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织经济学对商业理论研究的影响产业组织经济学对商业理论研究的影响————2121 世纪经济报道陈晓莹世纪经济报道陈晓莹 作为一名经济新闻记者,我曾参与大量公司报道,报道视点往往集中于该公司的内部,试图寻找该公司成功或者失败的“内因” 在旁听了产业组织经济学的课程之后, 我发现这个经济学范畴的学科以其定量分析的研究模型和方法,已经对于传统商业理论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也改变了我此前对于公司治理的惯常思维模式 产业组织经济学的思想已经通过对商业理论研究的影响渗透到当今商业世界的方方面面,作为时常进行公司新闻报道的记者,也同样应当具备产业组织经济学的视角和分析工具, 才能更好的理解公司的竞争环境与公司战略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 我在课余找到了一些产业经济学的经典阅读材料,其中就包括 Hoskisson及其同事在 1999 年的论文《商业战略研究:钟摆的摆动》 ,阅读受益之余,发现其并没有中文译本,所以就以自己的翻译、理解以及在新闻实践中可能的应用写成一篇读书笔记 以 Bain(1956,1968)和 Mason(1939)为基础的产业组织经济学(IO)由来已久在上世纪 70 年代,随着迈克尔·波特将产业组织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应用于商业战略研究领域,产业组织经济学对于商业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根据 Hoskisson 及其同事(1999) ,商业战略研究早期主要关注企业内部,以“最佳商业实践”为基础而通过引入产业组织经济学,该领域的研究视野开始拓展到企业外部的竞争环境 产业组织经济学的引入使得一部分研究将企业按照其战略的相似性归类为战略群(Strategic Groups) 这期间的研究还多涉及动态竞争及企业和经营环境的边界关系(boundary relationships) ,并多借鉴了产业组织经济学,如垄断竞争、博弈论等不同的是,动态竞争方面的战略管理研究使用的是真实的企业案例和数据,而非抽象假设 此外,由于关注企业和经营环境的边际关系,本领域研究更重视交易费用分析(Williamson, 1975, 1985),并产生了代理人理论(Jensen Hatten Oster, 1982)显示战略群间的企业互动水平很低Fiegenbaum 和 Thomas (1995)对美国保险业的研究关注企业的战略群属性对其战略决策的影响 另一个近期研究方向,是不用市场数据,而用管理者认知作为战略群分类的依据 (Reger and Huff, 1993) Porac, Thomas, Wilson, Paton, and Kanfer (1995)则用管理者认知研究企业如何定义竞争对手集团。
战略群在当今的行业研究和投资策略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这个理论运用广泛, 通过划分 “战略群” , 分析师可以将具有类似商业模式、战略选择和竞争环境的企业进行归类,相互进行估值参照而新闻记者则也可以通过这种类比,更好地分析公司 动态竞争(动态竞争(Competitive dynamicsCompetitive dynamics)) 动态竞争的核心是明确企业战略是具有互动性的: 一个企业的行为会引起竞争企业的一系列行为此研究对于公司新闻报道而言十分重要,其拓展了公司新闻的视野和语境, 引导新闻报道将单个公司的孤立事件与和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互动联系起来,使得公司新闻事件具备更丰富的内容纵深 动态竞争研究可以被归为两类, 分别是多点竞争 (multi-point competition)和竞争互动(competitive action-reaction) 在企业间竞争互动的研究中,主要有从理性的角度来考察互动行为的选择机制,例如博弈论的分析另外一个视角是利用实证的研究方法探讨企业实际竞争行动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统计规律 多点竞争的理论起源于产业组织经济学, 主要研究企业间横跨多个市场的竞争问题,其关键的概念包括战略群,相互克制(mutual forbearance)以及产品线的对抗(product-line rivalry )等等。
虽然这三方面的问题涉及不同的机制,但核心问题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企业间战略性的共谋有利于降低竞争强度,企业也乐于分享相似的市场,因为他们都清楚,激烈的竞争会损害彼此的利益 Porter 以及 Karnani 和 Wernerfelt 首先关注了多点竞争的问题, 并分别利用焙咖啡产业和重型机械行业的案例阐述了这个问题Porter 就曾讨论了相互避让这种竞争状况,他认为,企业 B 在一个市场遭到企业 A 进攻时,企业 B 不会与企业 A 在这个市场上正面冲突,而会在企业 A 的另外一个市场对其发起攻击 Karnani 和 Wernerfelt 讨论了 “反击” 和 “据点的相互平衡” 这两个概念显然,在多个企业或者市场进行竞争给企业带来了多种选择并且,一方面可重新配置竞争环境中的资源,另一方面可改变影响企业行为的竞争结构,他们的研究突出了企业间可能在多个市场上进行报复的问题 而Bernheim和Whinston基于博弈论的分析提出企业间可能由于存在多点竞争而在竞争市场上相互妥协的命题 动态竞争的另一个研究路线是关于竞争者行为互动的研究 企业的行为不完全受理性的支配,采用博弈论的分析结果往往与实践运行的结果相差很大,因为其间还有大量的因素会起作用,有些因素的作用可能还是关键的。
所以很多学者认识到不仅要从理论上分析企业的行为,而且要从经验上、以统计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以进一步认识企业的竞争互动行为及其规律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陈明哲(Chen)、史密斯(Smith)、米勒(Miller)和麦克米兰(MacMillan)、格莱姆(Grimm)等人由于考虑的经济、政治等环境相对静态,这些研究更多地关注在竞争者的行动上 交易成本经济学(交易成本经济学(Transaction costs economicsTransaction costs economics)) Williamson (1975, 1985)提出交易成本经济学(TCE)主要为了解释组织的存在,管理机制是在一定条件下代替市场的交易机制TCE 的前提是一系列有关人类行为和交易影响因素的假设: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 、投机行为(opportunism) 、不确定性、小数定律(small numbers) 、资产专用型(assets specificity) 尽管这些假设存有争议,不过战略研究学者还是应用 TCE 进行了大量研究例如,TCE 很好解释了越来越常见的事业部制组织(M-form,multidivisional structure) , 实证研究表明其与高绩效关联。
TCE 还应用于混合组织结构 (hybrid form of organization) ,比如合资公司、特许经营等由于日益增多的国际交易,近期研究中大量应用 TCE 于国际市场环境下的交易 代理理论(代理理论(Agency theoryAgency theory)) 代理理论提出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可能出现利益分歧,该理论认为公司应该由契约连结 代理理论关注股东和管理层的矛盾及调和这一矛盾的各项措施的有效性, 比TCE 更侧重于公司层面的研究战略研究者将代理理论应用于多个细分课题,如创新、公司治理和多元化,研究结果基本上与代理理论的推断一致管理层倾向于扩大经营规模、非关联性多元化,因为这与其个人待遇相关更加多元化的董事会构成等措施可以缓解股东和管理层的利益冲突, 但没有什么机制可以完全消除 代理冲突还可能影响企业创新,因为创新投入巨大而产出存在较大风险,因此管理者往往不情愿承担这一风险 代理理论充分揭示了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潜在利益冲突,开启了现代企业管制理论和实践探索的疆域 而这一矛盾,也恰是公司新闻十分重要的来源只有对代理理论具有良好理解,对于代理矛盾的本质具有深刻体悟,才能真正把握此类新闻事件的实质。
2011 年 10 月 7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