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留守儿童养成教育 (2)

n****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02KB
约29页
文档ID:35297369
留守儿童养成教育 (2)_第1页
1/29

调查地点:唐河县昝岗乡一初中调查方法:教学工作参与、走访、访谈《农村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研究》系唐河县县教育科学 2015 年度规划课题(该课题自 2015 年 1 月开题至今,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努力实践与研究,在大量活动开展的背景下,留守儿童学生的文明礼仪程度达到了预期研究目的,完成了本课题的研究任务现作结题报告如下: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早已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唯一经济来源,他们为了改善家庭的生活条件,双双外出务工,便产生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未成年群体两年前,昝岗一中学生总数 1100 多,而留守儿童就占了 800 多,这些学生,学生来自山区与乡村他们生活条件较为艰苦,大多数学生家庭从事农业生产,家庭收入不高,有百分之八十以上家庭父母在本县或外出打工,因此留守儿童在学校学生中占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大多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及其它亲戚监护,在教育上或多或少存在着缺失,在日常行为上也表现出很多不良倾向。

心灵上消极、孤僻、任性、暴躁,行为上纪律松懈、卫生习惯差、放学后不按时回家,迷恋游戏、长时间看电视;文明行为上说脏话、和同学冲突、不尊重他人、不懂得感恩等等这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带来很大的难题,文明礼仪教育在前几年几乎是空白同时受生活环境和一些地方陋习影响,学生行为习惯较差针对这一情况,我校选择了《农村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研究》这一课题,分析其特点和成因,探究构建适合我校的留守儿童教育体系对农村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也是现代教育目标的要求,是农村学生将来融入城镇走向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时从我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我校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尤显重要 我们以昝岗一初中留守学生为例,研究目前农村留守学生在文明礼仪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提高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综合素养实践研究,力图让农村小生在学习生活中摒弃不良的行为习惯、克服农村学生由特定环境带来的陋习,逐步养成合乎礼仪的文明行为规范,并以此在学习生活中践行文明礼仪,从而自觉养成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同时也为农村小生文明礼仪教育实施途径提供方向和参考 二、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留守学生:指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外出务工,将孩子交由长辈或其他亲属抚养教育管理的未成年学生。

理论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每个未成年人都有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相关理论 精神对农村教育问题的关注等等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根据我校发展规划,结合农村小生的特点,确定本课题研究直接目标和间接目标 1、对我校农村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以走访、查资料、问卷等形式,分类调查分析我校农村学生在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上存在的各种问题与学生自身发展潜力,形成《昝岗一初中学生文明礼仪调查报告》 2、根据调查报告中农村学生文明礼仪素养情况与学校现状,对农村小学文明礼仪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同时形成符合我校实际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方案和课例 3、对文明礼仪教育实施研究和实践活动采取不同途径、不同策略与方式,探索以学校行政部门为导向、学校少先队室为支撑、以学校班级为实施主体结合家庭教育的“四位一体”的特色农村小文明礼仪教育研究机制结合课内教育、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其方式可以有集中培训、活动与个人独立的实践活动结合。

4、对以上开展的活动以及对资源开发出来的内容、方法策略及运用进行整体细致的科学评估 通过对农村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调查研究,以及对农村文明礼仪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实施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必定逐步改变农村留守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让学生能知书达理,学会做人其次帮助教师确立现代教育思想,转变育人观念,改变育人方法,提高对教育事业的成就感,探索出一条针对农村学生德育教育途径,并在研究实践中实现教师的全面发展第三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学校提炼文明礼仪特色学校特征、要素和形成条件;形成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特色学校发展的基本策略,使学校形成自己的特色发展方向第四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研究实施,对学生家长、家庭带来重大的影响,特别对学生家长忽视孩子文明行为教育的思想起了警戒与督促重视的作用 六、研究方法 本课题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题,农村小学生大都地处山区与乡村,因此,在研究方法上总体要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结合 1、调查法 在对农村学生文明礼仪、文明习惯进行调查分析时,采取调查法。

可从学生文明用语、行为习惯、生活习惯、与长辈、同学交往等方面分层次分类调查农村学生文明礼仪、文明习惯,力求客观公正全面 2、行动研究法 农村学生行为习惯复杂,对此需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不断解决实际问题,改进教育实践,提高德育实效,探索教育机制 3、个案研究法可分类别、分阶段对个别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情况进行研究,由政教处牵头,班主任实施不同的个案研究 4、经验总结法对每一阶段文明礼仪教育研究的实施进行总结分析与评价,不断累积经验,以最终形成农村中学生文明礼仪特色学校发展的基本策略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起讫时间为 2010 年 3 月-2012 年 6 月,分三个阶段进行研究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和启动阶段)准备阶段:2010 年 3 月-2010 年 9 月。

