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从_金婚_看国产电视剧家庭化_伦理化的叙事策略

wt****50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989.71KB
约4页
文档ID:45315233
从_金婚_看国产电视剧家庭化_伦理化的叙事策略_第1页
1/4

由张国立、 蒋雯丽主演的 5 0 集电视连续剧 《金婚》 , 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 凭借 “真实” 与 “怀旧” , 在北京、 上海、 天津、 南京等地都创下了 2 0 0 7 年度第一收视率, 并且也成为各地方电视台反复重播的作品与电视剧的热播几乎同时,作家出版社推出了王宛平根据电视文学剧本改编的同名小说 《金婚》 本书以编年体形式,讲述了这对夫妻从年轻到年老,从热恋到婚姻中的柴米油盐、到为人父母直至祖父母的五十年坎坷婚姻路电视剧和同名图书勾起了很多人的怀旧情愫,而夫妻间鸡毛蒜皮的小事,又让许多观众对《金婚》产生了浓厚兴趣那么, 《金婚》 与同类题材的作品相比, 到底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呢?一、 新颖的编年体形式《金婚》的故事从建国初期的1 9 5 6 年开始到改革开放近 3 0年的2 0 0 6 年, 时间跨越了 5 0 年, 主要讲述年轻漂亮的小学语文老师文丽和重型机械厂技术员佟志漫长而艰辛的婚姻历程正如专家所评价的那样, 《金婚》 开了情感剧编年体的先河 “纪实主义创作精神和创作方法找到了一个抒写和记录历史变迁的新视点和渠道” , “打破了以往描写婚姻家庭伦理剧多使用审视、 批判眼光评判婚姻质量的模式……使观众找到了对中国当代婚姻意味的理解和探寻” ,“创作找回了有些敬畏的北京地域文化的风格, 形成了‘北京剧’的特色” 。

①与 《渴望》 、 《牵手》 、 《中国式离婚》 、 《新结婚时代》等其他表现婚姻家庭题材的电视剧不同, 《金婚》 采用了新颖的编年体叙述方法, 每年一集, 每一集都以字幕形式打上具体的年代, 非常巧妙地把历史大背景(如大跃进、 文革、 改革开放、 下海潮、 出国潮、 《渴望》和《北京人在纽约》热播、 非典、 两次申奥等)放到幕后, 而把一个普通家庭的婚姻推到台前,通过道具、 场景、 音乐、 表演等形式营造特定的时代氛围,以此来表现特定环境下的人物性格和情感 历程 《金婚》实际上是当代中国老百姓的婚姻编年史, 在这部剧中,编导试图以一对经历了 5 0年婚姻历史的夫妇来表现夫妻之间的真实关系,从磕磕绊绊到相互扶将,浓缩了当代大多数中国人的婚姻生活模式,可以说是一部全从 《金婚》 看国产电视剧 家庭化、 伦理化的叙事策略■焦素娥郭瑞然[ 佳作点击 ]栏目主持: 东方2 4方位的百科全书式的、马拉松式的现代中国婚姻的再现编年体的叙述方式虽然并不是《金婚》 首创, 但《金婚》却运用得最自然最合理 《金婚》5 0集解析5 0年婚姻, 从 1 9 5 6年到 2 0 0 6年,一集一年, 一年一个主题, 创造一种记流水帐的平凡感,从年复一年的岁月中积淀出历史的份量。

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就在这家长里短的叙述中,一年一年地把婚姻积淀成历史从 1 9 5 6年为切入点,然后延伸到改革开放, 通过编年体的外壳, 以小见大的手法,重新诠释了含蓄内敛的现实主义特征,抒写和记录了当代中国的历史变迁5 0年的风云变化、 兴衰荣辱和佟志、 文丽婚姻的命运、情感的曲折有机地交织在一起,直白而又非常突出地表现了中国历史的变迁编年体使《金婚》 有了厚重而凝练的历史感, 佟志和文丽婚姻生活中细腻、琐碎与拌嘴, 又赋予了《金婚》以丰富而真实的生活细节二、 独特的叙事风格电视剧之为 “剧” ,必然与人物、 情节等艺术审美因素构成对应关系,而人物与情节又是叙事文艺类型的支架,在艺术美学的意义上,人物与情节就是叙事的全部内容所以, 从审美的角度观照电视剧,无论是创作,是作品本身,抑或是作为接受主体的电视观众,都是促成这类艺术的叙事及其审美价值形成的方方面面著名小说理论家弗斯特在《小说面面观》 中指出: “我们对故事下的定义是按时间顺序安排的事件的叙述 情节也是事件叙述, 但重点在因果关系上 ②家庭剧的精神诉求与文化价值建立在其独具特色的叙事艺术的基础上家庭剧叙述一家一户或几家几户的日常生活故事,柴米油盐、儿女情长或生老病死, 自自然然, 平平常常。

