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配置心得体会植物配置心得体会篇一:小区组团植物配置的一些心得体会自然式小区植物组团内部结构的一些见解1.植物组团的重要性植物组团是自然式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组团的景观效果直接关系到了整个小区的景观品质,本文想就植物组团内部结构进行分析,以抛砖引玉,使读者能产生更好的思路和想法 一个典型的组团是由乔木、灌木、草本所组成的,这是一种极具生态效益的复合群落不管是在未来的城市市区园林绿地建设还是居住小区的景观环境建设过程中,植物造景,提高绿量、叶面积,以乔本为主,辅以灌木和花草组成合理的复合植物群落,营建稳定的生态系统,将会是最常用、最重要的设计手法2.植物组团的结构分析图 1:植物组团示意图 图 1 是一个典型的植物组团,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组团分为了四个结构:上层结构(大乔木、中等乔木、大灌木/小乔木) ,中层结构(大灌木、中等灌木球、小灌木球和石头) ,下层结构(背景小灌木、中层小灌木、前景小灌木、收边小灌木) ,地被结构并且组团还要做到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比例为 1:3上层结构的分析上层结构由大乔木、中等乔木和大灌木构成,是整个组团的骨架和灵魂上层结构的整体要求是姿态挺拔、树形优美、气势蓬勃。
大乔木作为上层结构中的骨骼与灵魂,最重要的是姿态挺拔,并且还要满足树形优美,轮廓富于变化等要求,最好是落叶树种其种植位置往往位于组团右侧的黄金分割点处,较适宜的树种有:大叶榕、槐树、银杏、油松、梧桐、小叶榕、合欢、罗汉松、南洋杉、广玉兰、枫香、黄栌、火炬树等中层乔木作为上层结构的肌肉,最重要的是姿态开张,并且还要满足树形端正,姿态优美,枝叶茂盛等要求,最好是常绿树种其种植位置往往位于组团的中部稍偏左的位置,较适宜的树种有:大叶女贞、椤木石楠、鸡爪槭、五角枫等大灌木/小乔木作为上层结构的收尾,同时也是中层结构的开头,是整个组团的点睛之笔,最重要的是树形优美,特点鲜明,最好是观干、观叶、观花或者观果的植物较适宜的树种有:紫薇、红枫、鸡爪槭、紫叶李、桂花球、红叶石楠球等中层结构的分析中层结构由大灌木/小乔木、中等灌木球和小灌木球构成,是整个组团的“躯干” ,最为漂亮出彩的结构中层结构的整体要求是姿态优美、特点鲜明、树形奇特、颜色丰富大灌木/小乔木作为中层结构的开头,是整个结构乃至组团的亮点因此,要选用最优美的苗木,可以是较大的灌木球,来表现丰腴感;也可以是小乔木,来体现姿态美但统一的要求是:树形优美、观赏价值高。
较适宜的树种有:紫薇、红枫、鸡爪槭、紫叶李、桂花球、红叶石楠球等中等灌木球是中层结构的躯干,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要选用姿态较稳定的苗木,如果上层大灌木是红枫等彩叶树种,中等灌木应采用常绿苗木,如水蜡球、石楠球等;如果上层大灌木是紫薇等非彩叶树种,中等灌木可以采用彩叶苗木,如金叶女贞球、红叶石楠球等同时中等灌木球往往和上层植物在体量、质感、颜色上产生衔接和对比,以更加突出彼此的特点如上层灌木是红叶石楠球,则此层可以选用姿态较开张的水蜡球,通过叶片质感和颜色,整体姿态等对比,突出红叶石楠球的颜色鲜艳、形体优美等特点,同时也能表现出水蜡球的质感细腻,姿态开张的特点因此,中等灌木可以放大上层结构的优点,同时也可以掩盖其缺点小灌木球是中层结构的收尾,同时也是中层结构与下层结构的纽带,在实际种植中,小灌木球往往会与草坪直接相连因此,小灌木球的要求是:精致优美、质感良好,分支点在 10cm 以内,最好是非彩叶球,如:毛鹃球彩叶球也可以使用,但是不宜多用,点缀即可,如金叶女贞球石头在中层结构中,具有很特殊的作用,用法很多,产生的效果也比较丰富用法一:稳定组团结构由于石头的质感厚重,可以采用较大块的石头来稳定群落结构。
