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连云港华杰实验学校物理高一上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瑾1****明德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65.50KB
约9页
文档ID:593953437
2025年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连云港华杰实验学校物理高一上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1/9

2025年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连云港华杰实验学校物理高一上期中联考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一质量为m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如图所示.则物块( )A.沿斜面加速下滑 B.仍处于静止状态C.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D.受到的合外力增大2、下列哪个物理量单位所对应的物理量是标量A. B.N C.kg D.V/m3、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A.亚里士多德 B.爱因斯坦C.伽利略 D.牛顿4、秋天的校园里,金黄色的银杏树甚是好看。

一片银杏树叶从大约10m高的树枝上落下,则银杏叶落地的时间大约为A.0.5 s B.1.0 s C.1.4 s D.2.5 s5、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的加速度可能为零B.汽车刹车至静止时如果初速度很大,其加速度一定也很大C.在炮膛中点燃火药后的炮弹瞬时速度、加速度可能均为零D.博尔特在100m比赛起跑时速度很小,加速度也很小.6、物体从A点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恰好停止,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  )A.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B.两次的加速度大小可能相等C.两次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D.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7、、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是( )A.、加速时,物体的加速度大于物体的加速度B.40秒末,、两物体速度相等C.40秒末,、两物体相距最远D.60秒末,物体在物体的前方8、某同学重力为G,准备做引体向上运动,图中是他初态的抓杠姿势,两手臂对称,其夹角为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当时,该同学单手对杠的拉力大小为B.当时,该同学单手对杠的拉力大小为GC.当θ增大,手臂受到的拉力增大D.当θ增大,手臂受到的拉力减小9、汽车在公路上以54km/h的速度行驶,突然发现前方30m处有一障碍物,驾驶员立刻刹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6m/s2 ,为使汽车不撞上障碍物,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可以为( )A.0.9s B.0.8s C.0.7s D.0.6s10、一列火车从榆林开往西安,下列叙述中指时间的是( )A.早6时10分,列车从榆林站出发B.列车一共运行了12小时C.列车在9时45分到达延安站D.列车在延安站停车30分钟二、实验题11、(4分)如图是将实际大小画出的一条纸带,则D、G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s,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小车运动的速度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

用可以表示D、G间的平均速度,也可以粗略地代表E点的瞬时速度,为了更加精确的表示E点的瞬时速度,理论上讲应该把包含E点在内的时间间隔t取得________(填“小一些”或“大一些”)12、(10分)某同学在测定木块P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A:木板水平固定,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P,如图(甲)所示; 方案B:通过细线水平拉动木板,如图(乙)所示1)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定较合理的方案是______(填“方案A或者方案B”);(2)该实验中应测量的物理量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0和___________________3)利用(2)中物理量写出测量动摩擦因素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9分)以v0=18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t1=3s内前进36m.求汽车的加速度及制动后t=5s内发生的位移.14、(14分)从离地面500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求:(1)小球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2)下落时间为总时间的一半时的位移(3)小球在最后1s内的位移15、(13分)一物体沿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且同时开始计时,其加速度随时间在前10s内变化的图像(a-t)如图所示,求:(1)物体在第10s末的速度;(2)物体在前10s内的位移。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B【解析】试题分析:质量为m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对其受力分析,可求出动摩擦因数,加力F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可以得到压力与最大静摩擦力同时变大,物体依然平衡.解:由于质量为m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说明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mgsinθN=mgcosθf=μN解得 μ=tanθ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再次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与斜面垂直方向依然平衡:N=(mg+F)cosθ因而最大静摩擦力为:f=μN=μ(mg+F)cosθ=(mg+F)sinθ,故在斜面平行方向的合力为零,故合力仍然为零,物块仍处于静止状态,A正确,B、D错误,摩擦力由mgsinθ增大到(F+mg)sinθ,C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要善用等效的思想,可以设想将力F撤去,而换成用一个重力的大小等于F的物体叠放在原来的物块上!2、C【解析】A项: ,是加速度的单位,加速度为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故A错误;B项:N为力的单位,力为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故B错误;C项:Kg为质量的单位,质量为只有大小的标量,故C正确;D项: 是电场强度的单位,电场强度为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故D错误。

