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戴灼华课后习题答案篇一: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胞质遗传有什么特点?它与母性影响有什么不同?答:细胞质遗传不同于孟德尔遗传的特点:1、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f1的表型总是与母本的一致;2、连续回交不会导致用作非轮回亲本的母本细胞质基因及其所控制的性状的消失,但其核遗传物质则按每回交一代减少一半的速度减少,直到被全部置换;3、非细胞器的细胞质颗粒中遗传物质的传递类似病毒的转导母性影响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型由母体的核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从而导致子代的表型和么ben相同的现象其表现形式也是正反交结果不一致,不同之处在于由细胞质遗传决定的性状,表型是稳定的,可以一代一代地通过细胞质传下去,而母性影响有持久的,也有短暂的p225)2. 一个基因型为dd的椎实螺自体受精后,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分别如何?如果其子代个体也自体受精,它们的下一代的基因型和表型又如何?答:椎实螺的显性基因为右旋d,隐性基因为d,受母性影响,基因型为dd的椎实螺自体受精,亲本基因型均为右旋dd,fl产生1dd右旋(基因型为右旋)、2dd右旋(基因型为右旋)、1dd右旋(基因型为左旋);fl的dd自体受精产生的子代均为dd右旋(基因型为右旋),fl的dd自体受精产生的子代为1dd右旋(基因型为右旋)、2dd右旋(基因型为右旋)、1dd右旋(基因型为左旋),fl的dd自体受精产生的子代均为dd左旋(基因型为左旋)°(p226图)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可能是因为:①细胞质遗传,②性连锁,和③母性影响。
怎样用实验方法来确定它属于哪一种类型?答:细胞质遗传和母性影响正反交结果不同,且f1子代与母本的表型一致;而性连锁虽然正反交结果不同,但fl子代有与父本表型一致的母性影响虽然看起来很想细胞质遗传,但其实质是细胞核基因作用的结果,一代以上的杂交可以获得性状是否属于细胞质遗传的结论衣藻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可能存在链霉素抗性因子如果将一个链霉素抗性突变品系与对链霉素敏感的品系杂交,1)如果抗性品系是mt,敏感品系是mt,结果将会怎样?(2)如果做的是反交,结果又怎样?答:(1)如果链霉素抗性因子的存在于细胞核,则杂交后代一半表现为抗性,一半无抗性如果链霉素抗性因子的存在于细胞质,则杂交后代均表现为抗性2)如果链霉素抗性因子的存在于细胞核,则杂交后代一半表现为抗性,一半无抗性如果链霉素抗性因子的存在于细胞质,则杂交后代均表现为无抗性3. +-玉米埃型条纹叶(ijij)与正常绿叶(ijij)植株杂交,fl的条纹叶(ijij)作母本与正常绿色叶(ijij)回交将回交后代作母本,进行下列杂交,请写出后代的基因型及表型,为什么?答:(1)因为母本为细胞核遗传,父本为细胞质遗传,核内有隐性条纹基因,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ijij:ijij:ijij=1:2:1,表型及其比例为绿叶:条纹叶=3:1.(2)因为母本为条纹叶,条纹叶性状有细胞质基因控制,所以后代表型都为条纹叶,基因型均为ijij。
3)因为条纹叶性状由隐性核基因控制,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ijij:ijij:ijij=1:2:1表型及其比例为绿叶:条纹叶:3:14. 大麦的淡绿色叶片可由细胞质因子(11=正常绿叶,12=淡绿叶)引起,也可由隐性核基因(vv=淡绿色叶)引起请预测下列各组合中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答:(1)l1(vv)正常绿色⑵I1(vv)正常绿色⑶I1(vv)正常绿色(4)l2(vv)淡绿色⑸I1(vv)正常绿色:I1(vv)正常绿色:l1(vv)淡绿色=1:2:1⑹I2(vv)淡绿色:l2(vv)淡绿色:I2(vv)淡绿色=1:2:17•草履虫中,品系a是放毒型,品系b和c是敏感型,三者均为纯系品系a和b长时间接合,其子代再自体受精得到若干后代,所有后代都是放毒型当品系a和c长时间接合,经同样过程得到的后代一半是放毒型,一半是敏感型问这三个品系的基因型如何?