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好用活土地政策,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目 录,一、目前小城镇土地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二、做好小城镇建设土地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 三、做好小城镇建设土地管理工作的具体路径; 四、推进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促进镇乡全域统筹发展一、问题与困难,1.小城镇规划起点不高,引领作用不强 (1)土地规划用地布局和结构存在问题 (2)镇规划本身编制及实施问题; (3)与土地规划不衔接; 2.用地粗放,盲目扩张 (1)面上看,突出表现在供需矛盾突出、闲置浪费严重大量土地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 (2)点上看,外延式扩张,宽马路、大广场、,花园式工厂,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一、问题与困难,3.用地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低 主要表现在各项 控制指标执行不严肃,随意性大建制镇属于 “城市”的范畴,其规划指标一般参照城市执行我省某些小城镇用地中,居住用地约占60%,公共设施用地约占9%,道路用地约占1l%,绿地约占2%,明显不合理 4.布局散乱,用地浪费 工业企业选址布局不集中,甚至零星分散,道路及其他配套占用大量土地城镇内行政、部分工业、仓储用地仍占据黄金地段:行政办公、居住用地混为一体,很多事业单位呈现前办公后居住的态势,土地利用效率低下,集约化程度不高。
一、问题与困难,5.小城镇建设用地秩序不规范,违法用地时有发生 许多地区依靠各种优惠政策,尤其是士地优惠,纷纷引进各类企业有的企业大规模进驻,盲目铺摊子、上项目,不考虑其规划和建设水平的高低,土地任其粗放利用,不加节制,导致大量优质农田被蚕食 一些地方非法批地、未批先用、批甲占乙情况时有发生,企业和个人非法占地、以租代征等现象屡屡发生,引发大量信访、复议、诉讼案一、问题与困难,6.建设用地指标持续紧张,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7.土地征收工作推进难实施难,土地获批周期长、困难多 农民意愿、征地费用尤其是社保费用、项目及征地审批流程等二、做好小城镇建设土地 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 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以保护耕地为前提,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主线,以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为目标,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强化规划管理和用途管制,建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长效机制,有效促进城乡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走出一条以人为本、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四化同步的具有四川特色的新型小城镇建设路子。
二、做好小城镇建设土地 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二)主要目标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科学配置城乡、区域、产业发展用地,严格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不断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逐步建立节约、高效、绿色的土地资源利用体系,形成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的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使城镇布局和形态进一步优化,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城镇发展产业支撑水平进一步提升,城镇发展的现代农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城镇化质量进一步提高8,(三)基本思路: 以国土规划为统领,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调控作用和刚性效力,加强相关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 按照严守底线、调整结构、深化改革的思路,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 坚守耕地红线,量质并重 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减少工业用地,适当增加生活用地特别是居住用地,切实保护耕地、园地、菜地等农业空间,划定生态红线 按照守住底线、试点先行的原则稳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二、做好小城镇建设土地 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基本思路是对新型城镇化要求的具体落实。
三、做好小城镇建设土地 管理工作的具体路径,,,三、做好小城镇建设土地 管理工作的具体路径,,(一)科学编制镇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小城镇用地布局,1.全力做好土地规划调整完善工作 充分利用土地规划调整完善契机,明确小城镇国土空间开发战略,统筹谋划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做好土地资源承载能力与城镇化目标、模式和空间格局的协调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综合考虑当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规划剩余空间和重大项目布局情况 省级国土资源部门要统筹考虑城乡区域用地布局,合理安排各类各业用地,特别是扶贫开发用地,三、做好小城镇建设土地 管理工作的具体路径,(1)土地规划调整完善背景资料: 2013年12月,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关于第二次土地调查主要情况的汇报》中明确要求:依据二次调查成果数据,适时调整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建设用地规划规模等,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 中期评估结果显示,全国和我省部分区域的规划目标,难以满足“十三五”发展和稳增长等战略的需求,迫切需要进行调整完善三、做好小城镇建设土地 管理工作的具体路径,四川情况: 一是“二调”后全省耕地面积增加77.39万公顷。
二是“二调”衔接不充分全省建设用地总规模“二调”增加了24973公顷对13个“二调”后建设用地增加的市(州)进行了衔接,8个“二调”后建设用地减少的市(州)未做衔接 三是截止2014年末,乐山市、广安市、凉山州等11个市州已超过“二调”衔接后的建设用地规模目标14,三、做好小城镇建设土地 管理工作的具体路径,以2014年作为评估基期,更新省规划中期评估成果,重点评估了规划指标执行情况 2016年7月—10月,拟定规划调整完善方案,征求各厅局意见 2016年10月31日省政府审议通过《四川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调整方案》 目前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和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三项主要指标,已下达各市州,很快分解下达县、乡镇2)土地规划调整完善工作进展,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和《省规划》中期评估成果,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相关规划,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继续加强和规范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二、总体要求——调整目的,(3)土地利用规划调整目的,17,土地规划调整主要任务: 坚守耕地保护红线。
