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非关税壁垒概述(共65页)

千****8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97MB
约64页
文档ID:209982271
非关税壁垒概述(共65页)_第1页
1/64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1第9章进口保护政策 :非关税壁垒 本章主要内容: 分析非关税贸易保护政策所造成的经济后果; 分析影响贸易的国内产业政策、消费政策和其它经济政策通过对本国生产和消费的影响来间接影响贸易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非关税壁垒的概念、产生、主要种类、主要内容,掌握非关税措施的最新发展动态及其作用与影响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讨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非关税壁垒的特点、进口配额制,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新贸易壁垒第9章 非关税壁垒 一、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s,NTBs)的含义 是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与关税壁垒相对而言,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新形式二、非关税壁垒的产生1、摆脱经济危机2、应对关税下降3、生态健康需要4、世贸组织允许三、非关税壁垒的特点 第一节 非关税壁垒概述 1、灵活针对性; 2、隐蔽歧视性; 3、直接有效性; 4、难以应对性三、非关税壁垒的类别与前景 (一)类别 1、控制数量型; 2、保证质量型; 3、保护环境型; 4、其他形式型 其他形式:无损健康型其他形式:无损健康型 维护权益型维护权益型经济发展型经济发展型 自然环境型自然环境型 社会责任型社会责任型(二)前途 1、控制数量型的要逐步取消; 2、其他形式的要予以规范!非关税壁垒 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种种措施。

非关税壁垒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大类 直接的关税壁垒是由进口国直接对进口商品数量和金额加以限制或迫使出口国直接限制商品出口,如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和自动出口限制等 间接的关税壁垒是对进口商品制订严格的条例,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如进口押金制、进口最低限价、繁苛的技术标准、卫生安全检验和包装、标签规定等关税与非关税的比较 关税:法律制度 政府间商定 非关税:政府行政部门制定 更灵活 关税:公开,便于国际比较 非关税:不公开常变化,不便比较 更隐蔽 非关税往往针对特定的商品和国家,更有针对性如美国历史上曾限制直径小于2.5英寸的西红柿进口,主要针对墨西哥2001年日本限制大葱、香菇和灯心草的进口,主要针对中国非关税壁垒的特点:(1)与关税壁垒比较起来更具有隐蔽性;(2)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3)具有差别性和歧视性;(4)更能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一、进口配额制指一国政府对一定时期内某些商品的进口,在数量或金额上规定一个限额,限额以内的准予进口,超过限额的则不准进口;或征收较高关税甚至罚款,关税税额之高使进口商难以承受,实际上起到禁止进口的作用在纺织品贸易上表现最为突出一)绝对配额(二)关税配额又都可分为全球配额和关税配额二、“自动”出口配额制三、进口许可证制控制数量的非关税壁垒四、五、六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种类 (一)进口配额制 进口配额又称进口限额,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 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

进口配额主要有以下两种: 1、绝对配额 绝对配额:是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 规定一个最高数额 绝对配额在实施中又有以下两种方式: (1)全球配额 (2)国别配额 分为自主配额和协议配额 2、关税配额 关税配额:是对商品的进口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在一定时期 内,在规定的关税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 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 高的关税或附加税 2005年9月,因原先配额用尽而积压在欧盟各港口的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和服装总数达8700万件(套) 中国出口欧盟的纺织品一直都要受配额的制约纺织品要出口欧盟,首先得有配额,要取得配额就必须靠招投标,企业中标后方能取得配额没有配额,企业就不能出口,若要出口,就不得不花高价从有配额的企业中购买配额 2008年1月1日起输往欧盟纺织品将不再有配额限制 :可以这样看最后谈判的结果,就总体数量而言,共增加了1.87亿件,其中中方负担了4350万件,在总量中占23%;欧盟承担了14418万件,占总量的77%欧方的量是三个数相加,第一是8700万的一半,即4350万件;第二是欧方超发的8000多万件;第三是在途的2000多万件。

