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食品化学课程复习纲要

m****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21KB
约29页
文档ID:601550060
食品化学课程复习纲要_第1页
1/29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食品化学课程复习纲要,食品化学课程的复习与考试,一、各章的授课目的和要求、重点考察的,知识点和学习方法,二、课程考试的有关事宜,一、各章的授课目的和要求、重点考察的,知识点和学习方法,食品化学课程的授课内容,第1章 绪论 第7章 酶,第2章 水分 第8章 色素,第3章 碳水化合物 第9章 呈味物质,第4章 脂质,第10章 呈香物质,第5章 氨基酸、肽和蛋白质,第11章 食品添加剂,第6章 维生素和矿物质,第一章 绪论,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食品化学的定义、食品化学研究的内容,2.了解食品化学在食品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3.了解食品在加工贮藏过程中主要的化学变化,(引起食品发生变化的三个重要因素),本章考察的知识点以及学习方法,1.食品化学的定义,(了解),2.了解食品化学研究的内容、食品化学在食品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3.食品在加工贮藏过程中化学变化与品质的关系,(能举例说明,不要求记忆),4.引起食品发生变化的三个重要因素,(记忆),第二章 水 分,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水分在食品保藏加工中的作用,2.掌握食品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和特性,3.掌握几个基本概念(水分活度、滞后现象等),4.在食品加工贮藏过程中水分的转移规律,5.掌握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本章考察的知识点以及学习方法,1.掌握食品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各种存在形式的,水分的特性。

理解、记忆),2.掌握水与溶质的相互作用形式,(记忆),3.水分活度的定义,特别注意冰点以下的水分活,度定义,(记忆),4.掌握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理解),5.滞后现象(效应)的定义,(记忆),6,.BET方程式,单分子层值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理解),7,.食品冻结保藏过程水分的变化规律,(理解),本章考察的知识点以及学习方法,第三章 碳水化合物,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主要的单糖(含衍生物)、寡糖和多糖,2.熟悉单糖的结构和性质,3.掌握功能性寡糖、多糖的结构、性质,4.熟悉在食品加工贮藏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的变化,规律,5.掌握碳水化合物与食品品质的关系(化学性质,的利用与品质保持),单糖的化学性质(反应),(理解、记忆),1,)几个基本概念(美拉德反应,焦糖化反应、烯醇化作用、异构化作用等),(记忆),2,)单糖及其衍生物的性质(糖醇、糖苷等),(理解、记忆),3,)美拉德反应机理、反应过程;,对食品风味、色泽的影响,,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理解、记忆),4,)焦糖化反应,(理解),5,)单糖在碱性条件下的变化(烯醇化、异构化、分解等),(理解),6,)单糖在酸性条件下的变化,(熟悉),7,)单糖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条件与生成产物),(理解),本章考察的知识点以及学习方法,2.低聚寡糖(,熟悉),1)几种常用低聚寡糖的化学结构特征、性质,(理解),2)低聚寡糖的功能特性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熟悉),3.多糖的化学结构特征和功能特性,(理解),1)多糖的分类和化学结构特征,(熟悉),2)几个基本概念(胶凝作用、淀粉的糊化、老化、淀粉改性等)(,记忆),3)多糖的4各功能特性,(理解、记忆),4),常见多糖的结构、物性及其利用,(理解、记忆),本章考察的知识点以及学习方法,第四章 脂 质,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脂肪和脂肪酸的化学结构,2.熟悉脂肪的物理性质及其利用,3.掌握脂肪氧化的机理、影响因素和防止方法,4.掌握脂肪在食品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规律,5.掌握油脂化学加工的原理,1.脂质的分类,(了解),2.脂肪和脂肪酸的化学结构特征,(了解),3.油脂的物理性质:结晶特性、溶融特性、可塑性、,膨胀性、乳化特性等及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理解、掌握),本章考察的知识点以及学习方法,4.油脂的在食品贮藏加工中的变化规律,(重点掌握),1)油脂的氧化:自动氧化、光敏氧化、酶,促氧化;,过氧化值,,脂肪-氧化等,,影响油脂氧,化速度,的因素、防止油脂氧化的方法等。