细胞质中是否均具有卡巴粒?答:a:kk,有卡巴粒;b:kk,无卡巴粒;c:kk,无卡巴粒参考书本235~238)8.从现有科学事实,怎样正确理解遗传中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关系?答:细胞质基因指的是细胞质内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细胞核基因指的是细胞核内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
两者的主要区别:一是存在位置不同质基因存在于细胞质的线粒体、叶绿体等结构上;核基因位于细胞核内染色体上二是存在方式不同核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与蛋白质结合而含质基因的dna不与蛋白质结合,而是呈双链环状等形状单独存在两者的主要关系有:1、生物体中绝大部分性状是受核基因控制的,核基因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有些性状是受细胞质基因控制的2、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各自都有相对的独立性质基因与核基因一样,可以自我复制、可以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也就是说都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变异性和独立性3、核遗传和质遗传相互影响,生物性状很多情况体现为核质互作两者虽具相对的独立性,但并不意味没有丝毫关系因为细胞核和细胞质共同存在于一个整体中,它们之间必然相互依存、制约、不可分割两者的比较(以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为例):此题为开放性题目,具体答案我也不好说9.不同组合的不育株与可育株杂交得到以(下)后代(1)1/2可育,1/2不育;(2)后代全部可育;(3)仍保持不育写出各杂交组合中父本的遗传组成答:(1)s(rr)或n(rr)(2)s(rr)或n(rr)(3)n(rr)参考书本p242图)10•在酵母中一个有多种抗性(aptbarcob)的菌系被用来诱导500个小菌落,其中任一至抗性标记中丢失了一种抗性的小菌落数列于下表,请利用这些结果画一线粒体基因图。
基因对第一抗性标记丢失的小菌落数第二抗性标记丢失的小菌落数aptbar87120aptcob2718barcob4869答:节瓜说这题不考的,所以我不做先rrr11.在玉米中,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基因制造双交种,有一种方式是这样的,先把雄性不育自交系a(s(rfrf))与雄性可育自交系b(n(rfrf))杂交,得单交种ab把雄性不育自交系c(s(rfrf))与雄性可育自交系d(n(rfrf))杂交,得单交种cd然后再将两个单交种杂交,得双交种abed,问:双交种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哪几种?比例如何?答:双交种的基因型和表型及其比例为s(rfrf)可育:s(rfrf)不育=1:1参考书本p242图)12•如何证明某种酶的一些亚基由线粒体dna编码,而另一些亚基由核基因编码?答:参考书本p243倒数第二段13•二倍体植株a的细胞质不同于二倍体植株b的细胞质为了研究核质互作关系,你希望得到胞质来源于植株a而核主要来源于植株b的植株,应该如何做?答:我只知道显微操作技术高倍复式显微镜下,利用显微操作器(mieromanipulator)进行细胞或早期胚胎操作的一种方法显微操作器是用以控制显微注射针在显微镜视野内移动的机械装置。
