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沉淀池本设计采用了竖流式初次沉淀池 5000m /d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 Wi-申心驚L出水8-5區形竖流式沉淀池出水进然 14.1设计参数申心書①池子直径(或正方形的一边)与有效水深之比不大于3.0,池子直径不宜大于8.0m, —般采用4.0〜7.0m② 中心管流速不大于30mm/s,本设计中取V =28mm/s0③ 中心管下口设有喇叭口和反射板,反射板板底距泥面至少0.3m;喇叭口 直径及高度为中心管直径的1.35倍;反射板的直径为喇叭口的1.3倍,反射板 表面积与水平面的倾角为17°④ 中心管下端至反射板表面之间的缝隙高在0.25〜0.50m范围内,缝隙中 污水流速在初沉池中不大于30mm/s,本设计中取v =20mm/s1⑤ 当池子直径小于7.0m时,处理出水沿周边流出,当直径DM7. 0时,应 增设辐流式集水支渠⑥ 排泥管下端距池底不大于0.20m,管上端超出水面不小于0.40m⑦浮渣挡板距集水槽0.25〜0.50m,高出水面0.1〜0.15m,淹没深度0.3〜0.40m4.2设计有关公式(1)中心管面积_ q——maxv0中心管面积(m2)qmax每次最大设计流量(m3/s)中心管内流速(m/s)(2)中心管直径d0—:4f中心管直径(m)d0(3)中心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高度h — qh — max3 v兀d11中心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高度喇叭口直径(m)m)d-- 1(4)沉淀部分有效断面积F — qF — —maxv0沉淀部分有效断面积(m2)(5)沉淀池直径沉淀池直径(m)(6)沉淀部分有效水深h2 二 Vt3600h 沉淀部分有效水深(m)2v 污水在沉淀池中流速(m/s)(7)沉淀部分所需总容积『 q (C - C 乂6400 x 100TV — —max 1 2—K 7(100 - p 丿t 沉淀时间(h)Z0T 两次清除污泥相隔时间(d)C 进水悬浮物浓度(t/m3)1C 出水悬浮物浓度( t /m3 )2KZ 生活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丫 污泥密度(t/m3)约为1p0 污泥含水率(%)(8)圆截锥部分容积兀h~35( R 2 + Rr + r 2)V 圆锥部分容积( m3 )1h 污泥室圆截锥部分的高度( m )5R 圆截锥上部半径(m)r 圆截锥下部分半径(m)(9)沉淀池总高度H=h+h+h+h+h12345H 沉淀池总高度(m)h 超高 (m)1h 缓冲层高度( m )44.3设计有关计算□召竖流式沉淀池计第邨1—申曲;2—反射板;3-集般;4-擬管设中心管内流速v=0.03m/s,采用2个竖流沉淀池,则池子最大设计流量 0q = Q /2 =0.058 - 2=0.029(m3/s);max max(1)中心管面积:f 二 =0.029/0.03=0.96 (m2)v0⑵中心管直径:d0 ^.'4777 4 X 0.96/3.14 = 1.1(m)(3) 中心管嗽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高度:设v =0.02m/s1d =1.35d =1.35 X1.1=1.48(m),10h =q /v 兀 d =0.029/(0.02x3.14x1.48)=0.31(m)3 max 1 1(4) 沉淀部分有效断面积:设表面负荷q' = 2.5m3 / m2 • h则 v 二 2.5/ 3600 二 0.0007(m / s)F=q /v=0.029/0.0007=42(m 2)max沉淀池直径:4F±f) _ :4(4;;;96)_7.4(m),采用 D=7.5m。
5) 沉淀部分有效水深:设 t=1.5h,h =vt x 3600=0.0007 x 1.5 x 3600=3・8(m)2Dh 二 7.5.38 二 1.98 < 3 (符合要求)6) 校核集水槽出水堰负荷:q 1000 x 0.029max二 二 1.23 < 2.9(L/s)(符合要求)兀 D 3.14x 7.5(7)污泥所需总容积:q (C - C ) x100 x T x 86400 v =zo_ 0.029 x(500 - 70)x 100 x1x 86400 106 x(100 - 95 )=21.5(m3)其中:取两次污泥清除间隔时间T=1d 丫——污泥密度,Vm3,其值约为1.P——污泥含水率,%oq 每池最大设计流量 m3: smax(8)污泥斗容积圆锥体下底直径为0. 4m ,污泥斗斜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5 0 ,则污泥斗高度 h _ (R - r)tan550 _ (3.75 - 0.2) tan 550 _ 5(m)5兀h / 、V _ 5(R2 + Rr + r2)3.14 x 531 3(3.752 + 3.75 x 0.2 + 02)_ 77.9(m3)> 21.5(m3)(9)沉淀池总高度H 设池子保护高度h =0.3m,缓冲高度h =0.3m,则14H=h1+h2+h3+h4+h5=0.3+3.8+0.3+0.3+5=9.7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