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浙江省美丽公路建设指导意见(初稿)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06.28KB
约20页
文档ID:47806957
浙江省美丽公路建设指导意见(初稿)_第1页
1/20

浙江省美丽公路建设指导意见(大纲·初稿)2014 年 8 月浙江省美丽公路建设指导意见1目录前言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第三章设计3.1 路线与总体设计3.2 路基路面设计3.3 桥涵设计3.4 隧道设计3.5 公路交叉设计3.6 安全与沿线设施设计3.7 取、弃土场设计3.8 人文与景观设计第四章建设第五章管理与养护附录:一、典型工程实例:黄衢南高速公路、台金高速公路、G205 国道改造示范工程、,,浙江省美丽公路建设指导意见2前言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截止 2012 年底,我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23.8 万公里,全国公路密度44.1 公里 / 百平方公里随着国家高速公路网和农村公路网的全面实施,高速公路向山区延伸,普通公路建设也是方兴未艾,公路建设对土地资源的依赖越来越大,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2004 年始,在总结四川省川九路等项目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交通部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活动,并系统地提出了“六个坚持、六个树立”(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树立让公众满意的理念;坚持合理选用技术标准,树立设计创作的理念;坚持系统论的思想,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的新理念,在其后的公路建设中更加侧重于公路与生态、社会环境的协调,努力实现公路交通向更高品质发展。

浙江省处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山地和丘陵占 70.4%, 平原和盆地占23.2%, 河流和湖泊占6.4%, 耕地面积仅208.17万公顷,故有“ 七山一水两分田“ 之说浙江是我国经济非常发达但人多地少的省份之一,2013 年全省 GDP总量达 37569 亿元,常住人口约5477 万,人均 GDP约为 11055 美元 / 人,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自改革开放以来,为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浙江省兴建了大量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每年都在增加截至2012 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为113550 公里,其中国道 4205 公里,省道6245 公里;高速公路3618 公里,一级公路4903 公里,二级公路9447 公里全省公路密度为111.54 公里 / 百平方公里,乡镇公路通畅率100%,行政村公路通达率为99.59 %,公路通畅率为99.56 %,初步建成了全省范围内的公路网络浙江省美丽公路建设指导意见3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省高速公路网及普通国省道公路、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建成了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连岛跨海大桥、沪杭甬高速拓宽改建工程等重大工程项目,也展现了一些公路生态建设的典型示范工程,如黄衢南高速公路、台金高速公路、杭长高速公路、G205国道改造示范工程(浙江段)、奉化至溪口生态公路、,,等,但由于建设速度加快、工期不足、建设理念陈旧等原因,部分项目还是存在一些线形不畅、路面破损、道路沉陷、高边坡、高挡墙、排截水沟外观生硬等景观不美、环境不雅、舒适不足的问题;在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仍有一些“重立项、轻建设”、“重设计、轻施工”、“重主体、轻环境”、“重短期造价、轻全面持续”的思想,导致我省公路成果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建设美丽浙江,是省委、省政府贯彻中央精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省政府也十分关注公路建设的发展和水平,省领导在调研中就提出了“修路与造景并举”的理念,而美丽公路恰恰是美丽浙江的有机组成部分美丽公路”,是“生态公路”、“绿色公路”的进一步升华,是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后对公路品质的更高需求,也是在公路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保护生态,合理利用土地和资源,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第一章总则1、美丽公路建设意义与内涵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与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绿色交通,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践行“惠民、奉献、服务”的浙江交通核心价值理念,弘扬交通文化、争创最美行业,筑建“人便于行,货畅其流,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美丽交通梦,促进浙江省美丽公路建设指导意见4现代交通“五大建设”,特编制美丽公路建设指导意见,明确美丽公路建设的内涵指导思想、与主要内容,以指导浙江公路交通运输业科学发展,为建设现代化浙江提供更加有力的公路交通保障美丽公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是建设美丽浙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指由公路网络、交通工具、自然环境、人文感受组成的复合型公路交通系统其基本内涵是通过对在公路建设中与自然环境相关的因素进行系统地研究、规划、管理,使公路不仅具有输送人流、物流、信息流,支撑和引导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而且具备改善、美化周围自然环境,丰富人文内涵,提升出行幸福感的功能其基本特征体现于通达、便捷、绿色、低碳、安全、美观、幸福与文明2、美丽公路建设指导思想与原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路,根据绿色交通发展要求,紧紧围绕我省“八八战略”、 “两创”、 “两富”、“两美”总战略,以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为目标,着力转变交通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将美丽公路理念融入公路交通建设的全过程,着力转变公路交通发展模式、改善公路生态环境、修路造景,弘扬美丽公路文化、提升出行幸福感受,实现公路、人文、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首先是坚持以人为本,全方位展现交通服务的基本功能,以不断满足人的出行需求、营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为核心;其次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通过在公路建设的全过程注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最大程度的节约资源、减少破坏;再者是坚持全面统筹、系统规划,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立足于全局高度,统一部署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最后是坚持科技创新,质量第一,通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降低建设成本、环境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和人文感受,努力实现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浙江省美丽公路建设指导意见53、美丽公路建设目标本次指导意见的内容涵盖了公路规划、设计、建设、运营至养护的全建设过程,突破了传统的终端治理思路,注重源头控制,将生态保护理念切实融入至公路建设的各个环节,开展全生命周期美丽公路建设基本目标是以最小的环境代价营造最优质的交通服务,最终实现“路融于绿、人行于景”的美好愿景以此,将路与景的和谐统一升华至人的幸福感受,将生态保护、公路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均归结于以人为本从公路设施、行业服务、景观容貌、生态环境、人文感受等多角度,努力实现绿色路、秀美景、幸福人,路景人的有机统一积极推动美丽交通行业、美丽浙江、美丽中国和谐可持续发展第二章规划1、树立可持续发展、绿色交通、美丽公路理念规划作为公路建设的先行军,发展理念是核心通过大力宣传教育美丽公路建设的内涵与重要性,统一思想、提高生态保护意识,从思想上认同至行动中体现,落实于土地的集约利用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努力培育浙江公路核心价值观,激发规划工作者积极饱满的美丽公路建设愿景2、统筹规划、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提升美丽公路定位立足于公路建设的顶层设计,提升美丽公路定位,着眼于人类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幸福中华民族的高度统筹规划,在满足相关办法、规范的前提下,着力构筑美丽公路交通网,构建综合、智慧、绿色、平安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3、坚持生态保护为主线、干扰最小的规划原则坚持不破坏就是最好的保护,尽量避绕重要环境敏感点,对于已有老路可通过改造升级满足交通发展需求的,优先利用老路改造方案,而没有条件改造需要新建的路段则需以满足环境承载力为前提选取环境干扰度最小的规划方案,实现经济、浙江省美丽公路建设指导意见6社会、环境效益的最大化4、注重人的感受,从“路外人”到“路中人”,完善美丽公路功能在规划之初秉承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理念探索创建集约、低碳的规划模式规划全过程坚持环境保护、以人为本,丰富美丽公路功能,从满足人的基本出行需求延伸至尊重自然、融入自然、享受自然的人文内涵,将相互独立的路、人、景充分融合为绿色路、秀美景、幸福人,实现路景人的有机统一5、注重规划与地域自然环境、人文特征的充分融合,与各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 在规划过程中,注重对原有生态系统、地域文化的尊重与保护,充分衔接综合交通规划、土地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等各级规划,尽可能的利用树林、草地和起伏的地形等,降低公路建设对视觉的冲击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确定合理的路网规模通过明确土地、环保等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建立统一协调机制,准确评估土地承载力与环境承载力,灵活规划美丽公路。