显微操作技术包括细胞核移植、显微注射、嵌合体技术、胚胎移植以及显微切割等14.小麦中有一种雄性不育属细胞质遗传不育株和可育株杂交,后代仍为不育另外,有些小麦品系带有能恢复其育性的显性基因研究表明显性恢复基因的引入对细胞质不育因子的保持没有影响请问什么样的研究结果会让你得出这种结论?答:用a做母本,b作父本杂交,然后用b作父本进行多代回交参考书本p242)1. 11基因突变若发生下列情况的突变:⑴在mrna的3端产生了终止密码;⑵在mrna的中间产生了终止密码;⑶在mrna牟5端产生了终止密码问;各个突变对多肽链有何影响?答:(1)无影响,因为mrna翻译成肽链是极性的,5端——3端终止密码子肯定在3端啦2)mrna包括上游的5非编码区、中间的编码区和下游的3,非编码区,若终止密码产生在原终止密码子的下游,则无影响;若产生在终止密码子的上游,则肽链合成提前终止,结构异常,影响可大可小3)肽链无法合成,没开始就结束了/////2.某一细胞的dna碱基顺序为catgta,如用⑴烷化剂;⑵亚硝酸;(3)5■溴尿嘧啶处理后,此dna顺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各写出一种转变的过程答:2.(1)烷化剂:catgtacatgtacatgtatatatatatatacacgtg(2)亚硝酸:(3)5-溴尿嘧啶:(1)烷化剂的作用是使碱基烷基化,使被修饰的碱基变为高度不稳定的物质,并导致其发生碱基错配;例如ems(甲基磺酸乙酯)可使gc碱基对变为at,或者at变为gc°(2)亚硝酸能作用于a使其脱去分子中的氨基而转化为次黄嘌呤(h)°(3)5-溴尿嘧啶有两种异构体,一种是酮式,可与a配对;另一种是烯醇式,可与g配对。
可使a-t转变为g-c(参考分生p127)如果dna分子发生一次单一碱基的突变(碱基替换),那么在蛋白质合成中哪一个氨基酸最容易被别的氨基酸所代替,色氨酸还是精氨酸?为什么?答:色氨酸;因为色氨酸只有1个密码子,而精氨酸有6个密码子ttt35ttg34・由于脱氨基作用dna的一个53aaa5片段变成了3aac5如果以下面一条链作为模板,在氨基酸掺入中将出现什么变化?答:将由苯丙氨酸变为亮氨酸首先dna模板链是AAA变为AAC,转录成mRNA后是UUU变为UUG,mRNA上的才是密码子,查表得5.如果紫外线辐射主要是通过在dna单链上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而引起突变的,你预期在互补的dna链上与a-a最近邻碱基的频率是增加还是减少?答:由于胸腺嘧啶二聚体会扰乱正常的氢键形成和碱基配对以及对二聚体的切除修复等原因,预期会减少a—a最近邻碱基的频率6.某一雄性个体(性染色体组成xy)受辐射后,⑴它的配子中产生x连锁隐性突变,它产生的后代会有什么影响?⑵如果有x连锁显性突变,其后代会有什么影响?⑶若雌性个体的卵细胞中有x连锁隐性突变呢?(4)在雌性个体的卵细胞中有x连锁显性突变呢?答:(1)无明显影响;2)对后代雌性个体有影响;【篇二:遗传学课后答案】txt>1、哺乳动物中,雌雄比例大致接近1:1,怎样解释?解:哺乳动物是xy型性别决定,雄性的染色体为xy,雌性的性染色体为xx。
雄性可产生含x和y染色体的两类数目相等的配子,而雌性只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配子精卵配子结合后产生含xy和xx两类数目相等的合子,因此雌雄比例大致接近1:12、你怎样区别某一性状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的?用例来说明答:进行正交和反交,如果正反交结果一样,为常染色体遗传;如果结果不一样(又不是表现为母本遗传),那属伴性遗传表现型:等比例的红长早,红残9白长$,白残早,红长3,红残3,白长&,白残814、纯种芦花雄鸡和非芦花母鸡交配,得到子一代子一代个体互相交配,问子二代的芦花性状与性别的关系如何?解:家鸡性决定为zw型,伴性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于是,上述交配及其子代可图示如下:可见,雄鸡全部为芦花羽,雌鸡1/2芦花羽,1/2非芦花5、在鸡中,羽毛的显色需要显性基因c的存在,基因型cc的鸡总是白色我们已知道,羽毛的芦花斑纹是由伴性(或z连锁)显性基因b控制的,而且雌鸡是异配性别一只基因型是cczbw的白羽母鸡跟一只芦花公鸡交配,子一代都是芦花斑纹,如果这些子代个体相互交配,它们的子裔的表型分离比是怎样的?注:基因型c—zbzb和c—zbw鸡的羽毛是非芦花斑纹解:根据题意,芦花公鸡的基因型应为cczbzb,这一交配可图示如下:因此,如果子代个体相互交配,它们的子裔的表型分离比为芦花:非芦花=9/16:7/16。
若按性别统计,则在雄性个体中芦花:非芦花=6/16:2/16;在雌性个体中芦花:非芦花=3/16:5/16;6、在火鸡的一个优良品系中,出现一种遗传性的白化症,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