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绪论【现代汉语】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口语特点:亲切自然,句子简短,常有省略书面语特点:用词精审,结构严谨,逻辑性强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六种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20C50N 初国家制定的语言文字工作三大任务:“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何区别A、古代有入声B、现代汉语比古代汉语有较多的双音词,主要是名词和形容词,动词、代词和量词仍以单音词为主C、现代汉语的修饰语比古汉语复杂,主要反映在书面语上,如长修饰语、多并列的修饰语都是“五四”以后出现的※ 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音节整齐简洁;有声调词汇: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同音语素多语法: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太用形态,主要用语序和虚词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兼类词多量词和语气词丰富第二章语音一、语音的性质A 自然属性——物理属性(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生理属性(发音器官: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咽口鼻腔)动力区声源区调音区B 社会属性: 1. 任何一种语言的语音都是自成系统的;2. 语音和意义是约定俗成的二、语音单位【音位】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包括:辅音音位、元音音位、声调音位[调位] 【音素】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辅音 [子音 ]: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元音 [母音 ]: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音节】由音素或音位构成的语音片段,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一般说来,汉语一个音节用一个汉字来表示(除儿化音)【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有些音节元音前头无辅音,是“零声母”音节。
辅音≠声母【韵母】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元音≠韵母【声调】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型式三、辅音与声母A 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1) 双唇音[ b p m ] (2) 唇齿音[ f ] (3) 舌面前音[ j q x ] (4) 舌面后音[ g k ng h ] (5) 舌尖前音[ z c s ] (6) 舌尖中音[ d t n l ] (7) 舌尖后音[ zh ch sh r ] B 发音方式: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从阻碍方式——塞音[ b p d t g k ] 擦音 [ f h x sh r s ] 塞擦音[ j q zh ch z c ] 鼻音 [ m n ng ] 边音[ l ] 从声带振动——声带振动的是带音(浊音)[ m n ng l r ] 声带不振动的是不带音(清音)从气流强弱——(只论塞音、塞擦音)送气音[ p t k q ch c ] 不送气音[ b d g j zh z ] 声母共 22 个1 个零声母, 21 个辅音声母 [ b p m f d t n l zh ch sh z c s r g k h j q x ] 2 四、元音【单元音】发音时口形 (舌位、唇形、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舌面元音[ a o e êi u ü] (高元音[ i u ü] 半高元音[ e o ] 半低元音[ ê] 低元音[ a ] 前元音[ i üê] 央元音[ a ] 后元音[ u ] 圆唇元音[u üo ] 展唇元音[ i a ] )卷舌元音er 央、不圆唇元音舌尖前元音– i (zi si ci )舌尖后元音– i (zhi shi chi ri)【复元音】发音时口形有变化的元音前响复元音[ ai ei ao ou ] 后响复元音[ ia ie ua uo ue] 中响复元音[ iao iou uai uei ] 五、韵母结构——韵头i u ü韵腹韵母的主干十个单元音韵尾只限于韵腹后头的n、ng、i、u 按唇形和舌位分↓按结构分↓齐齿呼韵母开头是i 的韵母(9)单元音韵母由单元音形成(10)合口呼韵母开头是u 的韵母(10)复元音韵母由复元音形成(13)撮口呼韵母开头是ü的韵母(5)鼻音尾韵母元音 + 鼻辅音韵母(16)开口呼韵母开头 不是i u ü 的韵母(15)↓→前鼻尾韵母带舌尖鼻音“ n”后鼻尾韵母带舌面后鼻音“ng”按韵尾分↓无韵尾韵母没有韵尾的韵母(15)元音韵尾韵母有元音 i u 作韵尾鼻音韵尾韵母有鼻音 n、ng 作韵尾六、声调【声调】音节读音高低升降的变化,是整个音节的音高格式。
调类】声调的种类,即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例如普通话是四种调类【调值】音节里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音高变化的固定格式,即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语音特点:一是调值主要由音高构成,音的高低取决于频率的高低声调是指相对音高二是构成调值的相对音高在读音上是连续的、渐变的,中间没有停顿,没有跳跃相对音高: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的同一基调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幅度唇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前音舌面后音双唇音唇齿音塞音清音不送气音bd g 送气音pt k 塞擦音不送气音z zh j 送气音c ch q 擦音清音f s sh x h 浊音r 鼻音浊音mn ng 边音浊音l 前央后展唇圆唇a 展唇圆唇高i üu 半高e o 半低ê低发 音 部 位发 音 方 式3 