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学案:乘法的初步认识一、学习目标1. 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和符号;2. 通过具体的例子认识乘法的运算规律;3. 掌握简单的乘法口诀二、教学重点1. 乘法的基本概念和符号;2. 乘法的运算规律;3. 乘法口诀的记忆和应用三、教学内容1. 乘法的基本概念和符号乘法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用来表示相同数量的若干个数相加的结果乘法的符号是“×”,读作“乘以”例如:2 × 3 表示把 2 加三次,结果是 62. 乘法的运算规律乘法具有以下运算规律: - 乘法交换律:数的顺序交换不改变乘积的结果例如:2 × 3 = 3 × 2 - 乘法结合律:同样的因数可以按不同的顺序相乘,结果是相同的例如:(2 × 3) × 4 = 2 × (3 × 4) - 乘法分配律:一个数先乘以一组数,然后再乘以另一组数,与分别先乘以后再相加的结果相同例如:2 × (3 + 4) = (2 × 3) + (2 × 4)3. 乘法口诀的记忆和应用为了方便计算,我们需要掌握乘法口诀乘法口诀是一种将乘法表中的结果记忆起来的方法下面是一个基本的乘法口诀表:1234567891123456789224681012141618336912151821242744812162024283236551015202530354045661218243036424854771421283542495663881624324048566472991827364554637281通过乘法口诀表,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两个数的乘积。
例如:3 × 4 = 12,可以在表格中找到行数为3,列数为4的交叉点,对应的结果是12四、教学步骤1. 引入乘法的基本概念和符号,简单介绍乘法的运算规律2. 给出乘法口诀表,帮助学生记忆并理解3. 练习使用乘法口诀表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4.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应用乘法5. 练习乘法的运算规律,例如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的运用6. 布置作业,巩固乘法的掌握五、教学示例示例1:乘法口诀应用小明有3个苹果,他又买了4个苹果,现在他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解题步骤: 1. 根据题目可知,小明有3个苹果,他又买了4个苹果,需要计算的是3个苹果和4个苹果的总数; 2. 根据乘法口诀表,找到行数为3,列数为4的交叉点,对应的结果是12; 3. 因此,小明一共有3个苹果加4个苹果等于12个苹果答案:小明一共有12个苹果示例2:乘法的运算规律应用班里有3个学生,每个学生有5支铅笔,老师总共需要发多少支铅笔给学生?解题步骤: 1. 根据题目可知,班里有3个学生,每个学生有5支铅笔,需要计算的是3个学生和每个学生5支铅笔的总数; 2. 根据乘法的分配律,我们可以先计算每个学生需要的铅笔数,即3 × 5 = 15; 3. 所以,班里共需发放15支铅笔给学生。
答案:老师需要发放15支铅笔给学生六、课后练习1. 根据乘法口诀表计算:6 × 7 = ?2. 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2 × 5) + (2 × 6) = ?3. 根据乘法交换律,计算:4 × 5 = ? 与 5 × 4 = ? 是否相等?七、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的基本概念和符号,了解了乘法的运算规律通过乘法口诀表,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两个数的乘积乘法的运算规律还可以帮助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进行计算通过课堂练习,我们巩固了对乘法的掌握八、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以上内容为示例,请根据实际情况撰写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