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调查报告6900字 目录摘要 ......................................................................................................... 1一、调研背景 ......................................................................................... 21.调研目的 ...................................................................................... 22.调研意义 ...................................................................................... 2二、调研方法 ......................................................................................... 3三、调研结果 ......................................................................................... 3四、解决建议 ......................................................................................... 4五、结语 ................................................................................................. 5参考文献 ................................................................................................. 7附录 ......................................................................................................... 7摘要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国家现代化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不仅仅是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也是企业还有我们这些每个人的义务此次调研活动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形式,来调查人们的环保意识,此次问卷调查一共发出去120份问卷,有效回收115份,由于接触范围有限,大部分的问卷都为学生填写,年龄集中在18-30左右,男女比例1.1:3在对十个人进行了访谈后,得出的结论为,大部分人的环保意识还是很强的,都是很向往健康的低碳生活的,愿意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却没有明确的行动步骤措施还改变现有的生活习惯对此,我提出的解决措施为,首先,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上第二、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弘扬先进的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设第三、发挥大学校园的载体优势,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第四、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第五、强化技术创新第六、倡导低碳消费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保护环境、美丽中国、可持续1一、调研背景1.调研目的: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国家现代化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党中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思想飞跃,为我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强大的实践动力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解决全国突出的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政府面临的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此次调研活动就是要调查人们的环保意识,然后根据问卷回收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2.调研意义: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提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但是保护环境的责任不应该只是政府,企业还有我们这些个人都是保护环境的一分子。
我们都是地球的一份子,都有义务去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环境应该是我们所有人的责任,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通过此次调研活动,调查人们的环保意识,对此提出合理化的建议2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法,问卷调查是采用随机抽样调查,访谈法则是采用无结构化的访谈方式,对于调查对象中典型的调查者进行访谈其中问卷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调查者的基本情况(1、2、3),对于环境的认识(5、9、10、11、12、13、14、16、19、20),所处环境的现状(4、6、7、8、15、17、18、21、22)访谈由于采用无结构化的访谈,没有设置具体的问题,而是以大纲的形式设计访谈,访谈纲领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调查者的基本情况,然后是对于环境的看法三、调研结果此次问卷调查一共发出去120份问卷,有效回收115份,根据回收问卷所填的内容,整理后得到初步的分析结果由于接触的范围有限,且问卷大部分为网上填写,只有小部分是在街头随机找路人填写问卷,所以大部分的问卷都为学生填写,年龄集中在18-30左右,男女比例1.1:3由问卷的5、9、10、11、12题,看出这些人的环保意识还是很强的,已经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并愿意为之做些事情;由13、14、16、19、20题可知大部分人更加向往干净绿色的环境,比较注重环境卫生以及环境带来的影响,在经济与健康的抉择上更多人趋向于健康,这无疑对于保护改善环境来说是一个大好优势。
对问卷进一步进行分析,由4、6、7、8题可知对于环境的一些相关知识大部分人不是很清楚,而且对于当地的环保措施不是很了解,这是一个应该值得注意的问题;15、17、18的结果说明了他们日常生活习惯还是很好的,有益于环境的改善;特别提出,21、22的调查结果说明了“限塑令”的实施效果不是很好,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做出相应改善,提出更有效的方案在对十个人进行了访谈后,得出的结论为,大部分人的环保意识还是很强的,都是很向往健康的低碳生活的,但是他们对于具体的生活方式不是很注意他们愿意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却没有明确的行动步骤措施还改变现有的生活习惯,由此可见,生态文明的建设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首要的就是要树立大家的环保意识3四、解决建议首先,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上当代中国正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历史阶段,发达国家上百年间逐步出现的资源环境矛盾,在我国短时间内集中显现这一国情决定了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不能简单地放弃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回到人类文明早期阶段的生产和生活式;而是应当充分发挥新兴国家的后发优势,超越粗放型的发展方式,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探索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共赢之路。
第二、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弘扬先进的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设要把生态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升公民的生态自觉意识和生态价值观念人类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自己,损害自然就是损害自己在此意义上,地球不再是征服和改造的对象,而是我们生生不息的美好家园,我们要像爱护自己那样爱护我们的家园第三、发挥大学校园的载体优势,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保护环境的主题通过校报校刊和校训宣传牌等物质载体表现出来,让师生耳濡目染,受到校园精神的熏陶和激励还要搞活动推动载体建设,通过提倡多样化,弘扬主旋律,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教育活动,具有积极的助力作用,比如开展各种形式的演讲比赛、写作比赛、推选校园环境大使等手段让师生耳濡目染,从而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第四、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惟有环保规则成为既定的制度和法律,防污治污的综合性约束机制才能真正的在社会中全面建立起来有了可以遵从的、具有强制效力的法律保驾,环保机关在全社会的管理、执法过程中更加地顺利,民众在生活中才能正确认清破坏生态的现象,从而自觉地监督、举报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法律的高度,是始终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强有力保障第五、强化技术创新。
重点推进高效节能、高效光伏发电、生态修复、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技术研发,加快成熟技术的产业化示范要重视绿色GDP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不能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企业如果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注意节能环保的话,是不可能到长远的发展的,企业要注意改进技术,生产绿色环保的产品,排污要达到标准4第六、倡导低碳消费运用价格、税收、标准标识等手段,引导消费者购买和使用绿色建筑、新能源汽车,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等行为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树立低碳消费观,实践低碳生活,比如选择晾晒衣物,避免使用滚筒式干衣机,每天可以减少2.3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用节能灯替换60瓦的灯泡,可以将产生的温室气体减少4倍;在午休和下班后关掉你的电脑和平板显示器,将使这些设备造成的排放减少1/3等等低碳生活其实只需要我们稍稍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即可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公民的努力与支持五、结语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理论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核心程度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一样,都是历史范畴,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着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过程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十七大的代表们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强调“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目标在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十八大的关键词之一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