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土工作业指导说明书(共17页)

夏日****8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7KB
约17页
文档ID:250393602
土工作业指导说明书(共17页)_第1页
1/17

土工作业指导说明书一.引用标准GB/T50123-1999(2008)《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50209-201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1-2001《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GJ 79-201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TG E40-200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土建部分》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水利、市政道路,公路等各类工程的地基土及填筑土料的基本性能试验,包括土粒比重试验、颗粒分析试验、密(压实)度试验、击实试验、界限含水率试验三.试样制备:3.1一般规定 1.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颗粒粒径小于60mm的原状土和扰动土2. 根据力学性质试验项目要求,原状土样同一组试样间密度的允许差值为0.03g/cm3;扰动土样同一组试样的密度与要求的密度差值不得大于±0.01g/cm3,一组试样的含水率与要求的含水率之差不得大于±1%定义:3. 原状土—又称不扰动土样没有物理成分和化学成分的改变,相对保持天然结构和天然含水率的土样。

4. 扰动土—扰动土样是天然结构受到破坏或含水率有了改变,或二者兼而有之的土样3.2试样制备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1 细筛:孔径0.5mm、2mm2 洗筛:孔径0.075mm3 台秤和天平:称量10kg,最小分值5g;称量5000g,最小分度值1g;称量1000g,最小分度值0.5g;称量500g,最小分值0.1g;称量200g,最小分值0.01g4 环刀:不锈钢材料制成,内径61.8mm和79.8mm,高20mm; 5 击实器、压样器6 其他:包括切土刀、钢丝锯、碎土工具、烘箱、保湿缸、喷水设备等3.3原状土试样制备,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腊封和胶带,开启土样筒取出土样检查土样结构,当确定土样已受扰动或取土质量不符合规定时,不应制备力学性质试验的试样2 根据试验要求用环刀切取土样时,应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根据试样的软硬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两端土样,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3 从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测定含水率比重、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等项试验的取样,应按第3.4条2款步骤的规定进行。

4 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对低塑性和高灵敏度的软土,制样时不得扰动3.4扰动土试样的备样,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土样从筒或包装袋中取出,对土样的颜色、气味、夹杂物和土类及均匀程度进行描述,并将土样切成碎块,拌和均匀,取代表性土样测定含水率2 对均匀和含有机质的土样,宜采用天然含水率状态下代表性土样,供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试验对非均质土应根据试验项目取足够数量的土样,置于通风处凉干至可碾散为止对砂土和进行比重试验的土样宜在105~110℃温度下烘干,对有机质含量超过5%的土、含石膏和硫酸盐的土,应在65~70℃温度下烘干3 将风干或烘干的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木碾碾散,对不含砂和 的土样,可用碎土器碾散(碎土器不得将土粒破碎)4 散后的粗粒土和细粒土,应按要求过筛对含细粒土的砾质土,应先用水浸泡并充分搅拌,使粗细颗粒分离后按不同试验项目的要求进行过筛3.5扰动土试样的制作,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试样的数量视试验项目而定,应有备用试样1~2个2 将碾散的风干土样通过孔径2mm或5mm的筛,取筛下足够试验用的土样,充分拌匀,测定风干含水率,装入保湿缸或塑料袋内备用。

3 根据试验所需的土量与含水率,制备试验所需的加水量应按下式计算:mw=m0/ (1+0.01w0)×0.01(w1-w0) 式中:mw——制备试样所需的加水量(g);m0——湿土(或风干土)质量(g);w0——湿土(或风干土)含水率(%);w1——制样要求的含水率(%)4 称取过筛的风干土样平铺于搪瓷盘内,将水均匀喷洒于土样上,充分拌匀后装入盛土容器内盖紧,湿润一昼夜,砂土的湿润时间可酌减5 测定湿润土样不同位置处的含水率,不应少于两点,含水率差值应符合本标准6.1.2条的规定6 根据环刀容积及所需的干密度,制样所需的湿土量应按下式计算:m0=(1+0.01w0)ρd V 式中: ρd——试样的干密度(g/cm3);V——试样体积(环刀容积)(cm3)7 扰动土制样可采用击样法和压样法1)击样法:将根据环刀容积和要求干密度所需质量的湿土倒入装有环刀的击样器内,击实到所需密度2)压样法:将根据环刀容积和要求干密度所需质量的湿土倒入装有环刀的击样器内,以静压力通过活塞将土样压紧到所需密度8 取出带有试样的环刀,称环刀和试样总质量,对不需要饱和,且不立即进行试验的试样,应存放在保湿器内备用。