近年来, 家庭剧的创作日趋成熟,它的发展成熟与电视剧叙事艺术同步进行, 在这方面积累的成功经验极大地丰富并推动了整个电视剧艺术的发展《金婚》就是讲述了小学老师文丽和重型机械厂技术员佟志 5 0年的婚姻历程:在时代的大背景下, 从相知相爱结为夫妻到婚姻生活中因种种琐事而产生的激烈碰撞, 再到晚年的相濡以沫, 堪称一部“婚姻编年史” 然而, 稍加品味, 仔细审视, 便会发现这一看似自然平常的叙述方式, 其实包含着诸多艺术匠心与制作技巧从中国优秀艺术传统的传承角度来看, 它和中国古典叙事法则之间存在着某种深刻而内在的联系传统文化及其叙事形式互为表里,应当说,这一点在家庭剧这一当代媒介艺术中得到了较为明显的体现贯穿于中国传统说书、 长篇白话小说以及戏曲等叙事艺术的诸种艺术法则自然地渗透在当代家庭剧的叙事结构、 叙事时空、 人物塑造等方方面面同时需要指出, 民族传统叙事法则在当代家庭剧中充满了时代创新意识与各种变体表现这一方面是由电视剧所赖以传播的视听艺术形式所带来的, 另一方面则包含了现代叙事观念的直接影响由此使《金婚》在叙事艺术上如同其在精神内涵上一样鲜明体现出沟通传统与现代的继往开来的时代特色。

1 、 人伦之和与传统家庭伦理的理性回归人性关怀、生命意识与道德理性建构都构成了家庭伦理剧的表现内容随着社会观念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有些电视剧着力于对个体生命意识、 激情欲望的极力张扬, 但近年来电视剧对家庭成员间关系的处理,更多地体现出对人伦之和的理性吁求人伦之和是传统儒家家庭伦理经典所强调的,存在着迄今为止仍然非常有价值的处理家庭关系的原则和规范如今的经济型社会固然有着政治型社会所不具有的某些优长,但也伴生了诸多不良现象, 如日益弥漫的物质主义、 拜金主义及其所裹挟而来的道德危机与情感荒漠, 这一切以个体自由、 个性解放的名义直接给现代家庭带来了致命的冲击, 张爱玲早年说的“大上海没有一个经久的家庭” 似乎已成为一种口语本来就孤独无助的现代人家庭因家庭的缺失更加彷徨无主传统大家庭的危机常常是因政治原因、 经济原因所导致, 而现代家庭的危机则常常表现为明显的精神危机, 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 在这种情形下,家庭剧对人伦之和的呼唤、 对当代人情感婚姻、 道德建设前景的笃定信念与人文理想就显得难能可贵了这也决定了该类型电视剧承担的文化使命的不可替代性, 即呼唤美好人性与道德良知, 对全社会的情感心理以必要的塑型功能, 健全文化机体和道德自省意识。

近年来家庭伦理剧屡屡掀起收视热潮的大都是那些蕴涵了人伦之和的内在诉求的导演郑晓龙说: “其实婚外情、第三者毕竟还是少数现象,中国百姓多数喜欢夫妻白头到老,只是影视剧中表现得比较少罢了 《金婚》之所以能火,正是因为表达了大多数人内心深处最质朴的 渴 望 而已 以家庭生活折射时代的变革,[ 佳作点击 ]栏目主持: 东方2 5以婚姻曲折劝谕讽今的 《金婚》 , 直接叩问的是婚姻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看 《金婚》 可以 “借鉴他人的故事, 了解自己的生活” 佟志和文丽的白头偕老、共度人生的美好情景正是传统的家庭观念的理性回归 在信息时代, 社会的发展需要唤起人们对婚姻责任和人性美好的向往,这也正是这部作品能够引起那么大的社会反响的原因之一《金婚》隐约触及到了我们生活的深处, 唤起我们对婚姻、 爱情的再审视 面对《金婚》这面镜子,我们开始反思自己的家庭责任、 伦理责任和道德责任 天涯论坛的一位网友说: “《金婚》表现的夫妻、婆媳、亲子关系能给人很多启发:如何当丈夫、 如何当妻子、 如何当婆婆、 如何当儿媳、 如何当父母、 如何当儿女 在爱情快餐式的时代, 日益弥漫的物质主义、 拜金主义及其所裹挟的道德危机、 家庭危机和情感荒漠, 给现代家庭带来了致命的冲击。

