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会计政策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包括已出租的建筑物、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本公司的投资性房地产按其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外购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和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本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于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选择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依据: 1、认定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的依据 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应当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所在地,通常是指投资性房地产所在的城市对于大中型城市,应当为投资性房地产所在的城区2)公司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2、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进行估计时涉及的关键假设和主要不确定因素 (1)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确定原则 公司采用审慎、稳健的原则进行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估价,并针对不同物业市场交易情况,采用以下不同的估价方法: ①公司投资性房地产本身有交易价格时,以公司投资性房地产管理部门商业物业经营部提供的同期成交价格或报价为基础,确定其公允价值。
②公司投资性房地产本身无交易价格时,由公司投资性房地产管理部门商业物业经营部进行市场调研,并出具市场调研报告,以市场调研报告的估价结论确定其公允价值必要时,公司聘请信誉良好的资产评估机构对公司期末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 ③公司估价时,应从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城市的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权威机构,或信誉良好的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获取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 ④对本身无交易价格的投资性房地产,参照市场上至少三个以上类似可比项目物业的交易价格,并按照影响标的物业价值的相关因素进行价格修正,以此为基础,最终确定标的物业的公允价值公司对可比项目估价时应编制调整因素标准表,根据投资性房地产的类型,分别商圈位置、周边交通便捷度、商业繁华度、房屋状况、设备及装修、交易时间、交易方式、所在楼层、地理位置、人文价值、周边环境等确定调整系数范围 3、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的期末确认及会计核算处理程序 (1) 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可能发生大幅变动认定如下: ①单项投资性房地产的期末公允价值与期初公允价值相比,变动幅度大于 5%时;②其他情况。
如投资性房地产的建筑实体已经发生严重损坏;投资性房地产 30%以上面积的空置期达到 6 个月以上;其他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可能发生了大幅变动的迹象2)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的期末会计核算处理程序 ①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首次确认:对于公司自行建造、外购、自用房地产等首次转换为投资性房产的,在首次转换日按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进行会计处理 ②转换日后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后续计量:如公司通过估价认定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期末与期初相比发生大幅变动时,公司财务部门根据市场调研报告的估价结论进行会计处理如公司通过估价认定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期末与期初相比未发生大幅变动时,公司财务部门不进行会计处理 对于报告期新增的投资性房产,如单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年末公允价值与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相比,变动幅度不大于 5%时, 公司财务部门不进行会计处理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公司以单项投资性房地产为基础估计其期末公允价值对于单项投资性房地产的期末公允价值发生大幅变动时,以资产负债表日单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单项投资性房地产的期末公允价值与期初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考虑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