如果组团中上层种植了过多的彩叶树种,而且中层结构中的中等灌木体量又不够大,人的视线过多的停留在中上层,而过渡到下层的时候,就会感到头重脚轻而不协调此时,应选用体量较大的石头置于中层结构的下部,使群落稳定下来用法二:营造精致的景观效果由于石头的质感和植物的质感能产生对比,因此,选用体量适中,质感良好的石块,与质感较细腻的草坪或者毛鹃球相搭配,就能产生很精致的景观效果类似于小溪中的石块给人所带来的感受由于石块的质感的特殊性,注定了石块用途的多样性,更多的用途以及搭配方法,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挖掘下层结构的分析下层结构是由背景小灌木、中层小灌木、前景小灌木、收边小灌木构成的,是整个组团的“裙角” 其整体要求是整齐,变化有节奏感,上下衔接连贯其所占的面积不宜超过组团面积的 2/3,即至少要留出 1/3 的草坪线背景小灌木的作用是使组团的内部充实,遮挡大乔木的根部区域等其种植地点为组团内部的空隙,面积不宜超过下层结构的 1/3,高度不宜超过 70cm,植株间距不宜过密,最好是常绿植物常用的植物有:红叶石楠、金叶女贞、红瑞木等中层小灌木是背景小灌木的过渡,要与上层灌木在高度、颜色、质感上产生差异,形成对比,以实现均匀过渡的效果。
其种植地点为组团中部的空隙,面积不宜超过下层结构的 1/2,高度不宜超过 50cm,植株间距不宜过密,最好是常绿植物常用植物有:金叶女贞、瓜子黄杨、金边黄杨等前景小灌木是下层结构的进一步延伸,要处理好与中层小灌木的关系其种植地点在组团的外侧,一般会与中层结构的小灌木或者石头相结合,因此质感要柔和,能与之协调搭配常用植物有:大叶黄杨、杜鹃、金叶大花六道木等收边小灌木是下层结构与草坪的连接线,因此质感必须柔和,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常用植物为:杜鹃、彩叶草、酢浆草等3.植物组团在实际中的应用以上是较完整的自然式的组团结构以及植物的配置方法之一,在实际应用中,除了重要节点外,没有必要将组团结构做的很复杂只要保证上层大乔木的姿态和背景相搭配,向下过渡的小乔木和灌木比较自然,不突兀,下层结构过渡自然,草坪线饱满,就是一个较合理的组团而且在自然式的园林中,组团还有很多其他的做法与风格,我们可以去模仿与借鉴,也可以仿照其精髓,做到神似而形不似4.关于新中式的几点看法新中式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演绎;是对中国当代文化充分理解基础上的当代设计新中式的楼盘,其实也是文化的楼盘我们要表达什么样的文化与思想,怎么通过园林来表达出来,我们要给园林的参与者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能否引发参与者的共鸣与思考。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又一道的问题但是,文化才是新中式要最终表达的思想,因此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学习与理解是我们园林人的第一节功课并且很有必要去细细的品味一下中国的古典园林通过学习古人的手法与思想,更快的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与表达手法,提高自己的素养,形成自己的风格很多时候我会问自己:园林是什么,园林人的职责是什么,园林人最需要什么样的特质与品格,他们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其实,园林是文化,每一个园林人都是文化的传播者,园林人需要的是文化修养、纯粹和坚持,他们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住诱惑,禁得住考验,才能做出能震撼人心灵的作品这也是园林人的最高目标虽然前路漫漫,但若干年后的我还是会行走在这条路上的篇二:《植物配置与应用》课程心得体会《植物配置与应用》课程心得体会小组成员:X 帅、X 野、X 剑、X 丽、X 燕、X 华调查内容:通过对各个景区周边园林植物配置的调查,对植物进行细化的了解,包括:植物的名称、拉丁文名称、类型、树型、高度、宽幅、胸径、习性、用途、栽培、树木特点、种植区域,进而对如何通过植物配置周边景观作一个初步的了解植物的搭配用于植物和周边环境之间,使自然更美观,人与植物更和谐、舒适。