因此,看这次谈判确定的原则和结果,不论总量还是细节,都是比较公平的 后配额时代一种说法:中国的纺织品出口配额一直都有,但是在中国加入WTO后有一段时间不需要配额,大约半年,所以,这段时间之前,叫前配额时代,之后叫后配额时代1986年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逐步废止多种纤维协定(MFT),将纺织品与服装贸易纳入GATT体系的纺织品与服装协议(ATC)规定根据ATC第2条第6、8款规定,在1995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的过渡期内,进口方将分三个阶段逐步取消所有数量限制,最终实现纺织品贸易自由化即从2005年起,纺织业将迎来“无配额时代”二种说法:年全球纺织品贸易实现一体化,但就在2005年的春天,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却遭遇“寒流”,2005年4月4日,美国纺织品协定执行委员会宣布对三类中国纺织品启动设限程序;4月6日,欧盟委员会公布对中国纺织服装类产品实施“特保”措施的方针;法国行业组织也要求政府就中国纺织品进口增加采取“紧急保护措施”称之为后配额时代!现实中的VER :日本汽车出口w1979年,石油价格急涨和暂时汽油短缺使美国需求转向小型车,日本厂生产商进入美国市场美国产量下滑,国内强大政治力量要求保护美国汽车工业。

w既实行保护主义,又不违反GATT,使罗纳德里根陷入窘境乔治布什(当时副总统)提出建议:“我们全力支持自由企业精神,但如果日本人宣布不用我们要求他们就可以自愿地减少对美国的汽车出口,我想我们当中不会有人反对吧w日本外相被带入椭圆型办公室进行了一次短暂会谈w日本同意了, “自愿”地限制向美国出口汽车的数量w1981年,第一份协议,日本“自愿”将对美汽车出口从1980年180万辆降到每年不超过168万辆1984-1985年修正到185万辆1985年美国允许日本不再执行这一协议w为避免与美国贸易摩擦,1986-1991年日本“自愿”地将对美国汽车出口限制在230万辆,以后为165万辆w目前,VER较流行越来越多的配额采用VER方式欧盟对中国农产品进口及美国、日本、芬兰、挪威等国对中国纺织品进口都实行VER政策多边纤维协议进口许可证(import licence) 进口许可证是指进口国家规定某些商品进口必须事先领取许可证,才可进口,否则一律不准进口 按许可证有无限制,可分为公开一般许可证和特种进口许可证 (1)公开一般许可证(open general licence):它对进口国别或地区没有限制,凡列明属于公开一般许可证的商品,进口商只要填写此证,即可获准进口。

(2)特种进口许可证(specific licence):进口商必须向政府有关当局提出申请,经政府有关当局逐笔审查批准后才能进口 指为实施进口许可证制度需向有关行政部门递交申请书或其他文件(为了海关目的的要求除外),作为进口到该进口方海关管辖地区的先决条件的行政程序发放进口许可证是实行进口许可证制度的一种措施是进口获得批准的证明文件之一 进口许可证分为自动许可证和非自动许可证自动许可证不限制商品进口,设立的目的也不是对付外来竞争,它的主要作用是进行进口统计非自动许可证是须经主管行政当局个案审批才能取得的进口许可证,主要适用于需要严格数量质量控制的商品非自动许可证的作用有:管制配额项下商品的进口;连接外汇管制的进口管制;连接技术或卫生检疫管制的进口管制只有取得配额、取得外汇或者通过技术检查和卫生检疫,才能取得许可进口许可证极易被乱用而成为贸易壁垒 根据进口许可证和进口配额的关系,进口许可证可分为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和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 (3)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即先规定有关商品的配额,然后在配额的限度内根据商人申请发放许可证 (4)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主要根据临时的政治的或经济的需要发放。

