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下水资料整编规范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2KB
约3页
文档ID:502381615
地下水资料整编规范_第1页
1/3

地下水资料整编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T183-96地下水监测规范Regulation for groundwater observation1996-10-31 发布 1996-12-01 实施中华人艮共和国水利部发布主编单位:水利部水文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 利部目次1总则2井网规划与布设3测验4资料整编5地下水动态报告附录A监测井基本情况表式样及填制说明 附录B基本监测井的编码附录C地下水监测原始记载表式样及填制说明 附录D地下水监测资料整编成果表 式样及填制说明附录E地下水基本监测井(站)分布图编制说明 附加说明1总则1.0.1地下水是一项重要的水资源,特别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尤为重要地 下水是口然界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水监测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工作开展地下 水监测工作的目的是:为水利建设规划和为抗早、除涝、治碱提供设计依据;为地下水水 源地建设和管理,为地下水资源评价、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为了统一地下水监测的 技术标准,特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水利水电行业地下水监测工作中基本监测井网和统测井网的 井网规划与布设、测验、资料整编和编写地下水动态报告。

试验井网的规划与布设、测验、 资料整编和编写地下水动态报告试验井网的规划与布设、测验、资料整编和编写试验成 果报告的要求,另行制定本《规范》适用丁•我国北方地区地下水监测工作,也可供南方 地区参考1.0.3在不与本《规范》相抵触的原则下,各省(口治区、直辖市)可结合 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必要的补充规定或实施意见1.0.4与地下水监测工作有关的气象、水文、土壤含水量和含盐量等项监测,应遵守 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及规定1.0.5本《规范》的用词用语说明以及采用的各项因素的单位和取用位数的要求,按 有关规范执行1.0.6本《规范》釆用国家标准GBJ95-86《水文测验术语和符号标准》中给出的有 关术语,还应用下列术语:(1)含水层顶板,指含水层的上部界面2)含水层底板,指含水层的下部界面3) 包气带,指地表至潜水水面的地层段4) 水文地质条件,指包气带、含水层、隔水层的层次、厚度、岩性结构和特征, 乂称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5) 地下水埋深,指地下水水面至地面的距离6) 地下水过程线,指地下水水位、水量、水质、水温的监测值与监测时间的关系 曲线7) 注水试验,指向井孔内灌水,建立灌水后水位上升值与灌水量之间的关系,并 计算水文地质参数或测试井孔水位灵敏度的试验。

8) 年末差,指年末的监测值与上年同期监测值的差值2井网规划与布设2.1类型区划分、开采强度分区和井网分类2. 1.1类型区分基本类型区和特殊类型 区两种2. 1. 1. 1基本类型区划分1) 根据区域地形地貌特征,分为山丘区、平原区,称一级基本类型区2) 根据次级地形地貌特征、岩性,将山丘区分为一般基岩山区、喀斯特山区(岩 溶山区)、黄土丘陵区,将平原区分为山前倾斜平原区、冲洪积平原区、山间盆地(河谷) 平原区、黄土台塘区、沙漠平原区,称二级基本类型区2.1. 1.2特殊类型区包括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地面沉降区、海水入侵区、盐碱化区、 沙漠化区、地下水污染区等2.1. 1.3基本类型区与特殊类型区可相互包含或交义2.1.2开采强度分区按开采强度划分为超开采区、强开采区、中等开釆区和弱开采区2. 1.3井网分以 下三类:(1)基本监测井网,由重点基本监测井和普通基本监测井组成2)统测井网, 由统测井组成3)试验井网,由试验井组成2.2井网规划原则2. 2.1井网规划应在类型区划分、开采强度分区和井网分类的基础上进行2. 2.2 山前倾斜半原区、冲洪积平原区、山间盆地(河谷)平原区是井网规划的重点;山丘区、 黄土台嫄区、沙漠平原区可根据需要选择典型代表区布设井网。

2. 2.3井网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1)井网应做到平面上点、线、面结合,垂向上层次分明2)井网布设要合理, 尽可能做到一井多用3)优先选用符合条件的已有井孔4)尽可能避免部门间重复布设目的相同或相近的监测井3)应兼顾与地表水 站网的统一规划和配套监测2.3基本监测井网布设基本监测井网应包括水位基本监测井网、开采量基本监测井网、泉水流量基本监测站 网、水质基本监测井网、水温基本监测井网2. 3.1水位基本监测井网的布设应符合下 列规定:(1)水位基本监测井网由分别平行和垂直丁•地下水流向的监测线组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