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公文写作格式常见公文写作格式: 一、概论 公文特点: 有法定作者制发 具有法定的现行执行效用 规范的文体、结构、格式; 需要履行法定程序 行为关系: 上行文(请示) 平行文(函) 下行文(指示、决定、通知、批复) 二、公文格式 (一)眉首部分: 1.流水号(左上角) 2.保密等级(右上角):“绝密”、“机密”、“秘密” 紧急程度(右上角):“特急”、“急” 3.文头(红头) 4. 发文字号:机关代字、年份、序号,如吉政发【20xx】1号 综合部门用发、业务部门用字 5.签发人(只用于上行文) ------------------ (二)主体部分: 6.公文标题(发文机关+主要内容+文种) 7.主送机关:(下行文主送是多个) 8.正文 9.附件 10.落款,即发文机关名称 11.成文时间 12.印章或签署(骑年盖月) 13.附注 (三)版记部分 14.主题词:为办公自动化(有主题词表,有文种) 15.抄送机关(不分级) 16.印发机关(左下角) 17.印发时间(右下角) 三、行文规则 联合行文要求 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可联合行文; 政府与同级党委和军队机关; 政府部门与相应的党组织和军队机关; 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确定成文日期的原则: 机关领导人或秘书长、办公厅(室)主任签发的,以签发日期为准 联合行文时,以最后一个机关签字日期为准 须经会议讨论通过的,以通过日期为准 须经上级机关或立法机关批准的,以批准日期为准 四、主要文种 (一)命令(下行文) 1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吉林省人民政府令》2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戒严的命令》 3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嘉奖令》 (二)决定(下行文) 1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 2奖惩单位及人员《模范个人称号的决定》 3变更或撤销下级不适当的决定事项(很少) (三)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 (四)通告 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单位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五)通知(下行文) 批转下级机关公文 转发上级机关的公文 转发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 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周知或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六)通报(下行文)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七)议案(上行文) 议案的行文方向只对人大及其会 (八)报告(上行文) 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不要变成请示或意见 (九)请示(上行文) 向上级请求指示、批准 “妥否,请批复”“请指示” (十)批复(下行文) 注意协调 注意接受心理 批复的撰写和制发要及时 (十一)意见 三种行文都可。
(十二)函:平行文 (十三)会议纪要 (十四)启事:号码更改 我国法定的公布性文件包括( Bd ) A: 通知 B: 通告 C: 通报 d: 公告 可用来发布规章的文件有( AC ) A.命令B.决定C.通知d.通告 五、发文处理程序与方法 1.文稿形成 拟稿:撰拟公文文稿 会商:涉及到的机关,需征求同意或协助 核稿:交领导前,由专人进行核查 签发:领导对文稿终审核准后,批注正式定稿 按签发人身份、地位及工作程序分为:正签、代签、核签、会签 2.公文制作 注发:定稿形成后,批注缮写印发要求,使签发意见进一步具体化、技术化 缮印:制作供对外发出的公文 用印或签署:盖章或领导签名 3.公文的对外传递:分装;发出 4.处理办必公文:阅卷归档、暂存和销毁 5.公文审核重点:行文、政策、格式、文字 六、收文办理 1.公文的收受与分流 签收、外收文登记、启封、内收文登记、分办、摘编 2.办理公文: 拟办: 指具体工作人员对收文如何办理提出建议性处理意见供领导核夺 批办: 领导或部门提出处理意见不得越权批办公文 承办:具体处置公文所针对的事务和问题 注办:签注公文承办情况。
便于公文的整理和日后的查考 3.组织传阅、催办、查办 4.处置办毕公文 包括:立卷归档、清退、暂存、销毁等 七、公文归档 1永久:反映本机关主要职能活动基本历史原貌的文件 2长期(16-50年):相当长时间内需要查考的文件资料 3短期(20xx年以下):较短时间 八、公文管理 翻印 公开发布 复印 撤销:自始不产生效力 废止:自废止之日起不产生效力 清退:清理回收 销毁:碎纸机或纸浆 1.制发公文应履地的法定手续是(ABC) A: 审核 B: 会签 C: 审批 d: 承办 2.( A )是指对收文如何办理提出建议性处理意见 A. 拟办 B. 承办 C. 拟稿 d. 注办 3.为了维护正常的领导关系,具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应基本采取(A) A.逐级行文B.多级行文C.越级行文d.直接行文 发文处理程序具有很强的确定性与不可逆性,以下各阶段的先后排序应为:( A ) A.会商→核稿→注发→发出B.核稿→用印→缮印→发出 C.核稿→会商→用印→缮印d.拟稿→注发→签发→发出 4.以下活动,不属于注发流动的是:( A )A.解决图表与正文,注码与注文的衔接和页码编排问题 B.向催办部门或人员销办 C.赋予发文字号d.明确公文制作方式与发送方式 5.公文格式所具有的特点是( AC )。
