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整体教学教案(表格式)

水***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682.57KB
约34页
文档ID:378589246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整体教学教案(表格式)_第1页
1/34

五上第四单元 我们深爱这片土地一、目标与内容(一)学习目标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本单元32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正确匀称地书写30个生字,理解并会写24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和《少年中国说(节选)》准确默写《示儿》3.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了解诗句、文章句子的意思,把握课文的大意,体会诗人或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结合资料,体会和发现篇章之间表达情感的相似之处4.能结合所给资料和自己搜集的资料,了解为实现强国梦想而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故事,提炼信息撰写颁奖词5.根据习作要求大胆想象,列习作提纲,在习作中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能同伴互评并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习作 (二)学习内容与学习重点学习内容学习重点教材内容●阅读12古诗三首13中国少年说(节选)14圆明园的毁灭15* 小岛●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补充资料:《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梅花》《次韵和甫咏雪》《夏日绝句》《过零丁洋》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和《少年中国说(节选)》准确默写《示儿》2.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了解诗句、文章句子的意思,把握课文的大意,体会诗人或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结合资料,体会和发现篇章之间表达情感的相似之处。

3.能结合所给资料和自己搜集的资料,了解为实现强国梦想而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故事,提炼信息撰写颁奖词4.根据习作要求大胆想象,列习作提纲,在习作中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能同伴互评并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习作 (三)设计说明本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节选)》《圆明园的毁灭》和略读课文《小岛》四篇课文虽然所涉及的年代、人物、事件各异,但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爱国情怀都贯穿其中,表现了中国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在中年级已经学过了查找、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之前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资料,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古诗《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少年中国说(节选)》引导学生结合资料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课文的意思,并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百年来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了解中国人的强国梦想;《圆明园的毁灭》通过查阅资料,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圆明园的历史、文化价值,感受作者的痛惜之情;《小岛》引导学生结合资料了解我国边防守岛部队的生活,感受海防战士的爱国情怀。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习作话题是“二十年后的家乡”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用列提纲的方式,先进行整体构思再习作和中年级相比,高年级习作内容更加丰富,而学生把握篇章的能力还比较弱,列提纲有助于学生梳理习作内容,理清习作思路,表达更加有条理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四个内容交流平台”梳理总结了使用资料对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方面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围绕“如何通过朗读表达课文的情感”展开交流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题是分辨同组词语异同,让学生通过对比体会意思相近词语的情感色彩的差异,明确褒贬,并能正确运用词语写一段话第二题也是让学生通过句子的对比体会顿号和都逗号的正确用法,并能恰当运用顿号和逗号书写提示”主要了解古诗硬笔书写的两种行款,并能正确书写日积月累”学习和背诵与国家兴衰有关的成语二、情境与任务(一)学习情境中华大地历经沧桑,一代代仁人志士用热血守护民族梦想,“家祭无忘告乃翁”的临终遗言和“少年强则国强”的呐喊,至今回响在我们耳旁在炙热的文字中,了解华夏大地历经的浩劫,读懂为中华崛起坚守奋斗的故事,畅想二十年后的自己,更加深爱脚下的这片土地。

二)任务框架与内容安排内容安排任务课时学习内容倾听山河的悲鸣3《圆明园的毁灭》 日积月累、词句段运用致敬可歌可泣的人物4《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小岛》拓展中华优秀儿女;交流平台我有一个强国梦3《少年中国说》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三)设计说明本单元纵横古今,在历史的洪流中有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深爱祖国,以民族的复兴与富强为己任;《古诗三首》表现了不同时代的诗人渴望收复失地、山河一派生机的强烈愿望;《少年中国说》铿锵有力地诉说了中国人的强国梦想;《圆明园的毁灭》表达了文物被侵深深的痛惜;《小岛》揭开了当代守岛部队的生活历史不断向前的进程中,无数人守护民族梦想,书写奋斗岁月,给予了我们更多勇往直前的力量本单元的文章大多都有着一定的历史背景,通过借助资料、结合资料、朗读等途径,深入理解体会表达的丰富情感,而让我们有自信能屹立于民族之林的就是我们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因此,本单元以“我们深爱这片土地”为单元的任务情境,以“倾听山河的悲鸣”、“致敬可歌可泣的人物”、“我有一个强国梦”三个任务展开查一查资料,走近多灾多难的土地;聆听残垣断壁的诉说,去了解中华民族历经的浩劫与衰败;读一读那些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体会一代代仁人志士在困苦时刻的信念与爱国深情;朗诵少年的豪情壮志,想想二十年后的家乡,更加深爱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

第一个任务:“倾听山河的悲鸣”这个任务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主,重点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对比资料,去体会其中所表达的情感通过“多灾多难的土地”这个活动,引导学生梳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结合阅读链接的《七子之歌》(澳门、香港)《和平宣言》,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进程中不能忘记的不堪回首的岁月在“残垣断壁的诉说”的活动过程中,围绕“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个问题研读文本,感受圆明园往昔的辉煌与包罗万象,与被侵略后的一片灰烬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学生了解那些侵略、剥削者的野蛮与造成的无法挽回的伤痛在“如果你是经历了这场浩劫的一块砖、一片瓦,你有什么想说的”的想象中,鼓励学生与文本对话,感叹痛心之时唤起守护国家和平的信念和对民族坚定的热爱第二个任务:“致敬可歌可泣的人物”这个任务以《古诗三首》《小岛》与语文园地为主要内容,重点指导学生了解在民族危亡时刻,一批有为人士对民族的热爱、忠贞以及他们挺身而出奋斗的历程通过“仁人志士的赤子之心“这个活动,朗读体会陆游、林升面对山河破碎时,借助诗句所表达的对国家统一的渴望,以将军的口吻讲述登陆小岛的故事,体悟守岛军人以国为家的信仰而“中华儿女奋起之路”则借助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聆听诗人变革的心声,了解为富强中国的改革理想。

