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女性主体意识的萌动及其悲剧命运【精品-PPT】

jiups****uk12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91.50KB
约134页
文档ID:45544677
女性主体意识的萌动及其悲剧命运【精品-PPT】_第1页
1/134

六、女性主体意识的萌动 及其悲剧命运• 明代中期以后,随着商业经济的繁荣,王学左派的兴起,“尊情论”的高扬,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严重的挑战社会群体长期所遵守的道德规范往往被嘲笑为“假道学”,代之而起的是鼓吹真情的直率表露、个人利益的大胆追求在整个社会与文学领域内涌动着一股张扬个性、肯定人欲的思潮,这无疑促进了个体主体意识的萌动• 在封建社会中,主体意识的觉醒非常艰难社会的制度、等级的差异、礼仪的规范,以及“男女有别”的传统观念,交织成了一张严密而巨大的网,牢牢地笼罩着每个人的头上,压抑着人的本性特别是女性,长期处于一种依附、从属的地位,“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亡从子”的教条更为沉重地窒息着主体意识的独立• 对于包括性欲在内的人生欲求,究 竟是加以抑制,还是加以纵容,或者任 其自然?在感情上、理论上,各派在反 复较量着《金瓶梅》的作者基于肯定 人性的立场,对于被压抑的人性十分关 注在小说中通过李瓶儿、潘金莲、春 梅、孟玉楼、吴月娘、宋惠莲等众多的 形象,真实而细致地暴露了这一人生的 苦闷、追求,有力地控诉了“灭人欲”说 教,反映了晚明女性主体意识的萌动及 其悲剧命运• 明代中期以来,随时着手工业的发达,妇女参加工作的机会增加,经济上的独立也有利于人格上的独立。

同时,受教育的女性也逐渐增多这在整个人性思潮的涌动中,都有力地推动着女性个体主体意识的萌发她们逐渐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并不完全把自己看作是丈夫的附庸,开始自觉地选择自己的命运,积极地追求美好的未来,为此不惜与社会传统观念决裂,以致被社会所不容,背上了不好的名声或遭致悲惨的下场• 在女性主体意识萌动的过程中,情 欲无疑是最活跃的催化剂这是因为当 时女性生活的范围受到了限制,爱情、 婚姻与家庭就是她们人生的主要内容 当她们的情与欲同客观世界产生矛盾的 时候,往往也就是她们违背社会群体的 规范、主体意识觉醒的开始晚明作家 所表现的女性主体意识有所觉醒的主题 ,也往往集中地反映在所谓情与理,或 者是人欲与天淼某逋恢小一、潘金莲: 有所觉醒后的悲剧• 在笑笑生的笔下,潘金莲是第一“淫 妇”小说开头,就从论“情色”出发,交 代了“这一本书”的主要故事是讲潘金莲 这个“好色的妇女”“日日追欢”,最后“不 免尸横刀下”,同时使“贪他的断送了堂 堂六尺之躯”(第一回)作者要劝诫世 人的,无非就是一句话:“万恶淫为首” 自此之后,潘金莲似乎就成了古今文 学史上最著名的“淫妇”• 所谓“淫妇”,这里是指婚后的女性 违背了社会普遍承认的道德规范,不忠 于自己的丈夫或性行为过度。

• 在潘金莲身上的具体表现,主要是 :一、偷情; • 二、“霸拦汉子”• 当进一步追究潘金莲为什么要如此 背离客观社会的普遍道德而要走上“淫妇 ”的道路、甚至走向犯罪的深渊时,我们 就会发现: • 她在情欲的驱动下,多少萌生了一 种自我独立的意识在某种意义上也可 以说,这正是她在寻找自我、主宰自己 的结果一)、先论其“偷情”• 潘金莲,就是一个人性被扭曲了的妇女潘金莲的偷情是从当上武大的老婆后开始的她之所以萌发偷情的念头,实际上是性压抑而主体意识萌动的结果• 她是个美貌风流的女强人,其实本无过多过高的生活欲望,比如对于“财”就漫不经心,只是对于性的要求比较注重假如她的人生道路比较正常而顺利,也不可能剌激她的性欲恶性膨胀,畸形发展可惜社会安排她的命运是:从小就在骄奢淫佚的王招宣府家里浸染熏陶,将她的天性向淫纵方向引发而当她年方十八,春情勃发,追求美满婚姻的时刻,却先被六旬之上的张大户收用,接着又被送给了“人物猥[犭衰] ”的武大郎为妻,性的欲望远远不能满足,贞操的观念却被破坏殆尽,她感到苦闷和压抑• 于时,她意识到自己的“风流伶俐”与丈夫的猥琐无能不攀配:• 1:原来这金莲自嫁武大,见他一味老实, 人物猥犭衰,甚是憎嫌,常与他合气, 报怨大户:“普天世界断生了男子,何故 将我嫁与这样个货?每日牵着不走、打 着倒退的,只是一味[口床](chuang无节 制地吃喝)酒,着紧处却是锥钯也不动 。

