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幼儿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古诗悯农

文****坊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0.43KB
约5页
文档ID:263035551
幼儿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古诗悯农_第1页
1/5

幼儿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古诗悯农幼儿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古诗悯农1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尝试背诵古诗,了解农民劳作的艰辛   3、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萌发对农民伯伯的尊重之情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提前通过图片、视频等了解水稻种植、种植过程等   2、物质准备:PPT图片、米饭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各种米饭的图片,引入活动,讨论:我们天天都要吃饭,你指导我们吃的米饭是从哪里来的吗?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朗诵故事,理解诗歌意境   1、引导幼儿倾听诗歌朗诵《悯农》,欣赏理解古诗   2、讨论理解古诗的含义   3、学习词语"辛劳",并用"辛劳"说一句话   4、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味美   三、尝试背诵,加深理解   在幼儿对古诗内容及含义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激励幼儿看图,尝试背诵   四、交流讨论,了解农民种田劳作的艰辛   1、提问:你见过农民伯伯种地吗?他们是如何种田的?请你学一学农民伯伯劳作这么辛劳,你有什么想法。

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通过讨论表达对农民的敬意,懂得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   2、小结:《悯农》这首诗歌描写出农民劳作的艰辛,提醒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一粒粒米粉,不要浪费 幼儿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古诗悯农2   制定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幼儿不知道粮食是从哪里来的,更有一些幼儿不爱惜粮食,用餐时饭粒常常掉得满地都是,为了让幼儿知道:天天吃得饭都是农民伯伯辛辛劳苦种出来的,懂得粮食来之不易,要爱惜别人的劳作成果,使幼儿萌发热爱农民的情感   教案目标:   1、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理解诗中“辛劳〞一词,并能说一句话,发展幼儿词汇的运用能力   3、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   教案准备:   挂图42号、古诗、小米粒的头饰假设干   活动方法:   直观教学法、提问讲解法、法   活动难点:   1、理解诗的大意和所表达的情感   2、学会运用辛劳一词   教案过程:   一、幼儿念《大馒头,哪里来》,引出主题   1、大馒头是从哪里来的?   2、农民伯伯种出来容易吗?   附:   大馒头,哪里来?   大大馒头哪里来?白白面粉做出来。

  白白面粉哪里来?黄黄小麦磨出来   黄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农民伯伯劳作忙,大家都要爱惜粮   二、出示挂图,朗诵古诗,解释诗意   1、指导幼儿朗诵韵律节奏及重读音〔日、午、土、餐、粒粒、辛劳〕   2、当太阳最热的时候,有一位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他的汗一滴滴掉到土里唉,谁知道我们碗里的饭,都是农民伯伯一粒粒辛劳劳作出来的   3、“锄禾日当午〞:“锄〞指锄草的动作,“禾〞指庄稼,“日当午〞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中午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农民在地里松土、锄草汗滴禾下土〞:农民的汗水一滴滴都滴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农民劳作很辛劳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劳〞:“盘〞指碗,“餐〞指粮食,“皆〞都的意思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粒都是农民辛劳劳作得来的   4、学习词汇“辛劳〞,来说一句话例如:爸爸工作很辛劳〔出示图片〕妈妈干家务辛劳等   5、爸爸、妈妈、农民伯伯这么辛劳,我们应该怎么做呀?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作成果   三、:〔捡米粒〕,教育幼儿日常中要爱惜粮食   附: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小小一粒米呀,别把它看不起,农民伯伯早出晚归,忙着种田地,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

第 5 页 共 5 页文章源于网络整理,侵权及时告知删除Word格式,可编辑)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