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摘要 本文将从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敷料、固定方法两个方面进行综述,探讨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现状,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关键词 留置针;固定敷料;固定方法;护理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主要用于长期输液、老年人、婴幼儿及血管穿刺困难人群,可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确保患者输液安全[1-2]与一次性头皮钢针相比,外周静脉留置针具有留置时间长、减少静脉穿刺次数与创伤、套管柔软减少血管刺激、患者舒适度高等优点[3]王春立等[4]的研究显示,我国住院儿童患者静脉输液工具以外周置针为主,占87.94%,中心静脉导管占8.93%,头皮钢针占3.13%张静等[5]的研究表明,小儿外周留置针的使用既提高了静脉治疗的护理质量,又减轻患儿的痛苦和护士的工作量虽然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率高,但其使用过程中也存在各种问题主要包括儿科患者年龄阶段跨度较大,静脉治疗的护理特点不一;儿童外周静脉不宜触摸,穿刺难度大[6];且患儿喜动、出汗,其活动度、活动频率较高,易弄脏、弄脱留置针,留置针内回血较多,生理盐水封管后易堵管;移位、部分脱出易致外渗;棉板、纸板及固定的胶布脏污增加感染机会;穿刺的疼痛和恐惧使患儿不配合、好奇、拔针或拔肝素帽玩;固定方法不当,皮肤娇嫩,频繁活动,易致压伤等。
以上多种因素易致并发症发生率增高,使儿童急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短于平均留置时间,风险指数高[7]外周静脉留置针的反复拔插和并发症的发生不仅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和恐惧心理,也增加了住院费用,影响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导致护士穿刺操作中压力增加,穿刺成功率降低而外周静脉留置针敷贴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8],采取不同的固定敷料和固定方法,静脉炎、脱落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不尽相同[9]本文将从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敷料、固定方法各方面现况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1 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敷料1.1 3M敷料3M敷料是一种无菌的半通透性透明黏性敷料,材质柔软,黏性稳定,可迅速排出湿气,透气性佳,可以与皮肤紧密贴合,无明显异物感而且致敏性低,它具有防水性,能够更好地保护局部皮肤特别是穿刺点的清洁干燥,且撕除时由于敷料采用不含天然乳胶的胶粘剂,没有胶质残留,容易揭除[10]此敷料由于可以满足妥善固定和清晰观察的双重要求而成为固定穿刺部位的主要无菌工具[11]王春立等[4]的研究显示,外周静脉输液患儿留置针使用透明敷料者占 93.49%,其他敷料占 6.51%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无菌透明敷料为3M透明敷料。
1.2 水胶体敷料水胶体敷料主要由亲水性颗粒与疏水聚合物组成的凝胶敷料,外层为多聚脲脂泡沫的防水塑料层,内层为具有黏性的亲水胶体聚合物,对皮肤无不良刺激[12]因其透气不透水特性,并能吸收渗液,保持穿刺部位干燥,从而减少穿刺点感染的机会,可用于静脉导管或留置针的固定,同时,水胶体也是一种理想的婴幼儿敷料, 它可以在局部形成张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减轻药物引起的疼痛,积极有效的保护血管[13]叶春霞等[14]的研究显示,水胶体敷料较普通透明敷料能够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减轻新生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唐云飞等[15]的研究结果显示,水胶体透明敷料能有效预防新生儿葡萄糖酸钙静脉炎,且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为新生儿的临床安全输液提供实用的护理保障黄湘晖等[16]的研究证实,留置针穿刺后使用水胶体覆盖能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降低静脉炎发生率相比于水胶体敷料,无菌透明敷料存在易卷边脱落、导管出口红肿、局部皮肤过敏等问题[17]而水胶体敷料不仅对皮肤无刺激,还能保护血管,预防静脉炎,在留置针使用期间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可推荐在预防留置针静脉炎时使用1.3 泡沫敷料泡沫敷料由无菌聚氨酯泡沫、水胶体粘胶组成,为渗出较多、创面较深的伤口,以及烧伤、供皮区等创面提供湿润环境,促进伤口愈合[18]。
