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镇经济社会发展之我见很荣幸能到重阳工作,转眼间,半年多的时光已去,在 这段日子里,领导的关怀,同事的帮助,使我很快对农村的 工作有了基本认识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对重阳 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一、 重阳镇基本情况重阳镇坐落于西峡县西部,东接丁河镇,西交西坪镇交通便利、风景秀美、民风淳朴、历史悠久总面积232. 37 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207个村民小组,7997户,28413 人全年生产总值完成7. 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30元二、 重阳镇现状分析近些年来,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经济社会 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于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 了积极的贡献1. 自然资源丰富主要矿产有金红石、铜、铁、金、石 棉、石墨、琥珀等其中,国内储量最大的八庙至水峡河金 红石矿带,为亚洲三大金红石矿之一,储量在一亿吨以上 但含量低,开发利用率低2. 农业发达按照“一村一品”的规划,特色明显,重 阳镇已形成林、果、药、菌、牧等支柱产业全镇林地、宜 林宜牧面积21000公顷,人均11亩,高于全县平均水平木 材蓄积量16万多立方米全镇以山茱萸、桃猴桃、板栗为主 的经济林2400多公顷。
林副土特产品有狒猴桃、山茱萸、油 桐籽、生漆、山楂、龙须草、板栗等桃猴桃年产量在400 吨以上全镇袋料香菇生产规模达900万袋,年市场香菇吞 吐量逾千吨,市场交易额达1亿元左右3. 畜牧业小有规模经过近些年的发展,重阳的畜牧业 有了初步的规模,形成8个养鸡专业村、37个养鸡专业场, 养鸡专业户养殖规模达到82730只;建种羊场4个,养羊专业 户379家共有甲鱼养殖场11个,网箱养鱼20架,水库养鱼 面积3400亩,2005年水产养殖业产值完成130万元生猪饲 养量29775头,家禽饲养量13万只,畜禽饲养业已成为农民 增收的重要来源但从更深范围的观察和分析,有其优势,也存在着不足1. 非农产业发展缓慢,经济结构仍不尽合理经过多年 的努力,我镇经济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不尽合理 经济结构单一,香菇,桃猴桃是最大的经济收入第二产业 脆弱,目前全镇共有限额以上企业3家,限额以下企业12家 第三产业严重滞后2. 小城镇规模较小,聚集带动能力差经过近些年的努 力,去年重阳镇被评为一星级集镇,但镇区人口稀少,造成 小城镇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小,对 周边的资源和资金的吸引小,使城镇功能的发挥受到极大影 响。
同时,城镇的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不高,缺乏有力的产业 支撑,就业机会少,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弱这势必妨 碍小城镇聚集效应的发挥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三、对加快我市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要实现重阳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我觉得可以从近期和远期两方面入手近期工作重点加快城镇建设,促进其协调发展依托有利资源,以镇养镇小城镇建设需要支柱产业支 撑,我镇要突出“药、果、菌、矿”四大支柱产业强力发展 树立“产业支撑、活商兴镇”的理念,大力培育中药材、香 菇、将猴桃市场,以市场建设带动城镇发展,打造特色集镇 产业的大力发展即能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也有利 于提高农民素质,更能增加我镇的财政收入,再以财政收入 去扩大城镇规模,以镇养镇,发挥城镇的聚集效应,把重阳 镇建设成两星级、三星级,甚至五星级集镇二、 大力发展畜牧业等副产业利用重阳镇山多,林多等优势,改变单一的农业方式, 发展畜牧业,增加农民收入我镇农民虽也经营一些副业, 但大多都是家庭少量饲养满足家庭需求,并未发展成为规模 经济因此我们要振兴当地农业经济,则有必要倡导鼓励农 民发展副业,并创造有利条件,发展规模化养殖,提高经济效益。
三、发挥合作社、协会职能,服务新农村建设香菇和耕猴桃是我镇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成立农 业合作社、协会,确保农民的收入,成为必然选择香菇和 耕猴桃的价格受天气的影响很大,遇上阴雨天,丰收不丰产 充分发挥合作社、协会之功能,原料统一购买,产品统一销 售,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交易费用,保护农民利益与商家 结合,便于统一管理和技术标准,能抵御自然和市场的风险, 降低农民损失长远目标一、发挥工业化主导地位,实施工业立镇兴镇战略工业是提升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增强乡镇经济发展后 劲的关键所在与先进乡镇相比,我镇经济的差距主要在工 业要把加快工业化进程作为乡镇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推 动乡镇经济迅速崛起1. 狠抓招商选资,为经济腾飞安装“助推器”一是在主动出击 抢抓项目,改进招商选资方式上下功夫二是在全员参与招商选资创 新机制上下功夫招商上舍得投资,对有功人员实行重奖重视企业 招商,达到以商招商、以商聚商的效果2. 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我镇虽说有香菇,猗猴桃等资源优势,但 科技附加值低我县生产的香菇酱、猗猴桃果汁、猗猴桃果片等,有 极高的科技含量在我镇如何办深加工技术,提高科技含量,增加农 民收入,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弘扬重阳文化,打造文化重镇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脍炙人口的 诗,国人尽知,说的就是重阳节2006年国务院又将“重阳 节”确定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我们应抓住有利条 件,精心设计,规划合适的重阳文化广场,修建菊花山、开 发重阳水库等,打造重阳文化中心景区,与企业联合开发重 阳节活动有关的产品,如:重阳糕、菊花酒、茱萸囊等即 增加了收入,又提高了重阳的知名度,影响力,更能促进城 镇的繁荣发展总之,重阳镇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我们全 体人员献智献力,相信重阳镇的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