆其说就行了)4.观看图片,为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而赞叹不已,对圆明园的被毁痛惜不已,对清政府的无能表示强烈的愤慨,对列强的罪恶行径表示强烈的谴责5.学生回答很不一致:可能成立博物馆让外国人参观,让他们为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折服;肯定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被称为世界奇迹,那就不是中国屈辱的历史见证了,而是引以为豪的了,等等二、进入新课,分析课文(约 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引导学生分析:法国作家雨果是怎样看待英法联军的这次侵略的?(让学生脱离课本的原话进行.总结和概括,只要说明是贬而不是褒就可以)2.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并不是开门见山地说明自己的态度,而是给人以悬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提问:作者在文章中的第三段谈到圆明园的时候为什么谈到了艺术和幻想艺术? ’4.结合学生的回答,补充说明:作者是为了突出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也是对被破坏了的艺术珍品的痛惜。
5.让学生读文中作者对圆明园的想象的描述,体会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和丰富的想象力,并对照原来看过的图片,分析作者的描述是不是很具有想象力1.浏览课文,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很明显地发现作者的态度:强烈地讽刺和谴责了英法联军的野蛮行为,而不是赞扬的态度2.从以往的经验中得出,这样主要是吸引读者继续往下看;有的学生可能认为这样显得委婉而有礼貌;也有的学生认为这样更能宣泄作者愤怒的感情等等3.从文章中简单地归结出:因为圆明园是东方艺术的典范,代表了幻想艺术的最高成就4.通过教师的补充,对作者的意图把握得更准确,增强自己对艺术和文物的保护意识5.有感情地读完课文的有关部分,在读的同时认真体会圆明园的奇伟瑰丽,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妙和想象力的丰富,同时为它惨遭劫掠而感到痛惜不已6.作者明明知道圆明园是为封建帝王而建,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为各国人民而建呢?试让学生谈谈对此的理解7.对学生的回答作补充让学生看第三段最后几句话,指出:这几句话说明圆明园闻名中外,它不仅属于中国帝王而且属于中国人民和整个世界;它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世界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