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乐器介绍民族乐器介绍————弹拨乐器弹拨乐器民族乐器中的拨(击)弦乐器除扬琴是击弦发音外,都是用指甲或拨子弹拨琴弦发音的常见的有琵琶、柳琴、阮、三弦、筝、古琴等1、琵琶琵琶最早流行于波斯、阿拉伯等地,公元五世纪传入我国隋、唐时代在我国已相当流行现行制已趋统一,成为六相二十四品(最多可达二十五品)的琵琶,张四根金属弦琵琶音域宽广,低音区深沉、浑厚,余音较长中音区明朗、圆润、柔美,高音区清脆、明亮,极高音发音清晰、纤细,较紧张琵琶既可以演奏慷慨激昂、威武悲壮的武曲,又能演奏柔美、抒情、幽雅的文曲;可演奏技巧复杂的华彩性乐段,又可演奏宽广、深情的抒情性旋律琵琶可用于独奏、重奏、合奏及伴奏在乐队中主要演奏旋律,有时也演奏节奏性的和弦2、柳琴柳琴又称“柳叶琴”,高音弹拨乐器,原来流行于苏北鲁南一带,外形如琵琶,略小,张两根弦,七品,多在戏曲音乐中使用改革后的柳琴,张四根弦(两根丝弦、两根缠弦),二十四品(或二十五品),扩大了音域,增加了音量,用于民族乐队柳琴用拨子弹琴,柳琴发音清脆,表现力丰富可演奏抒情、宽广的音调,亦可演奏技巧难度大的乐段,是民族乐队中重要的高音弹奏乐器,担任主旋律最佳,也是一些地方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的主要伴奏乐器。
柳琴也可独奏3、阮阮是“阮咸”的简称古琵琶的一种阮有低阮、大阮、中阮、小阮四种,目前乐队中多用大阮与中阮阮的音色圆润而丰富,颇具特色,并且自成一族,在乐队中可起强有力的作用4、三弦三弦又称“弦子”,是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弹拨乐器鼓头(共鸣箱)木制,蒙以蟒皮,张三根尼龙钢丝或丝弦指板无品位;戴假指甲弹奏在乐队中用大、小两种三弦三弦的音色响亮、浑厚,个性较强,音域宽广,技巧灵活,表现力丰富,特别适用演奏有特性的旋律,如活泼、幽默、凶狠、丑恶等是我国许多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的重要伴奏乐器在乐队中,三弦除演奏旋律声部外,还可以用其浑厚的低音演奏低声部的乐句,以加厚乐队的音响三弦可独奏,亦可参加重奏或合奏5、筝筝也叫“古筝”、“秦筝”,是我国古老的乐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流行于秦国音箱如长方形木匣,桐木制成板面上张有多根弦,每弦一个音柱(琴马),目前乐队中常用的是十六弦传统筝和二十一弦改良筝,张钢丝弦筝的音色轻雅秀丽、优美动听,用来表现微风轻拂,碧波荡漾,潺潺流水等情景最有效果6、古琴古琴又称“琴”或“七弦琴”,据传是已有三千年左右历史的弹奏乐器琴身狭长约一米,用桐木或杉木制成,张七根弦,无品无马琴面外侧有十三个圆形的标志,叫做“徽”,用以标明泛音位置和按音的音位。
琴底有共鸣槽两个,称“风沼”与“龙池”古琴的音色古朴、浑厚、嘹亮、庄严而富于变化,技巧丰富,既可演奏旋律,也可演奏琶音、双音与和弦常用于独奏、小型合奏(如琴箫合奏)以及唱歌的伴奏一般宜于表现古雅、抒情、深刻、细腻而节拍比较缓慢的作品,但不宜在一条弦上演奏快速的旋律7、扬琴扬琴又名“洋琴”发源于波斯、伊拉克一带约于明末(公元 1600 年左右)传入我国扬琴音箱木质,上张若干根钢丝弦,用两根琴竹击奏发音各地使用的扬琴种类很多,其形状、音位排列、音域等也不相同乐队中常用的有三条马变音扬琴和四条马变音扬琴,扬琴音色清脆、明亮,演奏技巧灵活,音域宽广,既能独奏,又能伴奏,表现力极为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