联系《少年中国说》的课后习题,走近百年来那些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背后的故事,回顾他们的奋斗历程和主要事迹,以颁奖词的形式致以我们最崇高的敬意第三个任务:“我有一个强国梦”这个是以《中国少年说》《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为主要内容诵读《少年中国说》,满怀当代少年对国家的自豪、自信,更以先辈们的奋斗为榜样,自强不息畅想二十年后的家乡,一方面大胆想象,对未来的家乡发展提出自己的设想,做出自己脑海中的规划,另一方面在指导习作时落实本单元的另一个语文要素:学会列提纲,分段叙述,有条理、有层次地梳理想象到的具体场景或事件三、教学活动示例及说明(一)任务一:倾听山河的悲鸣同学们,翻开历史厚重的书页,昔日的中华大地曾满目疮痍,风雨飘摇,但一代代仁人志士用热血守护着民族梦想,为中华崛起坚守奋斗这个单元,我们将跨越历史的长河,阅读记录这一段段沉痛历史岁月的文字,感受先辈们赤忱的爱国情怀第一个任务,我们了解华夏大地历经的浩劫活动1:多灾多难的土地【教学设计意图与建议】“活动1”安排了2个内容,第一个内容“历史知多少”,主要是结合资料,梳理历史事件,对这个单元的文章、对写作背景有整体的了解,知晓历史的疮痍,对后面课文中情感的表达进行铺垫,提升学生整理、筛选、运用资料信息的能力。

第二个内容“百姓忧乐图”,借助语文园地中“日积月累”的两组词,补充贞观之治盛世下百姓生活的状态资料,让学生看图说画面聊自己的体会建议安排1课时1.历史知多少课前查阅资料,完成学习记录单中华浩劫史之——课文题目对应历史事件背景资料(提取关键信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作者生平或写作背景(1) 滚滚历史的进程中,有一些记忆我们不愿回忆却又不能忘记,近代的中国在帝国列强的侵略下签订下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祖国版图被帝国列强瓜分侵占,你听——播放《七子之歌·澳门》音乐2)自主学习《七子之歌》和《和平宣言》①自由朗读诗歌《七子之歌》和《和平宣言》,读准字音,读通诗句②结合课前搜集的澳门,香港历史、作者生平经历、诗歌写作背景等资料,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③小组内交流自学收获,并用喜欢的方式诵读或歌唱诗歌3)泱泱中华五千年,这片我们深爱的热土经历了一次次悲痛的浩劫,不堪回首的灾难,课前我们还搜集了本单元其他课文所涉及的重要历史事件,你能来分享一下吗?概括并梳理信息,师相机整理完成本单元重要历史事件一览表课文题目作者重大历史事件《题临安邸》林升金人攻陷北宋,俘虏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南宋对外投降,对内残害爱国人士,贪图享乐。

《示儿》陆游公元1210年,抗金大业至死没有完成《己亥杂诗》龚自珍1839年,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清政府闭关锁国,封建主义衰朽没落《七子之歌》闻一多香港1842年,《南京条约》被割让给英国《圆明园的毁灭》王英琦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放火烧毁圆明园,大火烧了3天3夜清政府先后签订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七子之歌》闻一多澳门1887年,《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被割让给葡萄牙《中国少年说》梁启超1900年,庚子年,戊戌变法失败,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和平宣言》冯亦同1937年12月,侵华日军长达6周大屠杀,遇难人数超30万 (4)这些历史满目疮痍,记录着风雨飘摇的过去,你对这其中的哪段历史了解得较多?补充你知晓的历史,了解国家沉重的伤痛2. 百姓忧乐图(1) 国家的兴衰决定着百姓的生活状态,读一读日积月累中的两组词,说说你的发现 ①读准日积月累词语,理解意思,体会上下两组词的对比,一组反映了盛世时百姓的生活样貌,一组反映了乱世下的生活状态 ②师提供贞观之治下的画面和清政府衰败下人们生活的照片,学生挑选一组词语试着来描绘图片上呈现的画面 ③有感情地读好这些词语。

(2)通过这节课对历史的了解,结合着当下我们安定的生活,两组词中分别挑选合适的,说说自己的感受活动2:残垣断壁的诉说【教学设计意图与建议】“活动2”安排了3个内容,第一个内容“学习列提纲”,运用列提纲的方法,把握文章每段主要内容,清晰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为任务三习作列提纲做铺垫第二个内容“赏昔日辉煌”,聚焦文中描写圆明园昔日景观的关键词句,结合相关补充资料,感受圆明园的带来的震撼与自豪第三个内容“叹毁灭之殇”,结合资料了解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领悟课文通过对比表现主题的手法,增强学生振兴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议安排2课时1.学习列提纲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每个自然段围绕圆明园写了什么内容?(2)梳理文章写作顺序与结构①填一填:结合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谈谈圆明园留给自己的印象,试着概括小标题自然段小标题1损失不可估量2布局独特3建筑宏伟4。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