制作过程:植物配置是景观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植物搭配的好与坏,决定着这个景观设计的是否成功,植物配置要结合景区、景点的构思与意境,以植物不同的生态习性和外观形态丰富景区的绿化构成植物的选择以本地乡土植物为基础,以地域性植物群落结构为依据,再现地方绿化特色植物树形的有机搭配,密林、疏林、草地相得益彰,既可以增加水域空间的层次感,又可以丰富绿化轮廓线,还能对体量庞大的沿湖建筑起到遮挡和虚化的作用植物配置要充分利用植物季相特色,它能给人以时令的启示,增强季节感,同时驳岸植物随季节和年龄的变化,二者相趣生辉,表现出园林景观中植物特有的艺术效果为了更好地了解植物的各类特点,进行了多个景区和广场实地的调查,让我们更多的亲身去认识植物,了解它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方式,我们进行了以下地区的调查:一、大连老虎滩鸟语林九月十三日对鸟语林进行了实地调查,在鸟语林位于大连老虎滩的海边,依山而座,在鸟林内可以看到在园内配置的景观设施,有山有水,有的植物配置在山体的边缘,攀援而上,有的植物配置在流水的一旁,不同种类的植物分布在不同的视角,体现出人文景观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出植物在不同的地方所配置的不一样,更能突出我们做学习植物配置的重要性,利用植物造景可以使鸟语林呈现出它的生生不息和活力。
二 、蝴蝶馆 太空植物园九月二十日我们景观三班在老师带领下对蝴蝶馆和太空植物园进行了实地的调查,蝴蝶园和太空馆坐落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首先对蝴蝶馆进行了观赏,我们带着摄像设备,对馆内的植物进行记载,馆内有许多南方的植物,植物的分布层次和区域的分化,植物相互间的遮掩,植物颜色的不同在一起的拼凑,给人视觉上的冲击,最终达到一种让人很自然舒服的空间布局,在地面铺装上也很有讲究,刚进门的时候地面铺张用鹅卵石进行铺装,地面铺成一个蝴蝶的形状,间接地给人们了一个信息,这也是在景观设计中,不知只有文字和指示标给人们传递信息,不同的符号同时给人们一些所在地域的信息,更好、更形象的来表达意境,这就是景观设施给人们带来的和谐化的信息馆内的植物更开了我们的眼界,在北方很难见到的植物同时也出现了,比如:光棍树,它的枝干的奇特给人深刻的印记,还让我们亲眼见到了植物不同的配置、植物给带来心底的震撼和舒适,同时让我们收获了很多在馆内的观察让我们了解到利用植物进行造景所达到的景观视角上的效果三、中山公园十月九日我们到达中山广场进行了实地的教研,下车后就看到中山公园的主题建筑引入眼帘,建筑旁边配置着绿色植物的映衬,两边有着古老牌坊的样式,体现出传统造园植物配置的人文意境美。
老师指引下看到中山公园入口的一处用植物进行造景的实例,同学们都仔细的进行观察,植物的高低层次分布有序,远近距离的拉开,其次在一旁看到了许多水杉树,笔直挺拔着,逐一进行探讨,在公园内有许多植物的种类,如:槐树、侧柏、松树、银杏等,我们对植物的科目、树型、种类进行了记载,对叶片进行了拾取或摘取,以便我们更好的观察,来完成最终的调查作业,园内的植物的树叶飘落,有的依然长青,这就让我们考虑到植物配置的特性和季节的作用,植物景观营造中季相是极为重要的,园林植物配置利用有较高观赏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植物的季相,能给人以时令的启示,增强季节感,表现出园林景观中植物特有的艺术效果其次在公园内看到了园内的配套设施,和植物的布局,行道路的规划,在入口行道路的一旁路上标记,指示我们前进的方向和所走的路程,这又是景观中一个设施种类的说明,在园内看到了许多的地被植物,结缕草、狗牙根、野牛草等,此行让我们学到了更多关于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基础知识,更有助于我们以后课程的进行心得体会:我们小组负责对于共同完成的任务进行加工;对每次的调查活动的成效进行综合的整理,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来完成植物配置的课程植物配置的调查对专业知识的某一分支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整理和分析,让我们增加对专业的热爱,我们对植物的习和用途有了更多的掌握,常用植物造景树的搜集,接到老师安排的课程作业,我们小组进行了细分工,有搜集植物的资料、植物的图片和细节部位的图片、排版、手绘、植物的分类等工作,具体到某一个人来完成这个植物配置的任务,在搜集植物资料上在上搜集资料,在图书和文案上进行搜集植物各方面上的信息,通过上、查阅图书,了解植物的学名、科名、形态结构特征及生活习性等,让我们更多的了解到植物的信息,增长了许多我们的专业知识,进行上、查阅图书,了解校园绿化设计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