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Excel 在描述统计中的应用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80KB
约9页
文档ID:546129329
Excel 在描述统计中的应用_第1页
1/9

第三节Excel在描述统计中的应用在使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时,要经常使用到Excel中一些 函数和数据分析工具其中,函数是Excel预定义的内置公 式它可以接受被称为参数的特定数值,按函数的内置语法 结构进行特定计算,最后返回一定的函数运算结果例如, SUM函数对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执行相加运算,PMT函数 在给定的利率、贷款期限和本金数额基础上计算偿还额函 数的语法以函数名称开始,后面是左圆括号、以逗号隔开的 参数和右圆括号参数可以是数字、文本、形如TRUE或F ALSE的逻辑值、数组、形如#N/A的错误值,或单元格引 用给定的参数必须能产生有效的值参数也可以是常量、 公式或其它函数Excel还提供了一组数据分析工具,称为“分析工具库”,在 建立复杂的统计分析时,使用现成的数据分析工具,可以节 省很多时间只需为每一个分析工具提供必要的数据和参 数,该工具就会使用适宜的统计或数学函数,在输出表格中 显示相应的结果其中的一些工具在生成输出表格时还能同 时产生图表如果要浏览已有的分析工具,可以单击“工具” 菜单中的“数据分析”命令如果“数据分析”命令没有出 现在“工具”菜单上,则必须运行“安装”程序来加载“分 析工具库”。

安装完毕之后,必须通过“工具”菜单中的“加载宏”命令,在“加载宏”对话框中 选择并启动它一、描述统计工具(一) 简介:此分析工具用于生成对输入区域中数据的单变 量分析,提供数据趋中性和易变性等有关信息二) 操作步骤:1. 用鼠标点击工作表中待分析数据的任一单元格2. 选择“工具”菜单的“数据分析”子菜单3. 用鼠标双击数据分析工具中的“描述统计”选项4. 出现“描述统计”对话框,对话框内各选项的含义如下: 输入区域:在此输入待分析数据区域的单元格范围一般情 况下Excel会自动根据当前单元格确定待分析数据区域 分组方式:如果需要指出输入区域中的数据是按行还是按列 排列,则单击“行”或“列”标志位于第一行/列:如果输入区域的第一行中包含标志项 (变量名),则选中“标志位于第一行”复选框;如果输入区 域的第一列中包含标志项,则选中“标志位于第一列”复选 框;如果输入区域没有标志项,则不选任何复选框,Excel 将在输出表中生成适宜的数据标志均值置信度:若需要输出由样本均值推断总体均值的置信区 间,则选中此复选框,然后在右侧的编辑框中,输入所要使用的置信度例如,置信度95%可计算出的总体样 本均值置信区间为10,则表示:在5%的显著水平下总 体均值的置信区间为(X -10, X +10)。

第K个最大/小值:如果需要在输出表的某一行中包含每个 区域的数据的第k个最大/小值,则选中此复选框然后 在右侧的编辑框中,输入k的数值输出区域:在此框中可填写输出结果表左上角单元格地址, 用于控制输出结果的存放位置整个输出结果分为两列,左边 一列包含统计标志项,右边一列包含统计值根据所选择的 “分组方式”选项的不同,Excel将为输入表中的每一行或 每一列生成一个两列的统计表新工作表:单击此选项,可在当前工作簿中插入新工作表, 并由新工作表的A1单元格开始存放计算结果如果需要 给新工作表命名,则在右侧编辑框中键入名称新工作簿:单击此选项,可创建一新工作簿,并在新工作簿 的新工作表中存放计算结果汇总统计:指定输出表中生成下列统计结果,则选中此复选 框这些统计结果有:平均值、标准误差、中值、众数、 标准偏差、方差、峰值、偏斜度、极差(全距)最小值、最大值、总和、样本个数5. 填写完“描述统计”对话框之后,按“确定”按扭即可三) 结果说明:描述统计工具可生成以下统计指标,按从 上到下的顺序其中包括样本的平均值(X),标准误差(n S / ),组中值(Medium),众数(Mode),样本标准差(S),样本 方差(S2),峰度值,偏度值,极差(Max-Min),最小值(Min),最大值(Max),样本总和, 样本个数(n)和一定显著水平下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

二. 直方图工具(一) 简介:直方图工具,用于在给定工作表中数据单元格 区域和接收区间的情况下,计算数据的个别和累积频率,可 以统计有限集中某个数值元素的出现次数例如,在一个有 50名学生的班级里,可以通过直方图确定考试成绩的分布 情况,它会给出考分出现在指定成绩区间的学生个数,而用户 必须把存放分段区间的单元地址范围填写在在直方图工具 对话框中的“接收区域”框中二) 操作步骤:1. 用鼠标点击表中待分析数据的任一单元格2. 选择“工具”菜单的“数据分析”子菜单3. 用鼠标双击数据分析工具中的“直方图”选项4. 出现“直方图”对话框,对话框内主要选项的含义如下:输入区域:在此输入待分析数据区域的单元格范围接收区域(可选):在此输入接收区域的单元格范围,该区 域应包含一组可选的用来计算频数的边界值这些值应当按 升序排列只要存在的话,Excel将统计在各个相邻边界直 之间的数据出现的次数如果省略此处的接收区域,Excel 将在数据组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创建一组平滑分布的接 收区间标志:如果输入区域的第一行或第一列中包含标志项,则选 中此复选框;如果输入区域没有标志项,则清除此该复选框, Excel将在输出表中生成适宜的数据标志。