一)压实度现场取样数量及引用标准工程部位取样数量检测方法检测依据备注场地平整平整后的场地表面应逐点检查100~400㎡取1点,但不应少于10点;长度、宽度和边坡均为每20m取1点,每边不应少于1点场地平整填方:每层400~900㎡取样1组,但每层不少于1组环刀法灌水法灌砂法GB50202-2002(6.1.4款)GB50301-2001灌砂或灌水法的所取数量可适当减少垫层条形基础下垫层每10m~20m不应少于1个点,独立基础、单个基础下垫层不应少于1个点,其他基础下垫层每50㎡~100㎡不应少于1个点环刀法灌水法灌砂法JGJ 79-2012(4.4.3款)采用环刀法检验垫层的施工质量时,取样点应选择位于每层垫层厚度的2/3深度处地基每50㎡~100㎡面积内应设不少于1个检测点,每一个独立基础下,检测点不少于1个点,条形基础每20延米设检测点不少于1个点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以上工程,每100㎡至少应有1点,3000㎡以上工程,每300㎡至少应有1点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环刀法灌水法灌砂法JGJ 79-2012(6.2.4款)GB50202-2002(4.1.5款)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地基、预压地基柱基抽取柱基总(个)数的10%,但不少于5个;环刀法灌水法灌砂法GB50301-2001灌砂或灌水法的所取数量可适当减少基槽管沟每层按长度20~50m取样1组,但每层不少于1组;环刀法灌水法灌砂法GB50301-2001灌砂或灌水法的所取数量可适当减少基坑管沟每层按100~500㎡取样1组,但每层不少于1组;环刀法灌水法灌砂法GB50301-2001灌砂或灌水法的所取数量可适当减少建筑地面1 基层(各构造层)和各类面层的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应按每一层次或每层施工段(或变形缝)划分检验批,高层建筑的标准可按每三层(不足三层按三层计)划分检验批;2 每检验批应以各子分部工程的基层(各构造层)和各类面层所划分的分项工程按自然间(或标准间)检验,抽查数量应随机检验不应少于3间;不足3间,应全数检查;其中走廊(过道)应以10延米为1间,工业厂房(按单跨计)、礼堂、门厅应以两个轴线为1间计算;3 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子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每检验批抽查数量应按其房间总数随机检验不应少于4间,不足4间,应全数检查环刀法灌水法灌砂法GB50209-2010 (二)土工试验参数、试验方法及样品数量检测参数试验方法依据标准:GB/T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所需样品数量湿密度环刀法、灌砂法、蜡封法、灌水法环刀试样一组,共两个、粗粒土1000g含水率烘干法、酒精燃烧法、炒干法、比重法(仅砂性土)、微波法、核子射线法、实容积法环刀试样一组,共两个、粗粒土1000g干密度烘干法、酒精燃烧法、炒干法、比重法(仅砂性土)、微波法、核子射线法、实容积法环刀试样一组,共两个、粗粒土1000g最大干密度击实试验(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轻型击实(20Kg)重型击实(50Kg)最优含水率击实试验(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轻型击实(20Kg)重型击实(50Kg)颗粒分析筛析法、密度计法、移液管法筛析法1000g密度计法500g液限液塑、限联合测定法;碟式仪液限试验1000g塑限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滚搓法塑限试验1000g液性指数液塑、限联合测定法;碟式仪液限试验、滚搓法塑限试验1000g塑性指数液塑、限联合测定法;碟式仪液限试验、滚搓法塑限试验1000g比重比重瓶法、浮称法、虹吸筒法500g有机质含量重铬酸钾容量法500g承载比承载比试验50Kg回弹模量杠杆压力仪法、强度仪法50Kg(三)作业参数及作业步骤一、含水率试验1. 适用范围:粗粒土、细粒土、有机质土和冻土。

2. 试验原理:测出试样的湿质量和干质量,通过计算公式求得含水率3. 试验方法:1)烘干法:将试样放入温度能保持在105~110℃的电热烘箱中烘至恒量,然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此方法是测定含水率的通用标准方法,精度高,试验简便,结果稳定故此方法为室内测定含水率的标准方法,列入国家标准2)酒精燃烧法:在试样中加入酒精,利用酒精在试样上燃烧,使土中水分蒸发,将土烤干,是快速测定法中较准确的一种,适用于没有烘箱或土样较少的情况由于此法难以控制105~110℃的恒温条件,与定义不完全符合,故一般在现场使用,或者在制备试样时测定风干土样的含水率,供制样参考酒精燃烧法测得的含水率略低于烘干法所测的含水率3)炒干法:用火炉或电炉将土样炒干,在炒干过程中,随时翻拌试样,至试样表面完全干燥此法适用于砂性土及含砾较多的土,在工地使用此法也不符合定义所规定的105~110℃,炒干温度在100~150℃,所测的含水率略大于烘干法注:测量含水率的试验方法还有比重法、实容积法、微波法和核子射线法4. 实验步骤:1)取具有代表性试样15~30g或用环刀中的试样,有机质土、沙类土和整体状构造冻土为50g,放入称量盒内,盖上盒盖,称量盒加湿土重量,准确至0.01g。

2)打开盒盖,将盒放于烘箱中,在105~110℃的恒温下烘至恒量烘干时间对粘土、粉土不得少于8h,对砂土不得少于6h,对含有机质超过干土质量5%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65~70℃的恒温下烘至恒量3)将称量盒从烘箱中取出,盖上盒盖,放入干燥容器内冷却至室温,称盒加干土质量,准确至0.01g4)按下式计算试样的含水率,准确至0.1%ω0=(m0/md-1)x100md—— 干土质量(g);m0—— 湿土质量(g)5)对层状和网状构造的冻土含水率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用四分法窃取200~500g试样(视冻土结构均匀程度而定,结构均匀少取,反之多取)放入搪瓷盘中,称盘和试样质量,准确至0.1。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