掌握),2)油脂的水解反应、在高温条件下的化学反应理解),3),油脂化学加工的原理:油脂的精炼(脱酸、脱胶、,脱色、脱臭等“四脱”),、油脂的改性,(氢化、酯交换等),(理解),本章考察的知识点以及学习方法,第五章 氨基酸、肽和蛋白质,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氨基酸、常见活性肽和蛋白质的结构、特性,2.掌握蛋白质变性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3.掌握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影响因素,4.了解蛋白质功能特性在食品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具体应用,5.掌握蛋白质在食品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规律,1.氨基酸的结构特征和物理化学性质,(了解),2.肽的物理化学性质,常见的活性肽,(了解),3.蛋白质的结构(1-4级结构)和分类,(了解),4.蛋白质的变性:变性机理、具体表现、影响蛋白质变性的物理、化学因素等,(理解、重点掌握),本章考察的知识点以及学习方法,5.蛋白质的功能特性,(重点掌握),1)几个基本概念:蛋白质的水合作用、凝胶作用、表面作用、,组织结构化作用、蛋白质改性等)理解、记忆),2)蛋白质与水的相互作用:水合作用、影响水合作用的因素,(理解),3)蛋白质的胶凝作用:机理以及在加工中的应用,(掌握),4),蛋白质的组织结构化作用:组织结构化方法以及在加工中的,应用,(掌握),本章考察的知识点以及学习方法,5.蛋白质的功能特性,(重点掌握),5)蛋白质的表面性质:乳化性质以及影响乳化特性的因素,起,泡性质以及影响起泡特性的因素,(掌握),6)蛋白质与风味物质的结合特性,(了解),6.,蛋白质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重点掌握),1)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化以及营养价值的影响,(掌握),2)在冷冻冷藏过程中的变化以及营养价值的影响,(了解),3)在碱处理过程中的变化以及营养价值的影响,(掌握),4)蛋白质的氧化以及营养价值的影响,(了解),本章考察的知识点以及学习方法,第六章 维生素和矿物质,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维生素的种类和作用,2.了解矿物质的种类和作用,3.,熟悉维生素在食品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变化,5.熟悉矿物质在食品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变化,第七章 酶,教学目的要求,食品加工中酶的作用、分类和特性,掌握酶促褐变的反应机理、影响因 素以及控制方法,酶的固定化和生物反应器,1.酶的分类和特性,(熟悉),2.酶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了解),3.酶促褐变的定义、机理和影响因素、防止酶促褐变,的方法,(重点掌握),4.酶的固定化和生物反应器,(理解),本章考察的知识点以及学习方法,第八章 色素,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食品色素的定义、分类,2.掌握食品天然色素的化学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和应用途径,3.食品色素在食品贮藏和加工中发生的变化,1.食品色素的定义、分类,(熟悉),2.食品色素的呈色机理,(掌握),3.,色素的化学结构特征、物理化学性质,(熟悉),4.色素在食品贮藏加工中的变化(血红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多酚类色素等变化;,(重点掌握),5、案例分析:蔬菜加工如何保绿,肉在储藏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绿色?,(理解),本章考察的知识点以及学习方法,第九章 呈味物质,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呈味物质的呈味机理和食品中呈味,物质的相互作用,熟悉几种常见食品呈味物质(酸味剂、,甜味剂、鲜味剂等)的特性和应用,1.食品呈味物质与化学结构的关系,(了解),2.,食品呈味物质的相互作用,(熟悉),3.,甜味物质的,呈味机理(AH/B生甜团学说),(熟悉),4.,食品加工中常用的几种呈味剂的特性和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了解,),本章考察的知识点以及学习方法,第十章 呈香物质,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食品中香气形成的几种常见的途径,2、化合物的类别与气味;常见香味增强剂及其 在食品中的应用;食品中不良气味的抑制。

3、,气味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气味的形成机理;风味物质的分析检测1.熟悉食品呈香物质的几个基本概念,(风味增强剂,香气值等),2.,食品呈香物质与化学结构的关系,(了解),4.,食品加工中常用的风味增强剂的特性和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了解,),本章考察的知识点以及学习方法,谢,谢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