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乡宁县自然村名与地理环境要素研究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4KB
约8页
文档ID:207500448
乡宁县自然村名与地理环境要素研究_第1页
1/8

乡宁县自然村名与地理环境要素研究指出了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地名命名的意义通常认为是地名的字面所表达的含义,它是人们为地命名时的着眼点,或者叫命名的因由或理裾以山西省乡宁县自然村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类及归纳比较法等研宄方法,从自然、人文等方面对自然村名进行了分类整理,并分析了乡宁县自然村名的命名规律以期为人们认识了解自然村名的内涵提供参考关键词:自然村名;地理环境要素;乡宁县K901A:16749944 (2017) 100194031引言地名是一个地方自然和人文特征综合反映的产物,具冇社会性、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及代表性等特性地名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包含着当地一定的物质和精祌文化,反应了一个地方的自然山水、文化背景、经济发展、历史故事、军事防御等情况从地名上就可以对所在地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和了解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辖光华镇、台头镇、西坡镇、关王庙乡、尉庄乡、西交口乡、枣岭乡等乡镇,共计有1248个自然村通过对这些g然村名进行分类统计,归纳出乡宁县自然村名与地理环境耍素的分布规律,以深化人们对乡宁县自然村名的认识2乡宁县基木情况乡宁县地处东经110. 83〜110. 90 ,北纬34. 95〜35. 97之间,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位于山西省西南端,临汾市西隅,吕梁山南端,位于黄河中游,西隔黄河与陕西为邻,全境面积2029 km2,人口 23万人。

乡宁境内有国道209线、309线、省道3条共5条干线公路,209国道纵贯县域西部地区,沟通该县与运城市及吕梁地区的联系;309国道横贯县域东北部,沟通该县与临汾尧都区的联系省道分别由县城通达稷山、襄汾,并与候西一候月铁路、晋韩公路和南同蒲铁路、大运高速相接乡宁县境内有云丘山、万堡山、一线天、黄河峡谷等自然胜景3乡宁县自然村名与自然要素根据自然特征,将地名的命名依裾分为地形、水文、天文、气象、季节、矿藏、土壤、岩石、植物、动物、方位、颜色、声音、距离、形态等15个方面,其中方位类、地形类、水文类的地名居多,地名个数分别为586个、569个、97个有些地名中会包括多个自然特征,因此会发生重叠现象3. 1方位地名常见的方位词有“上、中、下” “左、右” “前、后”“东、西、南、北”等乡宁县与方位有关的地名共有586个,占该县自然村名总数的47%,居自然特征村名之首用方位命名的村庄很多,诸如“前西坡”“城背后”“半截腰沟”等(图1)3.2地形地名乡宁县境内山岭重叠,沟壑纵横,多坡地,少平川,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纵观全貌,东北高而西南低,海拔一般在900〜1500 m之间吕梁山脉在境内分为两支:北部一支从东北往西南,有高天山、云太山等,构成乡宁县与吉县的分界线;另一支由北而南,穿越县境中部,直到稷山县,构成乡宁县黄河水系与汾河水系的分水岭。

境内诸山以高天山为最高,海拔1820 m西部黄河沿岸,海拔在500 m以下地形指的是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具体指地表以上分布的固定性物体共同呈现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种状态包含地形含义的字有许多,例如山、沟、梁、凹、洼、穴、窟、岗、滩、坂、窝、底等乡宁县与地形有关的地名共有569个,占该县自然村名总数的45. 6%,居自然特征村名第二用地形命名的村庄,诸如“阳涧沟”“岭家凹”“青马洞”等(图2)3.3水文地名水文,指自然界中水的变化、运动等的各种现象,一般指研宄自然界水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一个地方的水文状况会直接影响该地方经济发展的规模和人口的承载力图2乡宁县以地形要素命名的自然村名数量乡宁县境内河流包括大小支流约7000余条,北部鄂河及黄河沿岸诸河均直接注入黄河,其余注入汾河,大多数为季节性河流因地下断层渗漏,较为贫乏,地表水年来水量9545X 104 m3,主要河流有鄂河、罗河、豁都峪、三官峪、马匹峪、黄华峪、瓜峪、青石峪及252条1 km以上的支流或沟道乡宁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10C左右,1月零下6C, 7月29C,年降雨量600 min,无霜期150 d地域气候差异较大,自然形成凉温、中温和暖温等小气候。