合理调整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确保布局总体稳定、质量有提高 严格建设用地总量控制适当调整建设用地规模,保障“十三五”稳增长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 科学保障生态用地需求有计划有步骤安排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还湿,进一步突出对生态空间的保护和管理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将城市周边、道路沿线和平原坝区的优质耕地优先划入基本农田;优化区域、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科学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空间,引导人口和产业合理集聚三、做好小城镇建设土地 管理工作的具体路径,18,土地规划调整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绿色发展,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强化规划管理和用途管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三、做好小城镇建设土地 管理工作的具体路径,19,土地规划调整主要原则: 总体稳定、局部微调。
坚持《省规划》确定的指导原则、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基本不变,继续实施《省规划》确定的土地分区引导原则、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规划实施管理制度局部调整完善《省规划》,增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优化建设用地布局三、做好小城镇建设土地 管理工作的具体路径,20,应保尽保、量质并重坚持耕地数量质量保护并重,确保实有耕地面积基本稳定、质量逐步提高对二次调查查明增加的耕地,除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纳入生态退耕规划和根据相关规划需要占用的以外,均予以保护;优质耕地除实施国家、省重大发展战略、“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难以避让的以外,均划入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三、做好小城镇建设土地 管理工作的具体路径,21,节约集约、优化结构按照坚定不移地推进节约用地的总要求,遏制建设用地过度外延扩张,有效控制建设用地总量;统筹建设用地增量与存量,合理调整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降低工业用地比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适当增加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保障新型城镇化用地需求三、做好小城镇建设土地 管理工作的具体路径,22,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重点做好耕地和基本农田调整、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制定完善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影响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和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三、做好小城镇建设土地 管理工作的具体路径,23,加强协调、充分衔接强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生产力、交通布局等专项规划的协调,做好其对下级规划的控制,完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三、做好小城镇建设土地 管理工作的具体路径,24,土地规划调整内容 耕地保有量调整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调整 建设用地规模调整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优化,三、做好小城镇建设土地 管理工作的具体路径,2.加强重点镇建设用地边界管控 划定“三条红线”,探索市、县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环保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多规合一”,构建城乡一体的土地用途管制“一张图”严格划定并落实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扩展边界和禁止建设边界,防止城镇发展单纯走摊大饼式外延扩张路子 案例:宜宾市“多规合一”试点,三、做好小城镇建设土地管理工作的具体路径,,三、做好小城镇建设土地管理工作的具体路径,3.合理布局工业园区和城镇发展区 推进重点镇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和农用地向规模化集中三集中) 开展国土综合整治活动,调整和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合理安排村庄、城镇、基础设施、产业等用地,保护自然人文景观及生态环境。
土地整理/增减挂钩) 加强城乡结合部用地管理,拓展城市生态开敞空间三、做好小城镇建设土地管理工作的具体路径,(二)严格保护耕地,夯实城镇化发展的现代农业基础,1.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引导建设用地少占或不占耕地,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向不减少耕地以至增加耕地的方向发展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严守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大理海东山地城市开发建设现场,利用荒山荒坡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大理海西基本农田保护现场,大理市创新机制、多措并举、切实保护海西耕地三、做好小城镇建设土地管理工作的具体路径,2.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 制订鼓励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保护的优惠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开展耕地保护基金制度试点3.推进耕地建设性保护积极开展以农田整理为重点的农村土地整治,实施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大力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鼓励社会投资参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开展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直接参与土地整治的试点工作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理项目,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秭归县脐橙郭家坝镇,集生态保护、观光于一体,,三、做好小城镇建设土地管理工作的具体路径,(三)完善节约集约用地机制,助推重点镇发展,1.盘活现有城镇建设用地。
清理、处置闲置土地开展对现有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评价以及闲置地和低效用地的清查工作,出台激励政策,加大对闲置地的处置力度,优先开发利用废弃地、空闲地和低效用地 稳步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推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做好小城镇建设土地管理工作的具体路径,2.严格土地使用标准 建设项目设计、施工和建设用地审批必须严格执行用地标准,对超标准用地的,核减用地面积 3.落实节约集约用地约束机制 严格实行建设项目准入标准,严格执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