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春秋争霸教材分析 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时期春秋时期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一些政治经济实力较强的诸侯国,先后起來 争当霸主,号称“春秋五箱产大国争霸和兼并战争给人民带來种种灾难同时弱灭强存,数量逐渐减少, 加快了统一步伐战争也使我国境内各民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教学目的 I.基础知识: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的起止年代;“春秋五霸”:春秋时周王室衰微的表现:齐桓公首先称霸:晋楚争霸与城濮之战:吴越争霸2. 思想政治教育:①使学生认识一些大诸侯国之所以能够称紺,是因为实行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 改革②通过讲述勾践复国的故事,给学生以启示:要想成就大事,必须发愤努力3. 能力培养:①引导学生思考“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 ”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②帮 助学生分析“诸侯争新的作用”,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齐桓公称紺难点:诸侯称霸的实质和历史作用教学方法以讲为主的综合教学法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770年,我国经历了哪几个朝代,当时的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是什么? (学生冋答后,教师归纳并指出)前一个历史时期一夏、简、西周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确立和繁荣 时期。
下面我们将要学习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这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时 期,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时期一、周王室日益衰微1. 东周——春秋、战国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 年,因当时鲁国的编年史《春秋》而得名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道的重大申件,按年、季、月、日记录 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來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o它记录了从公元前722 年到公元前481年的历史,与一个客观的历史时期相当,故以此作为历史时期的名称春秋吋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吋期,这一特点表现在政治上就是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2. 周王室衰微(挂《春秋列国形势》图,指图讲)西周盛时,大封诸侯,王室也拥有直接管辖的‘王畿”、人口和军 队当时渭、泾、河、洛地带方约千里都是王畿王畿以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成为周天子控制全国的基地平王东迁以后,王室直辖的土地、人「1所剩无几,兵力大为减少各诸侯国渐渐不再听从天子 的命令,天子反而在政治、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用晋侯以周天子名义会诸侯和平王丧葬费乞求于鲁 国为例说明)山于周天子失去其“天下共主”的地位,天下呈群龙无首之势,一些随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起來的诸 侯国,争作天下靳主,出现了大国争霸的斗争。
3.春秋五霸春秋初期,诸侯国有100多个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战胜了,就召开各诸侯 国会议,迫使大家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霜主”先后起來争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 楚庄王,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谜同学看脚注“春秋五耕另一种说法)南方的吴和越也参加了争覇战 争五霸r之中,首先称霸的娃齐桓公二、齐桓公称綺(指《春秋列国形势》图讲述)1. 齐国的地理环境齐国在今山东北部,负山面海,有丰富的角盐资源和矿藏,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这为齐桓 公称霸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 管仲相齐实行改革(请同学看图《齐桓公和管仲》,讲述“管鲍之交”和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管仲的故事管仲受命为相后,推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改革措施首先是改革内政,实行士、农、工、商分区定 居制,使各业各有所务,安心生产,并分级设官管理其次是发展生产,利用齐国地利,设盐官煮盐,设 铁官制农具,实行鱼盐出口免征关税的政策,发展农、漁、盐、铁生产和贸易同时顺应时势,“相地而衰 征"(解释),按土地肥瘠定税赋,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再就是改革军制,组成了力人的常备军,加强 训练,增强战斗力通过改革,几年之间齐国便国富兵强。
3. “尊王攘夷”当时周天子己名存实亡,只是形式上的“共主中原混乱,周边少数民族蛮、夷、戎、狄趁机向中原 各诸侯国进攻谁能应何这种局血,就会赢得各诸侯国的拥戴齐桓公看出这一形势,采用管仲的谋略, 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尊王”而“使天下莫敢不听”,“攘夷”,以拉拢难以自卫的弱小诸侯国讲述齐桓 公助燕击山戎、遏制楚国北犯的故事)“尊王"的姿态和“攘夷”的实效使齐桓公威名大震4. 葵丘会盟(前651年)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这是他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指图中地名 葵丘),周天子也派人参加齐桓公的紺业达到顶峰,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紺主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使其认识改革是齐国富强和桓公称浙的故匝要 原因三、 晋楚争霸1. 晋文公改革晋文公是与齐桓公齐名的又一个紺主他做国君后,发展生产,整顿内政,训练军队,为确立紺主地 位奠定了基础使晋文公垠终确立祸主地位的是晋楚城濮大战2. 城濮之战那时候,楚国势力已发展到黄河流域公元前632年,晋楚双方城濮大战(指图上地名“城濮”,并让 学生看图《晋军把驾车战马蒙上虎皮猛冲楚军》,教师描述战争经过,引出“退避三舍成语〉o晋胜楚败, 晋文公成为中原紡主。