境内属暖温带人陆性气候,春季多 风,夏季炎热,秋季爽凉,冬季寒冷人们生活生产,首先要考虑的是当地的水资源的多少如果水资源可能利用超载,则会成为发展的制约瓶颈不仅如此,水文状况对自然村名的形成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乡宁县与水文有关的地名共有97个,占该县自然村名总数的7.8%,居白然特征村名第三用水文命名的村庄,诸如“崖下河”“井湾”“后冷泉”等(图3)4乡宁县自然村名与人文要素地名的形成不仅与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关,也与人文地理特征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地名的命名方式大多与当地的建筑、军事、历史、文化、姓氏、聚落、交通等有关系,有些地名与干支、八卦也有一定的联系乡宁县的自然村名的命名方式以姓氏、建筑居多,其数量分别为279个、93个4. 1姓氏地名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汉族姓氏,每一种姓都包含其独特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姓氏文化W经了五千年始终延续和发展姓氏一直是代表中??传统宗族观念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国家统一上曾起过独特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中国人重视血缘关系,习惯聚族而居,从而形成了很多以姓氏命名的地名笔者研究的山西省乡宁县就有许多由姓氏形成的自然村名。

乡宁县与姓氏有关的地名共有279个,占该县自然村名总数的22. 4%,居人文特征村名之首用姓氏命名的村庄,诸如“高家庄”“王家沟”“赵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建筑的风格、形状、大小、类型、色彩搭配等与当地的气候条件、水文状况、地表起伏、地质地貌、文化习俗、建筑工艺技术的掌握程度等多个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样,建筑群的大小、类型、风格、做工等也深深地影响着所在地地名的形成,发展与内涵,是当地精神文化的反映因此,研宄某个区域内的建筑,对研究该地的地名形成具有一定的帮助建筑一般可分为塔、城、牌、房、坊、祠、桥、楼、亭、闸、埠、堂、棚、坛、隧道、寺、庙、庵、观等经分析发现,乡宁县与建筑有关的地名共有93个,占该县自然村名总数的7.5%,居人文特征村名第二用建筑命名的村庄,诸如“木家塔”“寺坡院”“云汉桥”等(图4)5结论地名从地理学角度可以分为符合自然特征和符合人文特征两大类地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蕴含着乡宁县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特征通过分析整理地名资料与数据,得出如下结论1) 自然地理类的地名所占比例大,在自然要素中以方位、地形、水文居多,这表明在乡宁县山脉与河流等自然环境对自然村地名的命名有着深刻的影响;(2) 在人文要素中,姓氏、建筑类村名数量在总村名数中所占比例较大,这体现出该区域的自然村名长期受到当地的社会文化活动的影响。

其中,建筑因素中以“塔”命名的居多,这与当地历史条件有一定的关系;姓氏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强有力的融合剂,为人们在寻找自己的根以及建立家谱等过程中提供了方便,对当地的经济以及发扬中国传统姓氏文化也有一定的带动作用这些是比较普遍的命名方式,体现出悠久的文化对该区域的自然村地名的命名有较大的影响自然要素类和人文要素类自然村名都和乡宁县的具体情况紧密结合,自然村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乡宁县的各种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的联系与差异参考文献:[1]贾文硫,李引.中国地名辞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 王彬.广东地名文化景观及地理分异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07.[3] 张景艳.忻州市地名与人地关系实证研宄[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2.[4] ?T志涛.吉林省地名文化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5] 南吉卓玛.廿南藏区地名文化研宂[D].北京:中央民族人学,2009.。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