外汇管制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外汇管制指一国政府对居民在经常项目下的外汇买卖和国际结算进行限制广义的外汇管制指一国政府对居民和非居民的涉及外汇流入和流出的活动进行限制性管理 一.对出口外汇收入的管制 在出口外汇管制中,最严格的规定是出口商必须把全部外汇收按官方汇率结售给指定银行出口商在申请出口许可证时,要填明出口商品的价格、数量、结算货币、支付方式和支付期限,并交验信用证 二.对进口外汇的管制 对进口外汇的管制通常表现为进口商只有得到管汇当局的批准,才能在指定银行购买一定数量的外汇管汇当局根据进口许可证决定是否批准进口商的买汇申请有些国家将进口批汇手续与进口许可证的颁发同时办理 三.对非贸易外汇的管制 对非贸易外汇收入的管制类似于对出口外汇收入的管制,即规定有关单位或个人必须把全部或部分外汇收支按官方汇率结售给指定银行 外汇管制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国际货币制度陷于崩溃,美、法、德、意等参战国都发生了巨额的国际收支逆差,本币对外汇率剧烈波动,大量资本外逃为集中外汇资财进行战争,减缓汇率波动及防止该国资本外流, 各参战国在战时都取消了外汇的自由买卖,禁止黄金输出,实行了外汇管制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时期,很多在战后取消外汇管制的国家又重新实行外汇管制,一些实行金块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也纷纷实行外汇管制。

1930年土耳其首先实行外汇管制,1932年,德国、意大利、奥地利、丹麦、阿根廷等20多个国家也相继实行了外汇管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参战国立即实行全面严格的外汇管制1940年,在100个国家和地区中,只有11个国家没有正式实行外汇管制,外汇管制范围也比以前更为广泛战后初期,西欧各国基于普遍存在的“美元荒”等原因,继续实行外汇管制50年代后期,西欧各国经济有所恢复,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从1958年开始,各国不同程度地恢复了货币自由兑换,并对国际贸易收支解除外汇管制,但对其他项目的外汇管制仍维持不变1961年,大部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员国表示承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8条所规定的义务,即避免外汇限制而实行货币自由兑换但时至90年代,绝大多数国家仍在不同程度上实行外汇管制,即使名义上完全取消了外汇管制的国家,仍时常对居民的非贸易收支或非居民的资本项目收支实行间接的限制 通关环节壁垒通关环节壁垒通常表现在:进口国有关当局在进口商办理通关手续时,要求提供非常复杂或难以获得的资料,甚至商业秘密资料,从而增加进口产品的成本,影响产品顺利进入进口国市场;通关程序耗时冗长,使得应季的进口产品(如应季服装、农产品等)失去贸易机会;对进口产品征收不合理的海关税费。

如拉美一些国家海关对我国一部分进口产品实施海关最低限价其做法是海关对某些进口产品规定最低价格,凡是低于海关规定的最低价格的进口商品,进口商必须提供价格证明或补交差价部分的税款这种做法构成了通关环节壁垒,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我国出口企业的利益 土耳其2004年4月,土耳其海关设立“红色通道”,专门用于检查来自中国的28类商品,并对部分商品进行“二次检查”土耳其海关还大幅提高开箱检查比例土耳其海关人员在检查中国商品时经常出现故意部分卸货、拒绝当场检查等情况,以此拖延通关时间,增加进口商成本2004年,土耳其对多种中国产品以设定“最低价格”的方式实施通关限制,凡申报价格单价低于“最低价格”的商品不得清关2004年,土耳其海关对扬声器、榨汁机、玩具和刷子等产品以设定数量限制的方式实行进口数量监管2005年,土耳其海关实施进口监管的方式的进口产品新增了15类而对于某个产品实施进口监管的有关决定由外贸署进口总司做出,但没有相关细化的评估规则,存在一定的随意性2005年中国上述15类产品对土耳其出口金额约为9000万美元 对外贸易垄断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对某些商品或全部商品由国家指定的机构和组织集中管理、集中经营。

平时,西方发达国家进出口的垄断主要集中在少数商品上,如军火、烟酒和粮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