输出区域:在此输入结果输出表的左上角单元格的地址如 果输出表将覆盖已有的数据,Excel会自动确定输出区域的 大小并显示信息柏拉图:选中此复选框,可以在输出表中同时显示按降序排 列频率数据如果此复选框被清除,Excel将只按升序来排列数据累积百分比:选中此复选框,可以在输出结果中添加一列累 积百分比数值,并同时在直方图表中添加累积百分比折线 如果清除此选项,则会省略以上结果图表输出:选中此复选框,可以在输出表中同时生成一个嵌 入式直方图表5. 按需要填写完“直方图”对话框之后,按“确定”按扭 即可三)结果说明:完整的结果通常包括三列和一个频率分布 图,第一列是数值的区间范围,第二列是数值分布的频数, 第三列是频数分布的累积百分比三、利用Excel绘制散点图(一) 简介:散点图是观察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程度最为直观 的工具之一,利用Excel的图表向导,可以非常方便的创建 并且改进一个散点图,也可以在一个图表中同时显示两个以 上变量之间的散点图二) 操作步骤:数据如图附-3所示,图附-3可按如下步骤建立变量x-y,x-z的散点图:1. 拖动鼠标选定数值区域A2:C12,不包括数据上面的标志 项。

2. 选择“插入”菜单的“图表”子菜单,进入图表向导3. 选择“图表类型”为“散点图”,然后单击“下一步”4. 确定用于制作图表的数据区Excel将自动把你前面所选 定的数据区的地址放入图表数据区的内5. 在此例之中,需要建立两个系列的散点图,一个是x-y系 列的散点图,一个是x-z系列的散点图,因此,必须单击“系 列”标签,确认系列1的“X值”方框与“数值方框”分别输入了 x,y数值的范围,在系列2的“X值”方框与 “数值方框”分别输入了 x,z数值的范围在此例中,这些都是Excel已经默认的范围,所以,可忽略第5步,直接单 击“下一步”即可6. 填写图表标题为“X-Y与X-Z散点图”,X轴坐标名称 为“X”与Y轴坐标名称“Y/Z”,单击“下一步”7. 选择图表输出的位置,然后单击“完成”按扭即生成图附 -4的图表图附-4(三)结果说明:如图附-4所示,Excel中可同时生成两个 序列的散点图,并分为两种颜色显示通过散点图可观察出 两个变量的关系,为变量之间的建立模型作准备四、数据透视表工具(一) 简介:数据透视表是Excel中强有力的数据列表分析 工具它不仅可以用来作单变量数据的次数分布或总和分 析,还可以用来作双变量数据的交叉频数分析、总和分析和 其它统计量的分析。

二) 操作步骤:如图附-5所示,表中列出学生两门功课评 定结果,图附-5可按如下步骤建立交叉频数表:1. 选中图附-5中表格中有数据的任一单元格,然后选择“数 据”菜单的“数据透视表”子菜单,进入数据透视表向导2. 选择“Microsoft Excel数据清单或数据库"为数据源 单击“下一步”3. 选择待分析的数据的区域,一般情况下Excel会自动根 据当前单元格确定待分析数据区域,因此你只要直接单击“下一步”按扭即可4. 确定数据透视表的结构,在此例中,要建立的是一个交 叉频数表,分别按语文和数学的成绩对学生的人数进行交叉 频数分析,因此可按图附-6将三个按扭“学号”、“语文”、“数学”分别拖放到表格的指定部位,并且双击“求和项: 学号”,将其改为记数项,结果如图附-6所示,然后单击“下 一步”按扭图附-65. 选择数据透视表的显示位置之后,单击“完成按扭”,可 出现如图附-7所示的数据透视表图附-7(三)结果说明:如图附-7的结果所示,数据透视表可以作 为一个交叉频数分析工具完成数据透视表之后,可按需要 修改数据表的显示格式例如,如果想要把表格中的频数替 换成为百分比数可以用鼠标右击频数的任一单元格,选择 “字段”子菜单,单击“选项”按扭,将“数据显示方式” 替换成为“占总和的百分比”,然后单击“确定”按扭即可。

按同样方式,可将数据透视表修改成为其它不同样式五、排位与百分比工具(一) 简介:此分析工具可以产生一个数据列表,在其中罗 列给定数据集中各个数值的大小次序排位和相应的百分比 排位用来分析数据集中各数值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二) 操作步骤:1. 用鼠标点击表中待分析数据的任一单元格2. 选择“工具”菜单的“数据分析”子菜单3. 用鼠标双击数据分析工具中的“排位与百分比”选项4. 填写完“排位与百分比”对话框,单击“确定”按扭即 可三) 结果说明:输出的结果可分为四列,第一列“点”是 数值原来的存放位置,第二列是相应的数值,第三列是数值 的排序号,第四列是数值的百分比排位,它的计算方法是: 小于该数值的数值个数/ (数值总个数-1)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