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包装印刷行业华光精工,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我国不是印刷强国 当今世界,图像工业已成为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如美国,1998年美国的印刷及图像传播工业总产值高达2280亿美元(相当于我国当年GDP的四分之一) 绿色印刷,产业规模(从业人员和机构数)仅次于美国餐饮业图像传播工业中的印刷工业 是美国最大的制造业之一, 2001 年销售额达到1594 亿美元,员工总数已超过115.4万人, 企业总数45, 964家日本印后工艺, 2001年印刷产业产值为80380亿日元(折合人民币 约5600亿元),企业数为4.3万个,员工46万人,企业平均产值为2亿日元(折合166.6 万美元),人均产值为1890万日元(折合15.75万美元)其他包装,印刷生产额是很高的香港的印刷工业, 2001年已升至香港制造业的首位,现有印刷企业3800多家,加上相 关企业已超过5000多家,从业人员4.47万人票证印刷, 2001 年全港印刷产值达400亿港 元我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还未成为我国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不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 分。
2002年我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的总产值为2550亿元,占全世界印刷工业总产值7800 亿美元的 4%,占全国 2002 年 GDP(10 万亿元)的 2.5%中国印刷企业强2. 印刷能力过剩我国的包装印刷企业有不少长期亏损或亏损边缘据2001年对138家包装印刷企业的 调查,盈利单位(人均利税5000元以下)58家收购,占42%,亏损企业29家,占21%, 两项合计占 63%地区发展极不平衡,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根据2002年有关统计数 字政府政策及监管,西部12省市占全国面积的70.85%,人口占27.7%,印刷工业(书刊、 包装、报纸及其它)产值只占16.3%东、中、西区域内部发展差距也很大如广东省印刷 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 19%以上,占华南地区的 75%;陕西省印刷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 7.1%,占西北地区的 75.3%3. 劳动生产率极低以人均销售收入或劳动生产率为例:德国为126379(欧元)版材,折人民币为121 万元美国为13.81 万(美元),折人民币114万元日本为100万元(折人民币)香港地区为100万元(折人民币)台湾地区为80〜100万元(折人民币)我国人均为8.5万元人民币,与上述国家相比,相差10多倍。
不难看出差距之大造 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主要是加工能力过剩数码印刷在中国,低水平重复,高档精美印刷能力 不足,致使多数企业任务不饱满,造成包装印刷产量上不去,附加值低出版4. 印刷设备的差距 我国现在使用的印刷设备主要特点是功能少金融危机,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水平低,稳定、可靠性差中低档产品供求不平衡或供过于求,高档设备主要仍依靠进口2001年我国进口各种印刷设备为13.7亿美元,比2000年的9.012亿美元增长52%,2001 年印刷设备出口额仅为3964.24万美元投资采购,虽比2000年的3405万美元增长16.6%, 但进口额与出口额相差悬殊,进口额是出口额的30倍特别是多色胶印机与国外相比差距 更大,近三年来,我国每年进口胶印机用汇达4〜6亿美元有资料表明2001年进口多色单 张纸胶印机645台制版,2002年增加到785台,国产机80台左右,进口机市场占有率达90% 此外,如中档以上的柔印机2002年进口2284万美元,凹印机2002年进口7342万美元上海 电气,大部分市场被国外厂家占领,数字印刷机,国内刚刚开始研究,目前全部依靠进口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包装印刷行业的技术改造和发展。
5. 印刷器材的差距印刷器材品种繁多,但品种不全平装无线胶订联动线装机量调查,产品性能、质量差 高档器材主要依靠进口,有些器材国内尚属空白以印刷用纸为例,我国纸和纸板的产量2001年为3200万吨,2002年3780万吨模切烫 印压痕,仅次于美国(8550万吨),居世界第二,日本是3300万吨产品品种多达600余 种,但高档纸张产量少,每年仍需进口新闻纸、铜版纸、书写纸、白卡纸等500〜600万吨 左右中低档柔印版材国内可以生产整合,高档柔印版材还需要进口目前国内年需要量为 10多万平方米,约90%需要进口直接制版所需的CTP版材,目前国内还不能大批生产, 主要依靠进口,进口一张CTP版材需要90元食品包装,而国内一张普通PS版的价格仅为 30元左右由于目前CTP版材价格过高,严重地影响直接制版技术的应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