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前应明确的问题1 选择适当的细胞接种浓度一般情况下,96 孔培养板的一内贴壁细胞长满时约有 105 个细胞但由于不同细胞贴壁后面积差异很大,因此,在进行MTT试验前,要进行预实验检 测其贴壁率、倍增时间以及不同接种细胞数条件下的生长曲线,确定试验中每孔的接种细胞 数和培养时间,以保证培养终止致细胞过满这样,才能保证MTT结晶形成酌量与细胞数呈 的线性关系否则细胞数太多敏感性降低,太少观察不到差异 药物浓度的设定一定要多看文献,参考别人的结果再定个比较大的范围先初筛根据 自己初筛的结果缩小浓度和时间范围再细筛切记!否则,可能你用的时间和浓度根本不是 药物的有效浓度和时间.3 时间点的设定.在不同时间点的测定OD值,输入excel表,最后得到不同时间点的抑制 率变化情况,画出变化的曲线,曲线什么时候变得平坦了(到了平台期)那个时间点应该就 是最好的时间点(因为这个时候的细胞增殖抑制表现的最明显) 培养时间200ul的培养液对于10的4〜5次方的增殖期细胞来说,很难维持68h,如果 营养不够的话,细胞会由增殖期渐渐趋向G0期而趋于静止,影响结果,我们是在48h换液 的 MTT法只能测定细胞相对数和相对活力,不能测定细胞绝对数.做MTT时,尽量无菌操作, 因为细菌也可以导致MTT比色0D值的升高。
6 理论未必都是对的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 实验时应设置调零孔,对照孔,加药孔调零孔加培养基、MTT、二甲基亚砜对照孔 和加药孔都要加细胞、培养液、MTT、二甲基亚砜,不同的是对照孔加溶解药物的介质,而 加药组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 避免血清干扰用含 15%胎牛血清培养液培养细胞时,高的血清物质会影响试验孔的 光吸收值.由于试验本底增加,会试验敏感性.因此,一般选小于10%胎牛血清的培养液进行 在呈色后,尽量吸净培养孔内残余培养液二)实验步骤贴壁细胞:1. 收集对数期细胞,调整细胞悬液浓度,每孔加入 100ul,铺板使待测细胞调密度至1000-10000孔,(边缘孔用无菌PBS填充).2 5%CO2, 37°C孵育,至细胞单层铺满孔底(96孔平底板),加入浓度梯度的药物,原则上, 细胞贴壁后即可加药,或两小时,或半天时间,但我们常在前一天下午铺板,次日上午加药一般5—7个梯度,每孔100ul,设3-5个复孔•建议设5个,否则难以反应真实情况.3. 5%CO2,37°C孵育16—48小时,倒置显微镜下观察4. 每孔加入20ulMTT溶液(5mg/ml,即05%MTT),继续培养4h若药物与MTT能够反应,可先离心后弃去培养液,小心用PBS冲2-3遍后,再加入含MTT的培养液。
5. 终止培养,小心吸去孔内培养液.6. 每孔加入150ul二甲基亚砜,置摇床上低速振荡10min,使结晶物充分溶解在酶联免疫 检测仪OD490nm处测量各孔的吸光值7. 同时设置调零孔(培养基、MTT、二甲基亚砜),对照孔(细胞、相同浓度的药物溶解介 质、培养液、MTT、二甲基亚砜)悬浮细胞:1) 收集对数期细胞,调节细胞悬液浓度1X106/ml,按次序将①补足的1640(无血清)培养基40ul ;②加Actinomycin D(有毒性)10ul用培养液稀释l?g/ml,需预试寻找最佳稀释度,1: 10 —1:20);③需检测物10ul;④细胞悬液50ul (即5X104cell/孔),共100ul加入到96孔板(边 缘孔用无菌水填充)每板设对照(加100?(储存液100 1640)2) 置 37C, 5%CO2 孵育 16—48 小时,倒置显微镜下观察3) 每孔加入10 ul MTT溶液(5 mg/ml, 即卩0.5%MTT),继续培养4 h悬浮细胞推荐使用WST—1,培养4 h后可跳过步骤4),直接酶联免疫检测仪OD570nm (630nm校准)测量各 孔的吸光值)4) 离心(1000转x10min),小心吸掉上清,每孔加入100 ul二甲基亚砜,置摇床上低速振 荡10 min,使结晶物充分溶解。
在酶联免疫检测仪OD570nm (630nm校准)测量各孔的吸光 值5) 同时设置调零孔(培养基、MTT、二甲基亚砜),对照孔(细胞、相同浓度的药物溶解介质、 培养液、MTT、二甲基亚砜),每组设定3复孔三)MTT的配制MTT 一般最好现用现配,过滤后4C避光保存两周内有效,或配制成5mg/ml保存在一20 度长期保存,避免反复冻融,最好小剂量分装,用避光袋或是黑纸、锡箔纸包住避光以 免分解我一般都把 MTT 粉分装在 EP 管里,用的时候现配,直接往培养板中加,没必要一 下子配那么多,尤其当MTT变为灰绿色时就绝对不能再用了MTT有致癌性,用的时候小 心,有条件最好带那种透明的簿膜手套•配成的MTT需要无菌,MTT对菌很敏感;往96孔板加 时不避光也没有关系,毕竟时间较短,或者你不放心的时候可以把操作台上的照明灯关掉配 制MTT时用用PBS溶解,也有人用生理盐水配,60°C水浴助溶PBS 配方:Nacl 8g, Kcl 02g, Na2HPO4 144g, KH2PO4 024g,调 ph 7.4,定容 1L四) 关于细胞的接种(铺板)细胞过了 30 代以后就不要用了,因为状态不好了;培养板要用好的(最好进口板),不好 的板或重复利用的板只可做预实验。