而《金婚》折射出的对人伦之和的追求、 对当代人情感困惑、 道德建设以及人文理想的信念更加显得难能可贵2 、 平民美学旨趣与日常化叙事在当今时代,大众传媒主导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电视剧作为一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 日益成为人们理解社会、观照现实、 实现审美的一种中介电视剧对老百姓现实生活中的家长里短和喜怒哀乐的展现, 是新时期时代主题的必然要求,所以平民化叙事的诞生, 也是电视剧叙事策略的一种追求作为一种叙事策略, 平民叙事不仅仅意味着创作者要以平民为表现对象,以百姓生活为表现内容,更重要的是要采用平民的视角、 站在平民的立场上, 以平等的态度关照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金婚》就是在代表着平民的佟志、 文丽的视角的叙述中展开的,后面借以展开的事件,无一不是平民日常生活的家长里短这些并不惊天动地、甚至也没有豪言壮语的故事,让人随时都感受到平民百姓生活的平常状态对于这些事件的叙述,创作者以尽量贴近平民日常真实生活的态度,选取了顺序的时空观作为自己的叙述方式,使演剧时间更具生活真实感,最大可能地展现生活中的一个个细微之处, 最大限度地适应普通百姓的审美心理, 真切、 自然、 淳朴、 实在《金婚》 的一处典型场景, 在不断的重复中具有了隐喻意味,这就是几乎每集不落的一家人围桌吃饭。

低矮拥挤的小饭桌上, 亲人间的磕磕碰碰, 让饭菜、 让日子有滋有味; 儿女一个个长大成人、 去忙碌自己的人生了, 除夕的大餐桌上摆满鱼肉却空空荡荡此时剧中似有一个无声的旁白在说, 生活莫非就是一茬一茬不断地失去?《金婚》实际上就是用锅碗瓢盆奏出的一曲生活交响乐,它的突出特点就是,毫无保留地表现了婚姻的夫妻间的争吵, 折射出婚姻生活中美好、却又异常真实的一面剧中的文丽和佟志是现实中很多夫妻的缩影, 这一对情投意合的伴侣, 也没能逃过生活的规律, 时常吵得面红耳赤女主人公文丽, 原本是典型的小资女人, 在琐碎的家务和与佟志的争吵中, 被磨炼成一个生活型女性, 反而更能体会生活的真谛; 而佟志, 从一开始的容忍让步到后来的争吵, 从隐忍走向和妻子沟通, 反而掌握了婚姻的主动权最终两个人携手走过了 5 0 年,成为令人羡慕的金婚夫妻三、 “中和之美” 与大众审美期待的契合“中和之美”③是一种中正平和的美感,它体现在家庭剧的整体结构特征、 情感表达方式、 人物形象塑造以及戏剧结局安排诸方面家庭剧的“中和之美”首先体现在其叙事结构整体的均衡感上中和” ,并不是指作品叙事结构的各个部分、 各条线索之间分量相同、 整齐划一、 对等排列。

而是指家庭剧的结构安排注重多元合一、 两极中和,即多线索并存与交错发展中达到有机统一,在两极的尖锐对比中达到均衡和谐很多优秀的家庭剧主线突出、 浓墨重彩, 围绕它展开的每个次要线索则分量有轻有重,隐显虚实, 搭配得当 由此形成一个生气灌注、 平衡匀称的生命体 这一特征为众多的家庭剧所共有,实现了内涵的形式要求与深层的文化意蕴之间高度的契合《金婚》以直面生活原生态的写实态度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关注时代、 以深刻细腻的 “笔触” 直面社会和人生,从平凡人物的生活中挖掘出生活的本质、 爱情的真谛 在剧作中, 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形成了张弛有度、 刚柔并济、 参差起伏的结构特色, 呈现出温柔敦厚、 平实细腻的 “中和之美” 中和之美”使叙事结构整体均衡,结构安排多元合一、两极中和, 叙事线索主线突出、 浓墨重彩,次要线索则分量不一, 搭配得当, 实现了内涵的形式要求与深层文化意蕴的高度契合 强调 “人伦之和” 和社会和谐是《金婚》的主旨, 当然,也和当今社会的主调契合作为中国传统的表现形式,大团圆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以通俗朴实达到[ 佳作点击 ]栏目主持: 东方2 6雅俗共赏其实,世上的英雄与英雄行为总是少数, 轰轰烈烈的激情燃烧也只是历史的瞬间, 凡夫俗子的平淡生活才是社会的常态。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很多人对爱情、 婚姻的真挚向往但每个人无论贵贱又都有一个内蕴的感情世界, 它是那样的丰富, 那样的深邃, 也是那样的敏感与柔软它们能容纳人间所有情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