泡沫敷料贴合面具有自粘性,吸水性强,材质具有抗过敏性柔韧性和透气性极好[19]侯丽英[20]的研究显示,输液渗出病人渗出部位用薄型泡沫敷料贴敷治疗皮肤肿痛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提高病人的满意度黄朵等[21]的研究显示,将薄型泡沫敷料用作大面积表皮剥脱重症药疹病人留置针敷贴能有效降低药物渗漏、静脉炎等留置针输液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敷贴对皮肤的刺激与伤害,延长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减轻病人因皮肤破溃致疼痛的巨大心理压力,使病人舒适满意度提高1.4 改良有边无菌敷料改良有边无菌敷料分为两层:下层为透明聚氨酯薄膜,上层为网格聚氨酯敷料网格聚氨酯敷料用无菌剪刀修剪小号无菌聚氨酯敷料中心部分,作为透明聚氨酯薄膜的有边部分修剪要求如下:①使用无菌换药剪修剪中心部分,形状可以根据患儿的喜好,要求充分暴露穿刺点②边缘超过透明聚氨酯薄膜的边缘,牢固粘贴在透明聚氨酯敷料的周围,避免透明聚氨酯薄膜卷边此敷料避免了透明敷料卷边的现象,降低了小儿意外拔管的发生风险[8]此有边敷料可延长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降低意外拔管发生率,可在临床应用但此敷料分为上下两层,且需要修剪,临床工作中会增加护士工作量2 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2.1 U型固定 U型固定是根据U型连通器的原理,保持容器中的液面相平,可以减少静脉回血,防止导管发生堵塞[22]。
新生儿留置针留置过程中,采用U型固定法能大大降低留置针意外脱落、减少留置针留置过程中堵管、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留置针留置过程中回血、延长留置时间[23]目前,临床上固定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方法多采用U型固定,此法简单易行,固定牢固,固定时延长管呈U型,能减少留置针导管内回血,在临床工作中非常实用2.2 直式固定护士在选择前臂中上段血管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时,为方便操作常采取直式固定采用U型固定存在弊端:增加脱管机率、容易发生折叠、操作时需卷起衣袖等与U型固定相比,直式固定不需将衣袖卷折很高便可充分暴露肝素帽,便于头皮针与肝素帽连接,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增加患者舒适度;减少卷折衣袖时牵拉留置针而增加脱管率及对血管内皮的损伤;不会由于反复卷折衣物带来的摩擦而造成透明敷贴卷边等[24]当注射部位选择前臂中上段时,推荐采用直式固定,可降低留置针脱管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护士工作量,且简单易行2.3 加固固定 2.3.1 弹力绷带辅助固定采用自黏性弹力绷带,操作护士用弹力绷带包住留置针,宽度与3M透明敷贴上下平齐,固定圈数以2~3圈为宜,肝素帽留于弹力绷带外面,包扎时注意松紧度,手部固定者协助患儿手部自然放松,以防患儿手部蜷缩而受压,使用弹力绷带能有效降低婴幼儿的意外拔管率[25]。
李雪芬等[26]研究显示,自粘弹力绷带固定静脉留置针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了体外导管与穿刺部位摩擦移动的概率,减少了对静脉内膜的机械性损伤,起到了保护血管、安全留置的作用在临床使用弹力绷带固定效果好,松紧度强,透气性好,具有一定的粘性,且使用简单,可以随意贴合,适用于小儿患者,但弹力绷带不易于观察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点情况,使用时需多巡视2.3.2 棉袜辅助固定采用棉袜保护套,准备单色幼儿棉袜,剪去棉袜的趾端,以方便暴露手指及足趾,并利于上下翻转手部棉袜保护套,选择手背静脉及桡静脉为穿刺部位,即在棉袜的足跟部剪一长约1.5cm开口,方向与棉袜趾端开口平行,将棉袜套入患儿手部,并使大拇指从开口处插入,使其呈手套状,将留置针整体包裹于保护套内;足部棉袜保护套,选择大隐静脉为穿刺部位,即在棉袜近内踝处剪一约2.0cm开口,将棉袜套入足部,使穿刺点暴露在开口处;选择足背静脉为穿刺部位,即将剪去趾端的棉袜直接套入足部,将留置针整体包裹于保护套内棉袜弹性好,又有一定的透气性、舒适性,不会导致患儿肢体血液循环障碍,松紧度可根据患儿手脚的大小选择不同型号的棉袜来调节,使用自黏性弹力绷带,绷带过紧较易阻断血液循环,引起肢体肿胀,过松又达不到固定效果[27]。