A.相对稳定性B.统一性C.规范性d.权威性 19.做好签发工作的基本要求是( ACd ) A.不越权签发B.打印时,可对签发文件内容进行修改 C.必须坚持“先核后签” d.如为代签应注“代”或“代签”字样 公文的分类: 1、按照制文机关的种类划分:党务机关公文、行政机关公文、司法机关公文、军事机关公文、企事业单位公文、社会团体公文 2、按照行文方向划分:上行公文、平行公文、下行公文草拟公文前,必须弄清楚行文方向,才能确定文种、内容、措辞等 3、按照保密程度划分: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内部材料、普通公文5种 4、按照紧急程度划分:特提公文、特急公文、加急公文、平急公文、普通公文5种 “特提” 电报适用于1日内要办的紧急事项; “特急” 电报 适用于3日内要办的紧急事项; “加急” 电报 适用于5日内要办的较急事项; “平急” 电报 适用于10日内要办的稍缓事项 紧急公文中的“特急”是指:内容重要并特别紧急,已临近规定的办结时限,需特别优先传递处理的公文急件”是指:内容重要并紧急,需打破工作常规,优先传递处理的公文 5、按照使用范围划分: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
决定、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全是通用公文;司法类的公文、经济类的公文、新闻类公文、礼仪类公文、议案、提案、建议等等,属专用公文 6、按照规范性和颁发程序的规范程度、行政约束力的强弱划分:规范性公文和非规范性公文 规范性公文有13类14种: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非规范性公文:除规范性公文以外的公文常用的非规范性通用公文有调查报告、工作计划类、工作总结类、提案、建议、说明、讲话稿、简报信息、书信类、启事类、条据类、表格类、大事记等等 公文处理:收文办理指对收到公文的办理过程 包括签收、登记、审核、拟办、批办、承办、催办、反馈等程序 发文办理指以本机关名义制发公文的过程 包括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缮印、用印、登记、分发等程序 公文归档: 1、需归档公文,应当根据其相互联系、特征和保存价值立卷 2、联合办理的公文,原件由主办机关立卷归档 3、归档公文应明确保管期限,并按期向档案部门移交 4、拟制、修改和签批公文,书写及所用纸张和字迹材料必须符合存档要求 5、个人不得保存应当归档的公文。
(一)我国行政系统的通用公文文种 1.规范性文件:条例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规章不得称“条例” 2.领导指导性文件:命令(令)、决定、指示、批复、通知、通报 3.公布性文件:公告、通告 4.陈述呈请性文件:议案、请示、报告、调查报告 5.商洽性文件:函 6.会议文件:会议纪要 (二)中国共产党机关的通用公文文种 1.规范性文件:条例、规定 2.领导指导性文件: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批复 3.公布性文件:公报 4.陈述呈请性文件:报告、请示 5.商洽性文件:函 6.会议文件:会议纪要一、公文的格式 公文的格式是指组成公文的各部分文字符号在载体(纸张等)上排列的规定公文格式有较强的规范性:国家 有关机关以法规、规章、标准等形式对其加以规范 公文的格式主要是对载体的规格尺寸、载体区域划分、公文各组成部分的排列次序与编排式样、文字符号的形体及尺寸等予以规范 (一)目前我国通用公文的格式 1.公文纸一般采用国内通用的16开型,推荐采用国际标准A4型,供张贴公文的用纸幅面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 确定。
2.公文纸分为可用以书写、印刷文字、图形等符号的图文区与不允许出现任何符号的白边区两个区域,上白边和左白边应分别宽于下白边和右白边 3.所有文字符号从上至下,自左而右依次横写横排,正文的行长应与图文区宽度相等 4.左侧装订 5.在公文撰写和印制过程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标注编排均需遵循一定的规范性要求 (二)公文组成部分标注与编排的要求 1.保密等级的标注与编排 在文稿上,应根据公文实际的涉密程度,用汉字“绝密”、“机密”、“秘密”分别予以标注,并加“”, 必要时还要注明保密期限(如机密5年)在正式发出的印制本上,保密等级位于公文首页图文区左上角,一般用3号或4号黑体字印刷 2.紧急程度的标注与编排 在文稿上,根据情况分别标注“急”或“特急”在印制本上,紧急程度位于保密等级的下一行,字体字号与保密等级相同 3.文头的编排 在印刷本上,文头位于公文首页上端,约占图文区面积的1/3弱,以大号黑体字、黑变体字或标准体、宋体字套色(一般为红色,但也可根据需要用其他颜色)印制,居中排一行联合行文的公文,一个作者占一行 4.发文字号的标注与编排 文稿上,应由有关人员在注发之后,依照发文字号登记册上的式样,依次标注作者代字、置于方括号中的年份号、顺序号。
如国务院1997年第一件发文即标作:“国发〔1997〕1号”一件公文只有一个发文字号,联合行文只标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在印制本上,发文字号位于公文首页文头以下,居中如有签发人时,应居左,两者排一行常采用3号或4号仿宋体印刷发文字号下应居中印一条长100 mm的细实线 5.签发人的编排在印制本上,签发人位于发文字号的同一行,居右侧排印出“签发人”字样后空一格排出签发人的姓名,体字号与发文字号同 6.标题的标注与编排撰写文稿时,应根据有关要求正确标注标题:第一,结构要完整;第二,语意要确切;第三,文字应简练、醒 目 7.主送机关的标注与编排 在撰写文稿时,应将收受并对本文负实际办理、答复责任的机关的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或统称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