【五度标记法】用五度竖标来标记调值相对音高走势的一种方法阴平:55 调 / 高平调阳平:35 调 / 高升调上升:214 调 / 降升调去声:51 调 / 全降调古今调类变化:平分阴阳,浊上归去,入派(三声、四声)普通话韵母总表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按韵尾分单 元 音 韵 母-i [ ?] -i [?] i[i] u [u] ü [y] 无 韵 尾 韵 母a [A] o [o] e [γ] ê[ε] er [] 复 元 音 韵 母ia [iA] ua [uA] uo [uo] ie [i ε] ü e [yε] ai [ai] uai [uai] 元 音 韵 尾 韵 母ei [ei] uei [uei] ao [α u] iao [iα u] ou [ou] iou [iou] 带 鼻 音 韵 母an [an] ian [i εn] uan [uan] ü an [yεn] 鼻 音 韵 尾 韵 母en [?n] in [in] uen [u?n] ü n [yn] ang [α? ] iang [iα? ] uang [u?] eng [??] ing [i ?] ueng [u?? ] ong [u?] iong [y ?] 七、音节【音节】交谈时听觉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音节结构特点:1. 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来拼写2. 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每个音节总要有元音。
口语中叹词“嗯”等的m、n、ng 三个鼻辅音可以独立成为一个音节)3. 音节可以没有辅音,辅音大多出现在开头或末尾,只有n 和 ng 能出现在音节末尾,没有两个辅音相连的音节4. 汉语音节都有声调,都有韵腹;可以没有辅音声母(但有零声母);可以没有韵头和韵尾【拼音】把分析出来的声母、韵母拼合起来,韵母中包含所拼字音的声调,构成一个带调音节或字音,就是拼音有关拼音的注意项:1. 声母要用本音2. 声母、韵母之间不要有停顿3. 要念准韵头拼音的方法:1. 双拼法—— 声韵双拼法(声母+ 韵母m + ing) / 声介与韵合拼法(声母和韵头拼合+ 韵 hu + ai)2. 三拼法—— 声母+ 韵头 + 韵 (j + i + a)3. 整体认读法—— 先做好发声母的准备,然后读带声调的韵母按 口 形 分韵母 按结构分4 普通话带声韵配合简表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双唇音b、p、m √√ 只跟 u 相拼 唇齿音f √舌尖中音d、t √√√ n、l √舌面前音j、q、x √√舌面后音g、k、h √√舌尖前音z、c、s √√舌尖后音zh、ch、sh √√零声母√√√√※:√表示全部或局部声韵能相拼,空白表示不能相拼从韵母出发可以得出声韵拼合的几条规律:1. “o”只拼双唇音和唇齿音声母,而“uo”却不能同双唇音或唇齿音声母相拼2. “ong”必须与辅音声母相拼, “ueng”不能有辅音声母3. -i [ ?]只拼“ z c s”-i [?]只拼“ zh ch sh r”且都没有零声母音节4. “er”韵母不与辅音声母相拼,只有零声母音节【音节拼写规则】(一)隔音字母y、w 的用法1. 齐齿呼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如果i 不是韵腹,就把i 改为 y:ia→ya ie→ ye ,/ 如果 i 是韵腹,则y + i 2. 合口呼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如果u 是韵头,就把u 改成 w:ua→wa uo→wo ,/ 如果 u 是韵腹,则w + u 3. 撮口呼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不论ü是韵头还是韵腹,一律y + ü(去两点)(二)隔音符号的用法“a、o、 e”开头的字音连接在其它字音后面时,如果字音的界限发生混淆,则用“’ ”如: xi’ an 西安(三)省写1. iou,uei,uen前面加辅音声母时,省写为:iou → iu uei → ui uen → un 2. ü与 n、l 以外的声母相拼时都省写两点3. ê前后与 i、ü相拼时,省写为“ e”如ie、ue、ei、uei (四)标调法:a 母出现莫放过,没有a 母找 e、o。
iu、ui 两韵标在后, i 上标调把点抹※ 音节结构分析1. zh、ch、sh、ng、er 是两个字母表示一个因素,不能再切分2. y、w 不是声母当y、w 出现在一个音节的开头时,这个音节一定是零声母,应正确地先写出韵母原形再分析3. 省略的要补出 iu、ui、un 省略的韵腹要还原;与n、l 以外的声母相拼的撮口呼韵母要还原ü头上两点被标调的 i 要还原头上的点4. ie、ue、ei、uei 的韵腹 e实际上是ê,iong 的韵腹 io 实际上是ü,ong 开头的 o 和 ao、iao 末尾的 o 实际是 u 5. i 代表三个音素,i[i] -i[ 前] -i[ 后] 短横不能省八、音变【变调】有些音节的声调在语流中连着念会起一定的变化,与单念时调值不同,这种声调的变化叫做变调(一)上声的变调(上连上,前35;上非上,前21;句末仍读214)韵 母声 母5 1. 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变35 (214 + 214 → 35 + 214)上声与轻声相连:a. 214 + 轻声 → 35 + 轻声b. 214 + 轻声 → 21+ 轻声2. 三个上声相连a. 双单格:前两个音节语义紧凑,语义停顿在第二个音节后,(214 + 214)+214 → 35 + 35 + 214 b. 单双格:后两个音节语义紧凑,语义停顿在第一个音节后,214 +(214 + 214) → 21 + 35 + 214 3. 在平声、去声的前面,214 → 21 4. 三个以上的上声字相连时,根据词语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紧密度划分出语义停顿后再根据上述规律进行变调(二) “一、不”的变调1. “一、不”单念、词句末尾、以及“一”在序数中,声调不变2. 55 → 35 + 去声3. “一”:55 → 51 + 平声、上声,“不”仍读51 4. “一、不”嵌在相同动词中间,读轻声5. “不”在可能补语中读轻声:来不了(三) “七、八”在去声前调值可以变35,也可不变【轻声】因语流音变而形成的又轻又短的调子统称为轻声(阴平后面念半低,阳平后面念中音,上声后面念半高,去声后面念低音)1. 助词“的、地、得、着、了、过”语气词“吧、嘛、呢、啊”2. 部分重叠词的后一音节3. 双音动词重叠式ABAB 的第二、四音节4. 后缀“子、头、们”等5. 表示方位的词或语素读轻声, 上、里、边、面6. 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来、去、起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