奴端的那世里悔气,却嫁了他,是好 苦也!”常无人处唱个《山坡羊》为证: • 想当初,姻缘错配,奴把你当男儿汉看 觑不是奴自己夸奖,他乌鸦怎配鸾凤 对?奴真金子埋在土里,他是块高丽铜 ,怎与俺金色比?他本是块顽石,有甚 福抱着我羊脂玉体!好似粪土上长出灵 芝奈何,随他怎样,到底奴心不美 听知奴是块金砖,怎比泥土基? • 高丽铜:当时朝鲜出的低品位炼铜• 应该说,这种“姻缘错配”是客观存在 她不想忍受客观社会给她这样的安排, 而要靠个体微弱而懵懂的努力去改变目 前的局面,于是“打扮光鲜,只在门前帘 儿下站着,常把眉目嘲人,双晴传意”, 以“好偷汉子”出了名不过,小说真正 写到她在张大户以后想偷与偷到的汉子 共有五名:武松、西门庆、琴童、陈经 济、王潮儿武 松 • 作为武大的妻子,她第一个看中的是“身 材凛凛,相貌堂堂”的武二郎,禁不住心 里寻思:“奴若嫁得这个,胡乱也罢了 于是她自觉、主动地邀请武二搬来家住, 献尽殷勤,百般挑逗,乃至“酥胸微露, 云鬟半亸(duo躲,下垂貌)”,“要同云雨 会风流”但想不到这位意中人,认同的 是社会群体的道德规范而不是个体的自由 意志,不想“败坏风俗”“伤人伦”(以上第 一回),回答她的是一顿无情的抢白。

西门庆• 第二个是得手的西门庆西门庆给她的 第一印象是“风流浮浪,语言甜净,更加 几分留恋”,临去时回头看了她七八遍, 于是她敏锐地感觉到这人对自己“有情” ,马上意识到“不想这段姻缘,却在他身 上!”(第二回)当西门庆在王婆家正式 “勾搭”她时,即不失时机地表示“你有心 ,奴亦有意”(第四回),十分主动、及 时地把握自己的命运• 她“和西门庆做一处,恩情似漆,心意如 胶”(第四回)她对西门庆说:“奴家 又不曾爱你钱财,只爱你可意的冤家, 知重知轻性儿乖第八回)假如不论 她所爱非人,她所追求的并非完全是“恶 ”• 而当武大来捉奸时,西门庆慌得只知道“ 仆入床下去躲”,她却提醒他闲常时“卖 弄杀好拳棒”,叫他不要当“纸老虎”,一 时间使西门庆也感到不及她有“智量”, 后来也觉得自己“枉自做个男汉”而潘 金莲正如她自己说的:“我是个不戴头巾 的男子汉,叮叮当当响的婆娘第二 回)她在追求个人的利益时,其胆其智 ,事实上已不亚于男性• 可是,她为了与情夫“长远做夫妻,谐老 同欢”,却采取了一种残忍而非法的手段 ,毒死了亲夫,用别人的生命来换取自 我的“快活”(第五回)• 在这里,可以看到她的炽烈情欲所催发的主体意识在觉醒,有令人同情与令人佩服的地方,因为我们没有理由让她一辈子守着一个不爱的丈夫以保持其忠贞的名节,扼杀其人性;但她最后并不能恰当地把握自己的命运,克服人性中的弱点,将其情欲可怕地扭曲,恶性地膨胀,以杀夫的手段来达到改嫁的目的,终于走向了罪恶的深渊。

在这里深刻地暴露了当时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封建礼教、封建婚姻制度之间的尖锐冲突潘金莲就是这一冲突下的牺牲品琴 童• 她后来作为西门庆的妻子又与她的仆人琴童与 女婿陈经济偷情,其动因已不是婚姻不配,而 是由于丈夫的不专一而使她在精神上与肉体上 感到压抑,以图报复她偷琴童,就是因为西 门庆一连半个多月在院中“留恋烟花,不想回 家”潘金莲“青春未及三十,欲火难禁一丈高” ,写信给丈夫表示“黄昏想,白日思,盼杀人 多情不至”,结果却被负情人臭骂了一顿她 在房中“捱一刻似三秋,盼一时如半夏”,盼不 到西门庆来家,就“将琴童叫进房”,灌醉了他 ,“两个就干做在一起”(第十二回)• 这里,一切都是出于她的主动与安排 她明明知道西门庆是一个“打老婆的班头 ,坑妇女的领袖”(第十七回),但当她 一旦为了追求个体的满足,就“不顾纲常 贵贱”,“管甚丈夫利害”,“正是色胆如天 怕甚事”(第十二回),独立地去面对现 实她是勇敢的,但又是盲目的• 古往今来,男女的“偷情”本不能以封建的道德来一概而论,从先秦《诗经》至明代《山歌》中的酬唱,从崔莺莺到安娜·卡列尼娜的追求,那种建立在真情与挚爱基础上的“偷情”,从来被认为是千古佳话、人间美事。