点晴:本题考查标是和矢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矢量为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注意两者的区别3、C【解析】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ABD错误C正确.4、D【解析】根据自由落体公式:,代入数据解得:树叶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作用,使得下落的时间要长根据实际情况可知,树叶下落的时间可能为2.5sA.0.5 s故A不符合题意 B.1.0 s故B不符合题意 C.1.4 s故C不符合题意 D.2.5 s故D符合题意5、A【解析】A、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速度很快,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加速度可能为零,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汽车刹车至静止时,初速度很大,加速度不一定大,故B错误. C、在炮膛中点燃火药后的炮弹的瞬时速度为零,但是速度的变化率不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C错误. D、博尔特在100m比赛起跑时速度很小,加速度比较大,故D错;故选A【点睛】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结合加速度的概念分析判断.6、BD【解析】设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末速度为v,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加速度的大小可能相等,可能不相等,则通过的路程可能相等,可能不相等,故AC错误,B正确.在运动的过程中,速度方向不变,开始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然后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故D正确.故选B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知道运动学公式,注意该问题的加速度可能相同,可能不同,但是两段过程平均速度一定相等.7、BCD【解析】v-t图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故物体a的加速度小于物体b的加速度,故A错误;由图知,40秒末,a、b两物体速度相等,故B正确;40s前a的速度一直大于b,40s后a的速度小于b,故40秒末,a、b两物体相距最远,故C正确;20s~60s内,b物体的平均速度为40m/s,而此段时间内a物体一直以此速度匀速运动,物体a在0s~20s内运动而b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故60秒末,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故D正确.故选BCD.8、BC【解析】该同学受力分析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当时,代入可得A错误;当时,代入可得B正确;而且当θ增大, 的余弦值减小,因此手臂受到的拉力增大C正确,D错误。

故选BC9、CD【解析】汽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设驾驶员所允许的反应时间为t,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a.根据题意,由于反应时间的存在,汽车先做匀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所以有:汽车的位移,代入数据可:,故C、D正确.点晴:由题,驾驶员有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的运动状态不变,仍做匀速运动,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运动,根据匀速运动的位移公式和匀变速运动公式列式求解反应时间.10、BD【解析】列车在早晨6点10分开出,对应一个时刻,故A错误;列车共运行了12小时,对应一段时间间隔;故B正确;列车在9点45分到达延安站,对应一个时刻,故C错误;列车在延安站停车30分钟,对应一段时间间隔,故D正确所以BD正确,AC错误二、实验题11、0.1s 较小 小一些 【解析】由于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D、G两点之间有5个打点周期,所以D、G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点迹密集说明相同时间内小车的位移小,表示小车运动的速度较小;根据瞬时速度的定义,Δt越小,越接近瞬时速度,所以时间间隔t取的应小一些12、 (1)方案B; (2)P物体的重力G; (3) 【解析】(1)由图示实验可知,实验B中,弹簧测力计固定不动,不受木板如何运动的限制,使示数更稳定,测量更准确,因此B方案更合理.(2)根据摩擦力公式f=uFN,FN=G,f=F0,则 故该实验中应测量的物理量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0和P物体的重力G;(3)测量动摩擦因素的表达式为: 点睛:在本实验中,准确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关键,因此,在A方案中,只有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拉力与摩擦力才是一对平衡力,改进后的方案,速度容易控制,也是为了使读数更准确.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4m/s2;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2)40.5m【解析】根据可得解得a=-4m/s2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刹车的时间 可知t=5s时刻汽车已经停止运动,则位移:14、 (1)10s(2)125m(3)95m【解析】(1)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可得(2)下落一半时间即其位移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