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工程概况沙洲公园人行景观北桥及大理公园连接桥工程由尤溪县城区建设指挥部投资兴建,广东中誉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福建闽华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福建燕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施工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尤溪县城关沙洲公园景区沙洲公园北桥:位于沙洲公园的北侧,连接沙洲公园与福星塔景区设计桥面总宽 3.5 米,净宽 3 米,总长度 88.02m,共 5 跨,为人行景观桥上部采用 13.5m+18.5 m 现浇钢筋砼箱梁+20.00m 现浇钢筋砼板拱+13.5m+18.5 m 现浇钢筋砼箱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重力式墩) 、桩基础、桩接盖梁桥台设计桥面标高为112.00~115.00m大理公园连接桥:位于大理公园南侧,连接大理公园与福星塔景区设计桥面总宽 3 米,净宽 2.5 米,总长度 28.74m,共 1 跨,为人行景观桥,上部结构采用 1*18.0 m 现浇钢筋砼板拱,下部结构采用轻型桥台、桩基础设计桥面标高为 107.15~110.30m二、自然地理特征北桥位于沙洲公园北侧场地地基土层除表层的人工填土外,主要为冲积、冲洪积成因类型及基岩风化带,场地基底母岩为炭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原始地貌属山前冲洪积平原。
除两岸地势较陡外,场地地势较平缓河流天然宽度约 50 米,溪底平缓,标高约99.98~101.32 米,河床中部普遍见卵石出露于地表,局部见深潭分布,而两岸则见含粘性土粉砂以及冲填土分布于其地表,常水位标高约 102.4m,水深约 2.30m,受上游水东水库和阴坑电站发电及泄洪影响,水位变化较大,丰水期水位标高约 104.0m,水深约 3.9m,据了解,其最高洪水位约 109.60 米河流两岸受水流冲刷作用影响较大,表层卵石以及冲填土直接出露于地表连接桥位于大理公园的南侧,其横跨的河道为原旧河沟,现左侧已经修建挡土墙进行支护,右边为原始斜坡,坡体土体以杂填土为主,呈自然放坡状,坡度约 30~40 度,坡体覆盖有大量的芦苇等植被,该河道宽度约 20 米,溪底平缓,水流较少,河水位标高约104.0m,水深约 0.50~0.80m第二章 围堰方案选择一、围堰方案选择依据1、应遵循就地取材、施工方便、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2、围堰设计洪水标准应根据围堰类型和级别,按规定结合风险度综合分析,使所选标准经济合理3、堰体运行必须安全可靠满足稳定防渗和抗冲要求4、围堰型式应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在计划工期内按设计要求建成。
二、北桥围堰方案本工程位于沙洲公园北侧,河道南岸为已建公园河滨步行道河面宽约 50 m,河床标高 100.13 m,常水位 102.33 m,高水位约104.0m,设计水位 109.80m,桥面标高 111.10~114.06 m,承台底标高 98.63m1、本工程桥梁上部为现浇箱梁和现浇拱板结构,现浇箱梁采用满堂钢管支架,现浇拱板采用钢拱架,根据以上支模架的搭设需要,宜采用土石大截面围堰或双层竹笼筑岛填心围堰2、由于南岸为已建沿河护栏,需进行施工保护,围堰施工只能由北岸向南岸单向进行,根据这一特殊情况,应采用一次性截流设置导流洞和溢洪道方式的筑土围堰3、本工程桥梁下部为冲孔桩基础,施工时需要较大的工作平面,则需要进行大量的土石填平,且本工程桥墩之间间距较小(岸—墩—墩—岸:13m—20m—13m) ,考虑 2、3#墩桩机工作平台间已基本连成一体,宜采用一次性截流设置导流洞和溢洪道方式的筑土围堰4、由于本河道为尤溪河伴生河,河道平缓,水流量不大,对堰提的冲刷不大,宜采用筑土围堰根据围堰方案的选择标准及以上各种因素,本工程选择筑土围堰,设置导流洞和溢洪口一次性截流详围堰方案图三、连接桥围堰方案本工程位于沙洲公园与大理公园连接处秀村口河道口边,北为已建大理公园。
