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案例分析旧金山港的更新模式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6.06MB
约15页
文档ID:570135823
案例分析旧金山港的更新模式_第1页
1/15

港口发展案例分析以旧金山港为例1a 分析框架·地理区位·历史沿革 兴起 发展 衰落·再生计划·分析借鉴2a 旧金山旧金山洛杉洛杉矶矶地理区位旧金山湾区(San Francisco Bay Area)北湾北湾东东湾湾半半岛岛南湾南湾主要的城市包括1.旧金山(San Francisco)(旅游业、服务业、金融业等)2.奥克兰(Oakland )(港口经济)3.圣荷西(San Jose)等电子业、加工工业等)旧金山旧金山2简称湾区(The Bay Area)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一个大都会区,位于沙加缅度河下游出海口的旧金山湾四周,为美国西岸仅次于洛杉矶的最大都会区,总人口数在700万以上,该地也是美国人均所得最高的地区之一13旧金山旧金山奥克奥克兰兰圣荷西圣荷西3a 地理位置商商务务区区绿绿地地绿绿地地绿绿地地高校高校高校高校高校高校海海 港港 区区4a 地理位置5a 历史沿革 旧金山港最早的发展可追溯至加州淘金狂潮初期,当时有数百艘船由世界各地前来并停泊于旧金山湾,为改善港埠设施,旧金山遂于1863年组成一个州议会以促进旧金山港的发展 制造业崛起,集中在城市东部的港口码头地区。

兴起:淘金时代(1848年起)发展:20世纪上半叶 直至进入20世纪时,特别是巴拿马运河通航之后,旧金山港已迅速发展为一个国际性的港口,而临水地区也发展为工厂、铁路运输站与储货中心; 这一时期旧金山从工业城市向后工业化城市转化受生产成本上升、邻近城市发展和大地震的影响,作为支柱产业的制造业产生较大波动传统制造业在市内重新选址或者外迁,呈分散化布局趋势同时,服务业比重快速上升6a 历史沿革 自从20世纪30年代旧金山作为加州最大的制造业中心被洛杉矶超越,其领先地位再也没有恢复过 由于投资不足和区域竞争激烈,原有各种大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外迁或消失的步伐加快,一些无法迁移的企业举步维艰 相反地,旧金山成为消费性特色明显的城市,码头传统的海上运输功能被大大削弱,其领先地位亦让位于湾区其他地区 衰落:二十世纪中后期7a 历史沿革 20世纪50年代后期,沿滨水区建设的双层码头快车道将滨水区和城区隔开滨水区的传统海事活动不再让这里成为是城市里最具有活力的地方 1968年后,旧金山港由州政府转移至市政府手中继续经营,同时成立港湾委员会,继续推动旧金山港的发展。

此后旧金山港即未接受中央补助,成为须自负财务盈亏的港衰落:二十世纪中后期(Embarcadero高架路)8a 再生计划 随着都市快速的发展,于1990年在市民提出改善水岸地区的要求,旧金山港水岸再开发计划因此诞生港口功能的置换:30%码头保留装卸货功能(15号 32号 80号 92-94号码头等等)东北码头岸线置换为公共活动空间游艇码头新兴科技园区(包括居住工作两用公寓)邻里社区其他再生:二十世纪末9a 再生计划 ·制造业的现在和未来:PDRPDR产业产业:生产Production、配送Distribution、维修Repair 企业规模一般较小、非标准化和小规模生产、在东部社区形成集聚效应·保留了大部分港口营运设施: 峡湾港、设有对外贸易区、基本港 旧金山港码头虽有九十几个之多,但多数突堤短而细,两侧只能停靠1-2艘船只,目前不少已改为它用用于远洋船装卸的泊位仅30来个,包括杂货、纸浆、集装箱等,主要为旧金山服务露天堆场面积为43.3万平方米,仓库面积达47.7万平方米,对外贸易区的面积为2万平方米, ·投资商业设施以促进公众娱乐:渔人码头、其他公共空间·客轮码头增建计划: 新客轮头的完工启用将带来更多的外部效益。

而原有的浮动式码头未来将仅作为紧急停靠之用,原有的地标大楼也将配合改为餐厅与商场再生:二十世纪末10a 再生计划渔人码头 旧金山渔人码头位于旧金山半岛北方,紧临旧金山湾,视野广阔,景色优美另有购物商场、公园绿地、渡轮码头、风帆船与游艇码头、海事历史博物馆及停车场等空间规划渔人码头地区之观光游憩设施多数系利用具历史意义或老旧建筑再开发而成 11a 再生计划其他公共空间(Embarcadero高架路)12a 分析借鉴旧金山港再生模式总结:1.区域一体化: 旧金山湾区的三大城市在区域以承担不同的角色寻求发展,而 “角色”本身又是不断地发展的当东部湾区的港口异军突起,旧金山选择了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全新定位旧金山:旅游业、服务业、金融业等奥克兰:港口经济圣荷西:电子业、加工工业等思考&启发: a.黄埔港在新一轮的珠三角港口规划中应处在什么位置?喂给港、中转港 b.临港商务区的定位与其他商圈的区别与联系?依附、疏散、吸引、自给自足 13a 分析借鉴旧金山港再生模式总结:2.产业结构改革 在过去,旧金山的发展史几乎可以等同于其制造业的发展史。

土地、资金、成本、港口竞争力等一系列市场因素,决定了旧金山应大力发展在制造业没落的同时迅速崛起的现代服务业、金融业、旅游业等等而传统制造业亦转型为现代制造业:PDR思考&借鉴: a.黄埔区的支柱产业将是什么?现代物流业、服务业、旅游业、商业 b.调研告诉我们什么(与更新前的旧金山港对比)? 共同点:港口吸引力下降、产业区将滨水区与生活区隔开、用地紧张 不同点:第三产业孱弱、土地效益低下 c.黄埔港的传统物流业如何向现代物流业转变?布局、规模、产业链,某个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旧金山制造业的黄埔版本”14a 分析借鉴旧金山港再生模式总结:3.用地功能置换 旧金山东北部滨水区的主干道Embarcadero高架路将滨水区与城市向隔绝1989年大地震收到破坏,旧金山政府决定重新利用这条长约2.4公里的带状土地,将其变成若干滨水空间成功:延续城市肌理:保留自然资源和既有场所 注入了等活力发动元素:公园、餐馆、酒吧、步行系统设置邻里社区:设计在带状土地两旁保持24小时活力增加空间情趣:地铁、轻轨、从不同城市买来旧的有轨电车不足:绿地缺乏活力:在功能置换时忽略了与周边功能的匹配空间装饰脱离场所:过于华丽的铺装、实用性低的小品步行空间单调:长达1.6公里的混凝土海滨步道15a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