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爱辉历史陈列馆情况介绍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6.35KB
约4页
文档ID:47506820
爱辉历史陈列馆情况介绍_第1页
1/4

1 爱辉历史陈列馆爱辉历史陈列馆始建于1975 年,坐落于祖国东北边陲黑龙江中游右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瑷珲新城遗址内,是全国唯一一处以全面反映中俄东部关系史为基本陈列内容的专题性遗址陈列馆原馆占地8000 平方米,展厅200 平方米, 2000年 9 月,黑河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原馆进行改扩建,2002 年 6 月15 日新馆落成并对外开放新馆园区占地12 万平方米,主展厅面积 4600 平方米 2008 年 3 月 28 日,响应中央四部委要求,面向社会免费开放2010 年 4 月,启动外部维修改造和基本陈列改陈工作新陈列主题框架不变,增加了现代化展示手段,提升艺术展示形式,丰富原有展示内容,将遗址、建筑、陈列三者融为一体,互补强化,交相辉映2011 年 6 月提升改造工程完工,对外开放爱辉历史陈列馆隶属于黑河市委宣传部,是事业法人单位现为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点),基本陈列《瑷珲历史陈列》荣获第五届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是同时拥有五项国家级荣誉的场馆爱辉历史陈列馆具有强烈、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定位准确,意义深远。

紧紧围绕着黑龙江由中国内河成为中俄两国界河、瑷珲城由繁盛至衰败的历史变迁,充分展示了黑龙江作为中国北方民族母亲河所拥有的辉煌历史和饱受摧残的屈辱历程无论是边陲儿女抗击外敌、保家卫国的英雄史诗,还是中华民族备受欺凌、丧权割地、遭受屠戮的屈辱篇章,都是中华民族爱国主2 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具有无可替代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作用基本陈列《瑷珲历史陈列》 ,采用编年与专题相结合的体例,分五个展示部分 陈列中以诸多新发现的历史照片、珍贵的档案资料、富有特色的文物精品为主,辅以油画、沙盘、景箱、超写实雕塑复原场景、大型开放式场景、电子互动地图、电子追光解说系统、电子图表、三维动态地图、幻影成像、电子翻书、电子触摸屏等多媒体展示手段客观、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第一部分“黑龙江是中国北方民族的母亲河”,展示从遥远的古代起,源远流长、支流众多的黑龙江就哺育着自己的优秀儿女——中国历代北方诸多民族他们在美丽富饶的黑龙江流域广袤土地上,世代劳动、生息、繁衍,与血脉相联的中原各族一起,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历史展出了诸多黑龙江畔中国一侧采集、出土的精美石器、辽金文物,吸纳了近年俄罗斯远东地区石器时代和我国黑龙江中下游汉魏时期的考古研究成果,更有力的证实古代黑龙江流域与中原密不可分。

第二部分“十七世纪的中国黑龙江流域和中俄《尼布楚条约》” ,展示从十七世纪四十年代始,清政府统治下的蒙古、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满族、赫哲、费雅喀等黑龙江流域各族,遭到了沙俄哥萨克的严重侵扰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清政府被迫进行了雅克萨自卫反击战通过外交谈判,中俄两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首次公开展出了珍贵的鄂伦春民族萨满服、神像、神偶,充分利用俄罗斯十七世纪原始档案资料、学术著述和形象资料,展现、复原相关历史 第三部分“十七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中叶的中国黑龙江流域”,展示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清政府采取多种有3 力措施, 加强了对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的管理 在约一个半世纪的和平环境里,黑龙江流域的社会经济得到稳定发展, 瑷珲发展成为黑龙江中上游地区的中心城市这一部分除利用我国档案、学术成果之外,还新收集、利用了多幅日、俄文图像资料,如俄罗斯内部出版物中的《十八世纪爱辉街景》照片等第四部分“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中国黑龙江流域和中俄《爱辉条约》 ” ,重点展示十九世纪下半叶,清朝已由盛至衰,内外交困,面对强邻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又一次入侵,再也无力自卫和反抗1858 和 1860 年,清政府被迫与沙俄先后签订了《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

两个条约使中国丧失了10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签订《瑷珲条约》场景的复原,是严格按清代档案记载和俄文记述设计的,并展出有俄国“1858年纪念牌”、 “1900—1901 出兵中国银质勋章”等极具说明性的实物第五部分“庚子俄难和重建瑷珲”,展示了《瑷珲条约》的签订并没有满足沙俄对中国的贪欲,他们在黑龙江左岸刚刚站稳脚跟, 便开始越界掠夺我国漠河等地的黄金资源,蚕食我土地 1900 年又制造了震惊世界的 “黑龙江上的悲剧” ,攻占了我国东北 瑷珲军民抗俄使用的带有“吉林”字样的子弹、长矛为一级文物,俄军使用的枪、刀、屠杀海兰泡和居民的照片为首次展出 “海兰泡半景画”的画面内容则是根据众多中、俄、日、英文资料综合研究后的最新学术成果爱辉历史陈列馆自建馆以来,共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千余万人次 , 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先后有乔石、 迟浩田、杨成武、李德生、张震、杨尚昆、张万年、司马义·艾买提、田纪云、郭伯雄、陈至立、尉健行、李铁映、曾培炎、张梅颖、梁4 光烈、李建国、刘云山、贺国强、孟建柱等百余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到馆参观,并题词、留念原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参观后指出“要让人民群众牢记这段历史”;原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参观后给予高度赞扬, 称“爱辉历史陈列馆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条件的部队都要组织来这里参观学习”;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吕济民先生参观后称赞爱辉历史陈列馆建得好、展览办得好,连说“不容易、没想到” ;单齐翔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期间参观后给予肯定和赞扬,称“爱辉历史陈列馆内容设计独到,特色鲜明,史料挖掘深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