河面宽约 20 m,常水位 104.00 m,设计水位109.80m,桥顶标高 110.30m,桥台底标高 100.91m设计为漫水桥1、本工程桥梁上部为现浇拱板结构,采用钢拱架,根据钢拱架搭设的需要,宜采用土石大截面围堰或双层竹笼筑岛填心围堰2、由于北岸为已建大理公园,工程施工及材料只能由南岸单向进入,根据以上情况以及施工便道的需要,宜采用筑土围堰,设置导流洞一次性截流3、本工程桥梁下部为冲孔桩基础,施工时需要较大的工作平面,则需要进行大量的土石填平,且本工程桥墩之间间距较小(墩—墩:18m) ,考虑桩机工作平台间已基本连成一体,宜采用一次性截流设置导流洞和溢洪道方式的筑土围堰4、1#桥墩有大量的土方需进行开挖,考虑到就地取材和经济合理的原则,应采用筑土围堰5、秀村口河道窄小平缓,流量小且水流缓慢,对堰提的冲刷不大,宜采用筑土围堰但鉴于雨季流量的不确定性,考虑到漫水的可能性,应适当加高堰体根据围堰方案的选择标准及以上各种因素,本工程选择筑土围堰,设置导流洞和溢洪口一次性截流详围堰方案图第三章 筑土围堰施工筑土围堰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对基础适应性强,施工工艺简单,便于防汛抢险 ,应优先选用。
筑土围堰用作纵向围堰时其坡脚流速宜控制在5m/s 以内,鉴于北桥因发电时形成的流速较大,溢洪口侧应以编织袋围堰加以保护,以免堰体被冲刷一、围堰布置原则1、围堰布置应满足围护的建筑物基础施工机械工作面需要及施工道路布置要求2、围堰布置应满足堰体防渗要求3、围堰布置应考虑基础地质条件以减少围堰基础处理工程量4、断流围堰宜布置成直线若地形地质条件较好上游围堰亦可布置成拱型5、不过水围堰堰顶高程应按设计洪水的静水位加波浪高度,并计入安全超高其安全超高值应不低于0.5M二、施工准备1、做好必要的基础资料测试、收集2、根据施工总进度安排,确定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施工进度、施工机械及劳动力配置等3、确定围堰堰体填料取土点,做好料场规划和土方平衡设计4、测量放线,确定围堰截面宽度及土石方用量三、施工组织1、施工机械:序号 施工机械 规格型号 数量 进场时间1 挖掘机(1m3) 1 围堰施工前2 铲车 50 1 围堰施工前3 自卸汽车 5 围堰施工前2、劳动力配置:围堰施工期间配备普工 10 人,配合机械围堰施工四、施工工序本工程北桥、连接桥围堰根据桥台基础施工需要,分二期进行一期围堰根据桩基工作面及施工便道宽度需要施工。
二期围堰根据桩基承台土方大开挖宽度需要施工工艺流程:一期定位放线—外取土方(挖土方)---清淤铺底---分层筑填---整平压实---二期定位放线—外取土方(挖土方)---分层筑填---整平压实1、定位放线 根据桩基位置和冲孔桩机工作面、承(桥)台土方大开挖、基础施工便道的需要确定筑土围堰位置,进行测量放线,确定导流管、溢洪口位置并报请监理和发包方核样,确定无误后进行围堰施工具体详围堰平面图1.1、北桥1.1.1、一期(桩基施工期)围堰横截面:本工程 2、3#桥墩桩基平行于围堰横截面的间距:3.5m根据桩基施工工作面需要,两侧需宽约:5.0m, 西侧(位于上游)施工便道宽约:3.0m,围堰顶标高:104.5m(高水位约 104.0m+0.5m)围堰面宽约:16.5m(5.0m+3.5m+5.0m+3.0m=16.5m) ;围堰底宽约:河道中 25.3m(16.5m+(104.5 m -100.1 m)*2) ;河道两侧23.5m(16.5m+(104.5 m -101.0 m)*2) 1.1.2、二期(承台施工期)围堰横截面:本工程承台平行于围堰横截面的宽度:5.5m,承台土方底标高约:98.4 m(98.63 m -0.2 m) ,承台土方顶标高约:104.5 m(即承台处围堰顶标高:104.5 m) ,承台土方开挖高度约为约:6.1 m。