这一阶段确定要找准课题定位,确立课题研究内容与主题,确立研究人员,对学生礼仪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广泛收集资料,初步完成实验方案,申报本课题并启动《农村留守儿童成教育研究》课题第二阶段:2015 年 2 月——2015 年 8 月(实施阶段)依据学生文明习惯形成的四个环节:认识——强化——内化——外化本阶段分三个学期完成学校开展一系列体验教育,践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检验学生文明行为的形成撰写文明礼仪教育班级活动课例及阶段小结、教师论文第三阶段:2015 年 8 月——2015 年 10 月,总结阶段: 七、课题研究步骤与过程 (一)、农村小生文明礼仪现状调查研究 1、调查过程与内容 在实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课题研究之前课题组展开了昝岗 一初中留守儿童文明礼仪现状调查,采取调查法从学生文明用语、 行为习惯、生活习惯、与长辈、同学交往等方面分层次分类调查农 村学生文明礼仪、文明习惯,力求客观公正全面 本次调查分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形式展开,并作详细分析 2010 年 9 月 10 日,昝岗一初中学生文明礼仪情况调查开始进 行本次调查分为问卷调查和笔者问答形式我们对学校 3-6 年级 部分学生分发了问卷调查表。

调查内容分为个人礼仪、公共礼仪、 学校礼仪、日常礼仪四个部分 10 小题,每道题目学生均独立完成 内容大致包括: 【一】、个人礼仪: 1、你有礼貌用语的习惯的吗?例如:常用“你好、谢谢、对不起、 拜托了、辛苦你了、打搅了”等用语 2、上课时你你是否经常注意你的坐姿,要求端正、自然 【二】、公共礼仪 1、与长辈或同学交谈时,能否自始至终聚精会神地倾听对方的 谈话,并做出必要的表情或语言呼应? 2、乘坐公共汽车时,如果看到老人,抱小孩的妇女或者伤残人 士,你会让座吗? 【三】、学校礼仪 1、你有随便吐痰和随意丢垃圾的习惯吗? 2、如果在校园中看到垃圾,你会主动去捡吗? 3、对同学之间的打架、斗殴等暴力行为,你的看法是: 4、无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见到老师,你是否会主动问好? 【四】、日常礼仪 (1)、学习任务完成后,你是否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 (2)、作为昝岗一初中学生,你认为我们身边不文明现象存在 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请认真写出一二条;2、调查情况分析 然而调查中也发现,农村学生文明素质整体上与城镇学生相比 偏低,有相当一大部分农村小生本身具有许多不文明行为习惯造 成农村学生不文明行为的产生原因很多,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 方面的原因: (1)、农村家庭环境、家长文化层次影响。

农村学校地处农村, 由于经济的发展,优秀生源的流失,而今学校大部分的学生来自于 农村家庭,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缺乏文明礼仪教育,导致道德普 遍滑坡现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家 庭影响很大,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由于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家庭文 明程度不高,就决定了学生接受家庭的基础文明教育和训练层次较 低,内容也是不全面的,因此导致学生文明意识的下降 (2)、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在市场经济多元素相互竞争的背 景下,一些传统的思想观念正受到形形色色“新思潮”、“新事物”的挑战,伦 理、道德领域出现了某些紊乱和迷茫,社会上存在的各种不道德的、 不文明的、有失礼仪的现象无不对正处于各种观念初步形成期的小 学生带来消极影响如一些小学生抱怨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常被另 眼相看,因此,即使让座,也要看人,要么就不让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 影响小学生礼仪修养的积极性 (3)、学校思想教育和文明行为培养的欠缺 国家虽然早就推 行了素质教育,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学生家长和老师都把评定一 个好学生的标准放在学习的成绩上,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尚未得到彻 底改变的大背景下,中小学的教育主要面向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 水平和升学率。

学生们课余时间基本上都用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与 他人、社会缺乏必要的、充分的认识、交往和接触,所以礼仪修养的 不足难以在现实中及时得到检验和引导学校没有真正去解决学生 思想意识中深层次的问题,再加上一直以来学校把不文明行为存在 的原因过分地归结在学生生源素质低等主观原因上,没有很好地进 行教育引导和教育管理,没有把教育和管理很好地结合起来,久而 久之,导致学生认为讲文明都只是讲讲而已 (二)、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与内容 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文明礼仪调查研究 与分析,课题组分阶段进行研究依据学生文明习惯形成的四个环 节:认识——强化——内化——外化本阶段分三个学期完成1、加强农村小生文明礼仪内容、行为习惯、习惯养成的认识 (1)、对我校农村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 以走访、查资料、问卷等形式,分类调查分析我校农村学生在 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上存在的各种问题与学生自身发展潜力,形成 《昝岗一初中留守儿童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现状调查报告》 (2)、德育活动促进学生对文明礼仪重要性的认识 宣传鼓动学生对文明礼仪重要性的认识尤其重要,学校根据实 际情况结合教育读本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如:留守 儿童集体生日聚会、感恩教育、课外活动兴趣小组、青春期知识讲 座、亲情互动、讲经典礼仪故事比赛、演讲比赛、文明礼仪知识抢 答赛、文明礼仪主题班会等,最后根据一系列活动,以“读经典—— 明道理——提要求——重践行”为途径,让学生互评、谈体会等,加 深学生对文明礼仪的认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