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卫生室评审标准(试行)一、单项否决条款:村卫生室凡违反以下任意一条即为不达标1.业务用房40平方米以下;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无效;3.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4.执业的卫生技术人员未注册;5.不接受乡镇卫生院指导,未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6.弄虚作假套取医疗保险或新农合基金并经查证属实被处理的二、组织机构管理(50分)评价指标(1).机构设置与制度建设1使用统一村卫生室名称(乡(镇)村卫生室);2举办主体、法定代表人及主要负责人明确; 3产权清晰,职责明确;4每所村卫生室房屋建设标准为60平方米,服务人口多的可适当调增建筑面积不设病床5建有村卫生室职责、村卫生室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传染病管理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药品管理及处方制度、病历书写制度、门诊工作制度、首诊负责制、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医德教育和医德考核制度、乡村医生岗位职责等制度,并成册可用其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传染病管理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村卫生室工作制度、村卫生室药品管理及处方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乡村医生岗位职责等主要的工作制度要统一规格悬挂上墙(基本工作制度由县卫生局统一规格印制);(2).依法执业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并挂在诊断室醒目位置;2、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3、所有在本机构执业的医师、护士均已注册; 4、执业医师按照核准的诊疗科目依法执业;5、医护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1~3项为一票否决内容;(3)人员管理1、根据服务人口与范围,村卫生室人员以每千人口1—2名配置,其中至少有1名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执业证书》或《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应有专兼职防保健人员负责本村防保工作,有条件的村应配备女乡村医生(或卫生员)和1名能够开展中医药服务的乡村医生; 2、每人每年参加乡级组织业务培训至少6次、县级培训每两年至少一次;3、乡村医生统一着装,并佩带统一胸牌(当地卫生局统一组织实施);(4)信息系统建立健全村卫生室信息化管理终端,实施运转门诊登记、传染病疫情上报、计划免疫、妇幼保健、慢性病管理等12项信息系统,逐步实现乡、村一体化网络信息流通和信息共享;(5)财务管理1、做到收费有凭证、进药有票据;2、政府投入建设的设备必须建立规范的固定资产账目;3、严格执行医疗收费价格和基本药物政策,常用基本药物价格和治疗收费标准公示;(6)后勤保障管理1、房屋布局:诊断室、治疗(处置)室和药房,三室分开;业务用房与生活用房严格分开;2、药品保管:有药柜,药品摆放整齐美观。
有防鼠、防盗、防潮、防尘等设施;3、室内外环境:室内墙壁和楼顶平整光滑,白色涂料粉刷;室内地面硬化;油漆门窗并加窗纱;照明为日光灯,电线行走整齐;室外迎面墙体干净整洁,标识牌居中醒目;4、水电气物资供应等后勤保障满足村卫生室运行需要;5、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健全,职责明确一次性医疗用品及医疗废弃物按国家有关规定分类收集,密闭运送,包装物与容器标识明确;医疗废弃物暂存、运送登记完善,资料齐全;(7)药品采购和管理:村卫生室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每月向乡镇卫生院上报药品采购计划,由乡镇卫生院统一代购中标基本药物,严禁村卫生室从其他渠道采购药品;村卫生室建立明细账目,规范药品的进销管理;对基本药物价格、举报等信息进行公示8)设备:村卫生室必备医疗设备及设施等配备率100%,完好率100%;包括: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身高休重称、高压消毒锅(带压力表)、清创缝合包、出诊箱、治疗盘、至少50支各种规格一次性注射器、医用贮槽、有盖方盘、便携式供氧装置、开口器、压舌板、止血带、紫外线灯、观察床、诊断床、诊断桌、软尺、有盖污物桶、换药盘、药品柜、健康档案柜、治疗台、输液架、小型器械包、胎心听筒、地站灯、手电筒、电脑、打印机、电视等;有中医资质的人员的村卫生室应具备中药饮片柜、针灸、火罐等;三、基本医疗服务(1)坚持24小时应诊,做到随到随诊;(2)门诊登记,村卫生室看病有登记、用药有处方;(3)对急危重病人做好转诊和治疗登记;熟练掌握常见抢救原则和安全注射技术;(4)医疗文书门诊登记簿、门诊病历、处方、输液卡等文书式样统一规范,符合要求;处方合格率为90%;(5)医疗安全1、洗手卫生规范:洗手方法及步骤正确,诊疗前后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2、开具与执行医嘱时注意配伍禁忌;3、急救药品按效期定数定位存放;4、药物不良反应有观察、有记录、有报告;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正确配制和使用消毒液,规范使用高压消毒锅、紫外线灯,并做好登记工作;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居民健康档案建档1、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75%,重点人群建档率达到85%,电子档案建档率达到75%;2、健康档案要有必需的保管设施,按要求妥善保管,保证健康档案完整、安全;(2)健康教育1、执行乡镇卫生院制定的健康教育年度工作计划,开展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和资料完善;2、有独立或在外墙上设有不小于2平方米、距地面1.5-1.6米高的健康教育宣传栏,每2月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3)0-6岁儿童健康管理和计划免疫服务在乡镇卫生院指导下,协助开展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和计划免疫工作;按规定要求收集和上报相关数据;掌握本村0-6岁儿童数,有花名册和相关信息,有计免和儿保的通知记录和相关协助工作记录,及时收集和上报数据;(4)孕产妇健康管理在乡镇卫生院指导下,协助开展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按规定要求收集和上报孕产妇相关数据;掌握本村孕产妇数,有花名册和相关信息,有通知记录和相关协助孕产妇管理工作记录,及时收集和上报数据;(5)老年人健康管理掌握本村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信息变化与健康基本情况,积极协助乡镇卫生院开展老人健康管理,本村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健康体检表完整率达到乡镇卫生院要求;(6)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1、35岁患者首诊测量血压;2、掌握本村高血压患者数;对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对尚未确诊但血压超过正常值者,告知到上级医院确诊,2周内随访;对出现危急现象及时转诊,并做好相关服务记录,2周内随访;3、本村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等指标达乡镇卫生院要求;有本村高血压患者花名册并登记完整;(7)Ⅱ型糖尿病患者管理;1、对确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纳入Ⅱ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对尚未确诊但血糖超过正常值者,告知到上级医院确诊,2周内随访;对出现危急现象及时转诊,并做好相关服务记录,2周内随访;2、本村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糖尿病患者规范健康管理率等指标达到乡镇卫生院工作要求;有本村糖尿病患者花名册并登记完整;(8)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1、掌握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等)情况;2、协助卫生院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纳入管理,达到卫生院相关要求;(9)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协助乡镇卫生院对个体诊所、生活饮用水、学校卫生、公共场所、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的调查;有相关工作记录;(10)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1、发现法定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照规定程序报告;2、积极配合参与本村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及相关人群的管理,做好服务记录;3、协助乡镇卫生院对重大疾病管理,包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结核病人等;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