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的产生与发展1、 教育法国外最早产生(或最先)奴隶社会2、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令的国家3、 奠定英国教育发展基础是:1944年的《巴特勒法案》,它确立英国从高 等教育,中等教育一直到继续教育的公共教育体系.4、 法国:1883年《基佐法案》.5、 日本:明治维新6、 国外现代教育法四个特点:①教育观的法治化;②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义务 教育法;③教育法律关系的形成和逐步完善;④教育发达国家竞相进行新的教育 立法7、 1982年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8、 判断是哪一个国家时间:20世纪80—90①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 ②1989年法国《教育指导法》;③日本1990年《终生学习振兴法》;④1992年俄 罗斯《教育法》;⑤1994年美国《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9、 1902年,管学大臣张百熙拟定《钦定学堂章程》一一是近代中国的第一 个教育法规,但未实施.1903年清政府颁布《秦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一一 标志着中国近代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1906年,清政府颁行《强迫教育章程》 要求广设幼学所,幼童至7岁须令入学,幼童及7岁不入学者,罪其父母。
这是我 国近代第一个强迫教育法令.10、 1951年10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这是建国后颁布 的第一个重要的教育行政法规11、 影响教育法产生与发展主要原因:①教育和法律两种社会现象职能的交 互作用是推动教育法产生与发展的基本前提;②教育权的社会化、国家化是教育 法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③科技的发展是教育法产生与发展的直接动因;④现 代教育普及化和大众化,现代国家法治化等也是影响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因素.教育法与教育政策1、 教育政策具体表现形式:①党的政策文件;②国家的政策文件;③党和国家 机关联合制订发布的文件2、 教育政策的特点:①政策性;②可行性;③原则性;④权威性;⑤移定性3、 简述教育法与教育政策的区别:①两者的制定机关和程序不同;②两者的 表现形式不同;③两者调整的范围、实施的方式不同;④两者的稳定程度不同.4、 教育法以教育政策为指导教育法的制定和实施1、 我国现行立法体制属于“一元多级”2、 简述立法的程序:①教育法律议案的提出;②教育法律草案的审议;③教 育法律案的通地;④教育法律的公布3、 享有教育法律议案、提案权的主体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委、 最高人民法院、检察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团或30名以上全国人大代表等。
4、 在我国,法律案通过的法定多数是全体代表或委员的过半数,宪法的修 改则需要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5、 教育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按照法定程序具 体适用教育法律规范的专门活动.6、 简述教育执法的特点:①从实施方式和活动性质目的地,教育执法是国家最 高行政机关以国家名义适用教育法律的专门活动.②从执法主体看,教育执法是 国家行政机关适用教育法律规范的活动③从执法依据和执法后果看,教育执法 是使用教育法律规范并产生特定法律后果的活动④从执法要求看,教育执法是 教育行政机关在其权限范围内依据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⑤从执法对象看,教 育执法是教育行政机关以教育法律规范使用特定对象的活动7、 教育执法的基本要求:正确、合法、及时8、 教育执法的基本原则:①行政合法性原则;②行政合理性原则;③责任行 政原则9、 行政行为有无裁量自为标准:分为羁束性行为和自由裁量性行为10、 教育执法的形式:①教育行政措施;②教育行政处罚:③教育行政强制 执行;④教育行政救济11、 原国家教委1998年3月6日颁布了《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12、 教育司法:在法院内部,专门设立教育司法专门机构有三种:①教育巡 回法庭(上海长宁区人民法院);②教育法庭(吉林四平、湖南张家界);③涉教 案件领导小组(吉林白山市)。
13、 所有国家机关、所有政党、所有组织、所有公民都有遵守教育法的义务, 而不能仅仅认为教育守法是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学校、校长、教师和学 生的事14、 构成教育违法行为必须具备四个条件:①教育违法行为的客体;②教育 违法行为的客观方面;③教育违法行为的主体;④教育违法行为的主观方面15、 教育法律责任的种类:根据违法作为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分为行政法律责 任,民事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经济法律责任16、 根据法律解释的主体和效力不同,可分为有权解释和无权解释.17、 依据法律解释的方法和尺度不同,可分为语法解释、逻辑、历史、系统 和字面解释、扩充、限制18、简述教育法律监督的种类:①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②行政机关的监督;③司法机关的监督;④社会监督;⑤党的监督19、权务机关的监督居于主导地位.教师的法律地位1、 就教师的身份特征而言,教师是专业人员.就教师的职业特征而言,教师 的职责是教育教学2、 教师身份的规定:公务员、雇员、公务员兼雇员三种类型(日本、法国一 公立英、美公立教师兼有公务员和雇员双重身份)3、 简述我国教师基本权利:①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 验;②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 ③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④按时获取工资报酬, 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⑤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 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⑥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4、 简述教师应当履行义务:①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②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 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③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 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 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④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 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⑤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的行动,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 育教学业务水平5、 教师资格条件:①必须是中国公民;②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③必 须具有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④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⑤ 教师的身体状况也应符合有关规定6、 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7、 教师考核的内容:①政治思想;②业务水平:③工作态度;④工作成绩8、 教师考核的原则:①客观性原则;②公正性原则;③准确性原则教师与其他主要教育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1、 教育行政机关法律地位特征:①相对独立性;②专门性;③地域性2、 教育行政机关属于哪类法人?机关法人(企业、机关、事业、社团共四种 法人,法人是一个社会组织)3、 教师与教育行政机关的法律关系:①教育行政法律关系;②教育民事法律 关系.4、 学校是指经主管机关批评或登记注册,以实施学制系统内容阶段教育为 主的教育机构.它包括学制系统内以实施学历性教育为主的教育机构,又包括各种 实施非学历教育为主的教育机构。
5、简述学校法律地位的主要特点:①具备相应的法人资格;②依法自主办学;③享有法人财产权;④具有公益性质6、 社会组织取得法人资格必须具备:①依法成立;②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③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④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7、 学校只要具备《民法通则》规定的成为法人的四个条件,并经教育主管 部门批准设立或者登记注册就能取得法人资格,其法人资格也同时得到主管部门 的依法确认.8、 简述学校九项权利:①按照章程自主管理;②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③招收学生或其他受教育者;④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⑤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收;⑥聘任教师及其他员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⑦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⑧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 法干涉;⑨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9、 简述学校六项义务:①遵守法律、法规;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 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③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 法权益;④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 关情况提供便利;⑤遵守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⑥依法接受监 督10、 教师与学校的法律关系到底属于什么关系?有二类:①任命制下的教育 行政法律关系。
②聘任制下的教育民事法律关系.11、 教师聘任制的形式:①招聘;②续聘;③解聘;④辞聘12、 简述我国现行教育基本法学生权利:①参加教育教学安排的和种活动, 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 或助学金.③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 学业证书、学位证书④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 教师侵犯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行为,提出申诉或依法提起诉讼⑤法律、 法规规章的其他权利13、 国家奖学金制度及经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研究复定,自 2002年起在全国普遍高校中首次设立的14、 什么叫学位证书?是国家或国家授权的教育机构授予受教育者个人,表 明其所达到相应的专业学术水平的一种凭证15、 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 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行为,提出申诉或依法提起诉讼,这是公民的申诉权和诉讼 权在学生身上的具体体现.16、 列举学生义务;①遵守法律、法规;②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 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③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④遵守所 在学校的管理制度。
17、教师与学生的法律关系:①在履行教师职务过程中与学生形成的管理关 系;②在履行教育职务过程中与学生形成的平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