棉袜不仅柔软透气,而且此材料较常见,使用棉袜辅助固定能有效阻止小儿意外拔管,但此法只适用于穿刺部位在手背静脉、桡静脉及大隐静脉,临床上可视实际情况具体使用2.4 改良固定留置针穿刺成功后首先在针梗下垫无菌棉片,避免针梗与皮肤的直接接触,扩大了局部皮肤对针梗的支撑面积,减少了针梗对局部皮肤的垂直压力,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28]李莉等[29]研究显示,将棉垫贴于软管座、针翼、肝素帽下面,避免和皮肤直接接触和摩擦,减轻对皮肤的压迫,增加透气性,保护了新生儿皮肤,提高了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两种方法均避免了留置针与皮肤的直接接触,能有效地保护患者的皮肤,且简单易行,推荐临床广泛应用3 小结 外周静脉留置针已被广泛应用于小儿静脉输液治疗中,但由于小儿敏感、好动等特性,给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增加了一定难度,如何正确选择固定敷料,如何有效固定留置针成为护理人员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现已有大量研究报道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常见的固定方法,关于不同固定敷料亦有大量研究,但是现有的研结果尚未达成共识,何种固定敷料以及何种固定方式更具有优越性,尚无统一定论,尚需今后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加以验证参 考 文 献1. 张含.留置针敷贴在放疗患者皮肤保护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8,3(24):98-99. [2]董艳平,徐宝,吴金防,等.自制改良静脉留置针敷贴在神经外科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效果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护士,2019,26(21):125-127.[3]钟玉凤,许丽春.成人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敷料与固定方式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17):1576-1579.[4]王春立,吴旭红,谢鑑辉,等.住院患儿静脉输液工具使用及留置现况的调查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1):16-20.[5]张静,何淑贞,靳爱,等.106例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J].护理研究,2016,30(12):1533-1534.[6]吴心怡,白志媛,徐洋,等.三级儿童专科医院住院患儿外周留置针应用现状及其并发症风险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1):21-25.[7]彭红,李梅,彭巧丽,等.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在儿童急诊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19):1783-1786.[8]虞露艳,应燕,王秋月,等.小儿外周静脉导管敷贴固定和更换的最佳证据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9,54(3):356-362.[9]钟玉凤,许丽春.成人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敷料与固定方式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17):1576-1579.[10]赵爽,曲鑫,梁媛媛,等.急救躁动患者使用两种透明敷料固定静脉留置针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22):1692-1695.[11]郭金玉,杨洁,周颖,等.留置针在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0):1240-1244.[12]王颖,宋宇,张羽.水胶体敷料在神经内科压疮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4):3377-3378.[13]石妍,张慧瑛,管启云.水胶体敷料在临床伤口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学报,2016,23(22):36-39.[14]叶春霞,杨阳,张洋.水胶体敷料贴敷防治新生儿静脉炎疗效的中文文献Meta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0,12(S2):35-38.[15]唐云飞,赵菲菲,居佳.水胶体透明敷料预防新生儿葡萄糖酸钙静脉炎的效果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5(20):74-7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