接种时最好按照预实验摸索出的密度接种, 因为细胞 密度在10000/ml左右时,所测得的OD值的区间即细胞抑制率(或者增值率)的所呈现的线性 关系最好,结果最可信如果铺的太稀细胞的杀伤不会很明显,太密细胞可能都会凋亡,因 为细胞长的太快营养会不够,最后导致死亡且而细胞过密或者过少,增殖都会过快或者过 慢,其增值率线性关系不佳故而MTT细胞密度多采用10000/ml, 100ul/孔细胞密度要根据不同细胞的特点来定.如果你做的药品对细胞具有刺激作用那么取小点 的细胞浓度,如果你做的药品对细胞具有抑制作用那么取大点的细胞浓度,这样与对照的区 别更明显,数据更好悬浮细胞每孔的细胞数可达到105,贴壁细胞可为103—104.(五) 加入 MTT个人认为MTT最关键的是你的细胞数目和你加入真正起作用的的MTT的适当比例,具 体细胞数目和真正起作用的的MTT之间的关系确实不好确定,我认为MTT多加一些比少加 好一些MTT的量各家报道不同,一般是过量的,所以10ul即够了如果不使用96孔板, 培养基超过100ul, MTT按照10%的比例加入加入MTT以后振荡一下让MTT与培养基混 匀,不过这个应该关系不大.如加入MTT后都有个别孔立即变为蓝黑色,则污染的可能性極大,另外MTT稀釋後加 入細胞前還是需要以過濾的方式滅菌為宜.且在加 MTT 前可以先在镜下观察,看看是否有孔 染菌,染菌的孔常常是临近的。
因为血清中白蛋白对大部分的药物都有结合效应,所以可以 单独将药物和MTT加在一起,看会不会起反应如果不起反应,就不用去除含药物的培液 直接加MTT即可首先说说我的一点经验:1吹打时悬液总量不能太多,达到吸管吸液量的3到4倍,可能比较容易混匀10ml的离 心管里面最好装 3~4ml 的悬液:悬液太少容易吹起很多气泡,悬液太多又不容易吹成单细胞 悬液.2. 吸管的吸液量最好在1ml左右:吸液量过多的话,一下吸起很多液体,管中所剩就很少,这 样吹打容易起泡,吸液量过少,吹打的力度就不够,吹打就会不均匀.如果是吸液量 1ml 多 的吸管,总液量在 5ml 左右为益3. 吸的时候要在悬液底部,然后提起来一点,但是吹下去的时候不要离开液面,否则容易吹 打出气泡4. 吹打次数 100 左右,就可以吹打均匀了(有人认为加细胞前吹打 30-50 次基本就差不多 均匀了加细胞的时候每接种2 孔反复吹打 3 次,每吹打 3 次后枪头垂悬与细胞悬液中 5 秒钟,然后再以一定的速度吸取悬液5. 向每孔中用枪头加入细胞时不要太快,否则你会发现细胞在加入的瞬间会由于枪头的冲 力在孔底聚集一堆,一般都在孔的底部中央,而周边很少,这种不均匀的分散会产生接触抑 制,影响细胞的生长。
所以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我习惯每块板加完后平握手中,向左 3 下,向右3下,在往返回复3下移动,目的是使得细胞能分散的均匀些铺板技术是MTT 实验的关键,也是基础,一定要练好曾经有同学用漩涡振荡器混匀细胞,最后细胞全死了, 建议不要采用这种方法混匀细胞.其它的声音:1 首先细胞的接种密度一定不能过大,一般每孔 1000 个左右就够了,我认为宁少勿多.尤其是对于肿瘤细胞10000/孔是太高了,这样即使药物有作用,MTT方法也是表现不出的, 最佳点板浓度在4000-5000/孔,太少的话SD值会很大.2 MTT 本身就是比较粗的实验,增殖率 10%左右的波动都不算奇怪特别是新手,20%的 波动也是常见的,所以很可能是技术原因引起的,特别是种板技术一定要过关 我做的是肿瘤细胞的 MTT 实验,这种细胞长的很快一开始我是用 100000/ML 的浓度来接 种的,结果细胞长的太满结果是没有梯度也没有线性关系 •后来调整浓度,用过40000〜 80000/ML的浓度都做过MTT实验,结果发现做的结果比较好点的是60000〜70000/ML的浓 度组的.用 40000/M 的浓度的组,由于细胞少,药物作用的梯度还是有,只是没有很好的线性 关系.还有根据细胞生长速度以及药物的特性(有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的药物)来确定培 养时间是 48 小时还是 72 小时. 注意细胞悬液一定要混匀,已避免细胞沉淀下来,导致每孔中 的细胞数量不等,可以每接几个就要再混匀一下。
加样器操作要熟练,尽量避免人为误差 虽然移液器比移液管精确得多,但是如果操作不熟, CV 会在 8%左右.另外,吹散次数过多 也会影响细胞活力.所以要熟练些、快些上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