而潘金莲偷琴童,只是停留在粗野的性报复与性发泄的层次上,并没有一丝感情的交流,毫无真善美的内涵它虽然表现了潘金莲的反抗性,但在这里看不到她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偷的只是“性”,而无半点“情”,她的主体意识反而显得模糊了陈经济• 陈经济与她,尽管一开始他们就相互吸引 ,但还没有突破界限第十八回陈经济初遇潘 金莲时,“猛然一见,不觉心荡目摇,精魂已 失”作者说他们是“五百年冤家今朝相遇,三 十年恩爱一旦遭逢”后来,虽然他们一有机 会就嘲戏调笑,偷偷地你捏我一把,我踢你一 脚,有一、二次“把小丈母便揪住了亲嘴”,乃 至匆匆忙忙发生过一次性关系(第五十三回) ,感情在不断深化,但主要还是两人间暗暗调 情直到西门庆死,潘金莲才主动地走出了关 键的一步,说道:“我儿,你娘今日可成就了 你罢!”• 当然,从严格意义上说,他们之间先前 的调情也可列入“偷情”的范围;但若稍 稍放宽尺度的话,他们之间毕竟还未有 突破性的进展只是到了丈夫死后,潘 金莲才大胆、主动地又一次作出了抉择 ,再次做出了“色胆如天怕甚事”(第八 十回) 的勾当• 他们之间的偷情并不如有人认为的那样“ 清美”,说“陈经济是全书中唯一的一个 具有一定程度民主性的人物形象”,但也 并不完全等同于偷琴童和后来“又把王潮 儿刮剌上”(第八十六回)那样,主要出 于原始的性欲。

• 假如我们不去追究他们的偷情基础是什 么,只从潘金莲独立、大胆的追求这一 点来看的话,她所追求的陈经济确实并 没有辜负她,直到最后,陈经济还把搬 取父亲灵柩的事放在脑后,首先想方设 法凑上一百两银子,向他的“六姐”表示 :“一顶轿子,聚到你家去,咱两个永远 团圆,做上个夫妻第八十六回)• 从潘金莲的几次“偷情”的情况看来,我们虽然不能排斥这里存在着一种原始性欲的冲动,不排除在异性浪子诱惑下存在的迷惘和无奈,但无论如何也夹带着一个女性对自己个体能力和价值的自我认定,并在这基础上用自己的实践对于客观社会认同的价值观念作出否定,努力以自己的意愿去改变自我的命运,明显地表现了一种个体主体意识的觉醒但主流的社会规范不承认、不允许这种主体意识的萌发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下,这种本身并不健全的主体意识,就被压抑,被扭曲,且最终引向了绝路二)、再论其“霸拦汉子”• 潘金莲作为“淫妇”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是“霸拦汉子”这里不仅是一个“欲”的问 题,还由于“气”的驱使• 潘金莲性欲旺盛,这是事实孙雪娥说 她“怎的霸拦汉子”:“说起来比养汉老婆 还浪,一夜没汉子也不成的,背地里干 的那茧儿,人干不出,他干出来。

第 十一回)• 但她之所以使尽心计,甚至屈身受 辱,无所不至去“窝盘住”汉子,还 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她处在一个妻 妾成群的家庭里,论地位只是排名 第五的一个小妾• 在当时中国封建妻妾制的社会里,妻与 妾的地位是极其不平等的 • 《释名》曰:“妾谓夫之嫡妻曰女君夫 为男君,故名其妻曰女君也 • 《仪礼注疏》卷十一《丧服》释曰:“妾 事女君,使与臣事君同• 在明代,妻妾尊卑的次序还十分严格, 《明会典》卷一百四十一以“妻妾失序” 为目引《大明律》卷六《户律》三“婚姻 ”条的规定曰:“凡以妻为妾者,杖一百 ;妻在,以妾为妻者,杖九十,并改正 《大明律》卷二十一《刑律》四“骂 人”条又规定:若妻妾骂夫,要杖八十, 而“妾骂妻者,罪亦如之”• 这种妻妾不平等表现在《金瓶梅》的世 界里,小妾对奴才而言是主子,但在主 子之中实为奴才西门庆稍不愉快,就 可以对潘金莲“赶上踢两脚”。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