第三章设计3.1 路线及 总体 设计1、总体设计原则a)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b) 坚持人、路与自然的和谐,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c) 坚持可持续发展,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d) 合理选用技术标准,灵活运用技术指标,树立设计创作的理念e) 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f) 依靠科技进步,鼓励创新设计,合理应用“四新”技术2、总体设计思路初步设计阶段应按照安全、经济、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重点从规浙江省美丽公路建设指导意见7划适应性、地形地质条件、技术指标、生态环保、土地节约及综合利用、施工安全便捷、营运成本、社会节能、经济指标等方面对相关方案进行全寿命经济成本比选分析;并通过技术创新手段来改善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达到与沿线景观的和谐协调施工图设计阶段应从各专业的细部设计处理着手,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景观美化、 路容和谐, 树立创作设计的理念,加强总体设计,按照“结构安全、造价合理、生态良好、环境和谐”的理念进行创作性的设计注重公路建设与沿线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整体协调性,加强沿线人文题材的挖掘和利用3、一般规定a) 合理选用设计标准,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灵活运用技术指标,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公路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b) 坚持多方案、综合比选的原则c) 高速公路通过城镇周边地区宜以桥梁为主,路基为辅,桥梁下部结构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集约,对桥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d) 路 基防护 在保证路基稳定 安全的 前提下 ,优先 采用自 然、绿 色、生态防护;高边坡应进行一坡一设计e) 隧道洞门的设计,根据不同地形、地质条件,尽量“零开挖”进洞,注重隧道洞门与地形、周围自然环境的整体协调f) 在 满足 使 用功 能和 行车 安 全 的前 提下, 互 通立 交 、 沿线 设施 的 设计应注重与地方的人文景观、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g) 分离式立交应优先选择结构轻巧、造型美观、视觉开阔的桥型h) 安全设施设计应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根据地形、道路情况,进行人性化设计i)景观布置不应影响公路的行车透视性要求,景观设计要保证有足够的视野和视距,其体量不宜过小,整体上应是大块面、流线型的设计浙江省美丽公路建设指导意见8j) 重视各专业构造物的细节设计,提升公路品质,追求公路与人、车、环境的和谐k) 加强动态设计,结合工程进度及实施情况,始终贯穿项目实施全过程4、路线设计原则a) 遵循地形选线、地质选线、环保与景观选线的原则;b) 利用有限的走廊资源,充分考虑城镇规划与布局、社会和环境等因 素, 选择 有 利 于行 车 安 全、 环境 保 护、少 占 耕地 、 投 资合 理的 路线 方案,以实现公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c) 路线设计应结合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合理运用技术指标,通过对 主要 技术 指 标 的严 格 控 制和 对次 要 技术指 标 的灵 活 运 用,在满 足行 车安 全及 公路 使 用 功能 的 前 提下 ,减 少 对自然 生 态环 境 的 破坏 ,注 重公 路与人文环境的和谐d) 路线总体方案的布设应综合考虑沿线重要桥梁、隧道、互通立交、服务区等大型构造物的设置条件e) 路线方案比选和优化应贯穿勘察设计全过程,对复杂、困难路段应进行多方案比选,并通过三维仿真模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