根据承台施工工作面需要,每侧需加宽 1.0m;承台土方大开挖放坡 4.5 m(6.1 m *0.75) ;防渗体宽度约:3.0 m(西侧施工便道加宽约 2.0 m) 围堰面宽约:23.5m(5.5m+1.0 m *2+4.5m*2+3.0m*2+2 m =23.5m) ;围堰底宽约:河道中 32.3m(23.5m+(104.5 m -100.1 m)*2) ;河道两侧30.5m(23.5m+(104.5 m -101.0 m)*2) ;1.2、连接桥1.2.1、一期(桩基施工期)围堰横截面:本工程 0、1#桥墩桩基平行于围堰横截面的间距:3.0m根据桩基施工工作面需要,两侧需宽约:5.0m, 东侧(位于下游)施工便道宽约:3.0m,围堰顶标高:105.5 m(常水位约 104.0m+0.5 m,现有河堤标高 105.5 m) 围堰面宽约:16.0m(5.0m+3.0m+5.0m+3.0m=16.0m) ;围堰底宽约:21.0m(16.0m+(105.5 m -103.0 m)*2) 1.2.2、二期(承台施工期)围堰横截面:本工程承台平行于围堰横截面的宽度:5.0m,承台土方底标高约:100.7m(100.91 m -0.2 m) ,承台土方顶标高约:105.5 m,承台土方开挖高度约为约:4.8 m。
根据承台施工工作面需要,每侧需加宽 1.0m;承台土方大开挖放坡 3.6 m(4.8 m *0.75) ;防渗体宽度约:3.0 m(西侧施工便道加宽约 2.0 m) 围堰面宽约:23.5m(5.0m+1.0 m *2+3.6m*2+3.0m*2+2 m =22.2m) ;围堰底宽约:河道中 27.2m(22.2m+(105.5-103.0)*2) 2、外运取土根据围堰进度,自卸汽车外运取土围堰采用粘土,严禁采用建筑垃圾北桥一期围堰外运取土,二期围堰部分利用 5#桥墩土方,不足部分外运取土连接桥一期围堰利用 0、1#桥台土方,二期围堰不足部分外运取土3、根据河床淤泥层厚度,筑土前抛填块石挤淤,以保证围堰的稳固和不透水4.、筑土围堰根据施工放线和施工部署,分二期进行筑土围堰施工4.1、自卸汽车外运取土,将土方卸在已填筑的堰体上,再由挖掘机将土方顺坡推入水中,防止填方淤泥化或流失4.2、以挖掘机分层填筑,分层压实,以确保堰体的密实稳定 4.3、根据围堰平面布置要求,人机配合,放置导流洞,设置溢洪道4.4、取土装袋,根据围堰平面布置要求,在迎水面、导流洞和溢洪道侧筑编织袋围堰,防止堰体被冲涮,或流失。
编织袋围堰应上下、内外错缝码砌,装袋量 1/2~1/34.5、人机配合,整平压实,以备桩基施工5、围堰拆除待上部工程施工结束后,以挖掘机开挖,边挖边退将围堰拆除到河床标高余土按发包方指定地点外运弃置第四章 施工质量保障措施施工质量总体由现场施工工长控制施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现场工长进行技术交底,工长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施工操作人员充分领会设计意图及有关技术要求,由现场专业工长对现场土石料进行配备使用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质量管理体系,做好现场施工观测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工程开工前将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程序和质量控制标准呈报给监理人,经批准后,按批准的文件执行,在施工过程中,质检人员的检查验收贯穿于整个过程,以质量检查程序和检测手段来保证工程质量严格把好质量关对施工中发生的质量事故,坚持“三不放过”原则,深入现场,认真分析,严肃处理重大的质量事故立即报告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并同建设单位、监理人员、设计单位共同研究专门的处理措施,经设计人员、监理人员同意签字后再组织实施1、严把材料关,采用粘土填筑,禁用建筑垃圾2、筑土前应抛石挤浆,清理河床淤泥,避免基坑开挖时坍塌或涌淤3、填筑时顺坡送土,防止堰体淤泥化和流失。
4、迎水面编织袋围堰,防冲刷、流失上下、内外错缝码砌,装袋量 1/2~1/3 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原始资料的记录,现场工程师跟班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控制,及时对资料及时整理分析,以指导施工的顺利进行第五章 安全生产保障措施1、施工现场设置安全标志,河岸边缘设安全护栏,场地狭小、行人和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