3. 楚庄王争霸中原35年后,晋楚再战,晋败楚腔,楚庄王成了中原盟主又过了 50多年,晋楚两大国平分秋色,瓜分 覇权,形成均势普楚争霸使中原饱受战争之苦四、 吴越争霸春秋末年,江南的吴国和越国(指《春秋列国形势图》讲述)也加入争霸战 争吴王阖闾任用伍子胥和杰出军事家孙武为将,一举攻破罐国都城郢楚国在 秦国帮助下才得以复国,但已失去强大霸主地位1. 吴王破楚败越正半吴军耀武扬威于楚国时,越国乘机攻陷了吴的都城,吴王阖闾也在同越军作 战中受伤而死三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被迫向吴王称臣2. 勾践灭吴越王勾践表面称克纳贡,暗中立志复国雪耻在昊国忍受屈辱三年后,被遣送冋国勾践发愤图强, 天天滋尝苦胆,以亡国之耻激励自己他积极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与百姓同tt共苦,争取人心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后,北上与晋争做新主勾践乘夫差北上会盟国内空虚之机,出兵灭吴,成为春秋 最后一个紺主吴王仓促冋师,兵败自杀,吴都为越所占伍子胥当年的话不幸言中了亮出伍子胥语 录卡:“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让学生齐读并思考:从昊越争霸的历史 过程,你可得到怎样的启示?)吴越争霸己是尾声,春秋时代宣告结束。
五、争霸战争的作用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是极其频繁的根据《春秋》一书的记载,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的 242年间,列国进行的战争就多达483次如此频繁的战争自然给劳动人民带來严匝的灾难例如楚国攻 打宋国时,宋国都城内就出现过“易子而食”的惨剧;再如晋楚邺之战时,晋军败退河西,自相砍杀,船中 的断指成捧,河水为之变色但是,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一点,把问题想深一些,从历史发展的高度來看 待春秋时期的争紺战争,我们就不难理解春秋时期的争紺战争,在客观上有着推动历史前进的积极作用 具体地说,有以下三点:第一,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春秋初期是小国林立的分裂局面,春秋结束时,所剩的诸侯国已屈指可数, 实现了区域性的统一,为以后秦的统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第二,促进了民族融合春秋以來,随着争霸战争的频繁进行,各民族的流动、迁徙空前活跃,打破 了原來的地域界限,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髙潮第三,推动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为了争霸图强,各国不得不在政治、 经济和军事上进行某些改革,这就必然加速旧制度的瓦解,为战国吋期各国的变 法开辟了道路课本上的思考题:“你能说出诸侯争霸的作用吗? ”可作讲解本目的导语,也可作讲解后的巩固提问。
4 •巩固小结根据教学冃的,“以春秋五霸简表”的形式小结木课东周时间:公元前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3东周:春秋时期-战国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尊王攘夷,成为春秋首霸* 晋文公:城濮之战打败楚军后称覇中原7 春秋五翔」楚庄王:必匚之战打败楚军后称気中原〜]吴王111:用孙武为将,打败越军称毎中原卩越王勾践:春秋时期最后一个毎主战国七雄3达标训练:)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D.春秋1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A.夏朝 B.商朝 C.西周D.秦穆公用以为相的是他的宿敌( )D.鲍叔牙( )A.齐桓公 B.宋襄公 C.晋文公 3•齐桓公即位以后,不计较个人恩怨,A.伊尹 B.姜尚 C.管仲4.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Z战D.biZ战5•城濮Z战中交战的双方是( )A•齐楚 晋楚 C•吴越 D.吴楚6. 决定楚庄王的中原霸主地位的战争是 (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D.bi之战7. 成语“一鸣惊人” “问鼎中原”显示了( )的能力和政治野心A.齐桓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D.宋襄公8. 与春秋后期越王勾践称霸有密切关系的成语典故是 ()A.退避三舍 B. —鸣惊人 C.卧薪尝胆 D.问鼎中原9. 材料解析:《史记》记载:在春秋时期的争霸中,越国曾被吴国打败。
越王勾践不忘战败 之耻,他将苦胆放在自己身边,每到吃饭时,都要尝尝胆的苦味,以激励自己 经过十年多的磨砺之后,他趁吴王北上参加会盟、国内空虚之机,大举进攻吴国 的都城越国终于灭掉了吴国,吴王夫差自杀你认为“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同历史真实有没有岀入?越王勾践的成功给我 们什么启示?拓展训练:10. 《论语》记载:“管仲相——,霸诸侯,一匡天下 “——”处指的是春秋吋期的 ( )A.齐桓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D.宋襄公11・在春秋末期,吴王阖闾改革内政,加强军队,任用著名的军事家( )为将军,使吴国实力大大增强A.管仲 孙武 C•孙膑 D.伍子胥 12.春秋时期,与齐桓公称霸中原有密切关系的政治策略是 ()A.退避三舍 B.尊王攘夷 C.卧薪尝胆D.围魏救赵13.将下面成语与对应的历史人物连线:管鲍之交齐桓公尊工攘夷楚庄王退避三舍晋文公•鸣惊人吴王阖闾问鼎中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培优训练:14. 西周时,“礼乐征伐白天子出”春秋时,“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15. 历代英明的统治者都很重视选官用人,懂得“致安之木,惟在得人”的道理请你谈谈管 仲与齐桓公称霸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