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铣削加工工艺规范

豆浆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0.50KB
约4页
文档ID:31453538
铣削加工工艺规范_第1页
1/4

模具制造工艺规范 KM-MW-001第 1 页 共 4 页铣削加工工艺规范操作者必须接受有关铣削加工的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并且通过考核获得上岗证,才能具备操作铣床的资格一、 加工前的准备1. 操作者在加工前要检查图纸资料是否齐全,坯件是否符合要求2. 认真消化全部图纸资料,掌握工装的使用要求和操作方法3. 检查加工所用的机床设备,准备好各种附件,按规定对机床进行润滑和试运转二、 装夹加工1. 在装夹各种刀具前,一定要把刀柄、刀杆、刀套擦拭干净2. 工件在装夹前,一定要把定位面、夹紧面、垫铁和夹具的定位、夹紧面擦干净,并不得有毛刺3. 铣刀的齿数应根据工件的材料和加工要求选择,一般铣削塑性或粗加工时,选用粗齿铣刀铣削脆性材料或半精加工、精加工时,选用中、细齿铣刀4. 在立式铣床上装夹铣刀时,在不影响铣削的情况下,尽量选用短铣刀5. 要保证平口钳在工作台上的正确位置,必要时应用百分表校正固定钳口面,使其与机床工作台运动方向平行或垂直6. 机动快速趋进时,靠近工件前应改为正常的进给速度,以防刀具与工件的撞击7. 在铣床上镗孔时,在不影响加工的情况下,刀杆尽可能粗、短,以增加刀杆的刚性,镗孔前钻孔余量根据孔的大小放 1~4mm。

8. 镗上、下模板时必须配镗,保证孔距一致9. 当切断时,铣刀应尽量靠近夹具,增加切断时的稳定性10. 在以下情况下用逆铣:A、铣床工作台丝杆与螺母的间隙较大;B、切削深度较大时在以下情况下用顺铣:A、精铣时,B、铣胶木、塑料、有机玻璃等材料11. 粗、精加工在一台机床上进行时,粗加工后一般应松开工件待其冷却后重新装夹12. 铣削面放磨余量,根据面的大小和变形情况,单面放余量 0.2~0.5mm13. 在批量生产中,必须进行首件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继续加工模具制造工艺规范 KM-MW-001第 2 页 共 4 页14. 全部上下模板、固定板、垫板、卸料板、垫铁和凸非工作边等,要求在第一道加工铣并倒角后才转序,对图上未注倒角的则按附表要求倒角15. 对发泡模、吸塑模零件的工作边同样要求在第一道加工工序铣并倒角后才转序,对图上未注倒角的非工作边,均按 1×45°倒角三、 加工后的处理1. 工件在加工后应做到无屑、无水、无脏物,并在规定的位置放好,以免碰伤2. 工艺装备用完要擦拭干净,放到规定位置3. 图纸资料保持整洁四、 铣削留下工序余量及铣削参数选择(供参考)1. 留下工序余量(1) 铣削加工留平磨余量(单边)加工宽度 (mm)加工长度 (mm)≤100 100~ 300 300~ 500≤300 0.2~ 0.3 0.25~ 0.4 0.3~ 0.5>300~1000 0.25~ 0.4 0.3~ 0.5 0.4~ 0.6说明:以上余量为单边余量,需热处理后加工的取大值。

2) 粗铣加工留精铣余量:单边放 0.5~1,工件大时取大值,反之取小值2. 铣削用量(参数选择) (注:以下是以中碳钢为例)刀具类型 刀具规格 进给速度(mm/min) 每齿进给量 主轴转速 (r/min)Ø6~ Ø16 150~ 60 0.05 1000~ 400Ø16~ Ø20 60 0.06 400~ 300Ø20~ Ø25 60 0.07 300~ 250高速钢刀具Ø25~ Ø32 60 0.10 200Ø125~ Ø160 180 0.15 160合金铣刀Ø200~ Ø250 240 0.15 100切削深度:钢件 3~5mm,铸铁件 5~7mm,如果是铣切工具钢材料,转速可适当减小3. 钻削用量进给量 (mm)钻头直径钢件 铝件主轴转速 (r/min)4~ 5 0.06 0.13 10006~ 12 0.10 0.16 480~ 950模具制造工艺规范 KM-MW-001第 3 页 共 4 页16~ 20 0.13 0.20 30025~ 32 0.25 0.30 18040~ 50 0.32 0.40 120每分钟切削速度为 18~25m/min加工工具钢时转速适当降低。

五、 自检内容与范围1. 操作者加工前看清图纸要求及工艺过程卡的要求,明确本工序要加工部位及要求2. 检查坯件是否符合加工要求及前面工序是否符合图纸及工艺要求,并清楚本工序和上下工序间的联系和要求3. 在加工过程中应不断进行自休,及时纠正错误的数据和操作自检内容如下:(1) 检查工件是否正确,如刀具、设备和工件是否存在干涉;基准是否选取合理;夹紧是否可靠2) 检查选择的测量方法和计量器具能否保证工艺要求,并合理选择3) 检查各加工部分的尺寸公差,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配合要求是否符合资料4. 加工后,工件经自检确认与图纸和资料相符合才能拆卸工件,需要专检的送专检附表:未注倒角时的倒角尺寸(C×45°)<100 100~300 300~500 500~700 700~900 >900<100 0.5 1 1.5100~30011.51.522300~50022 2.5500~7001.5 2 2.5700~9001.5 2.5>900 2 2 2.5 2 33注:当高度 H≤25 时,取表内数值的一半六、 铣削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问题 产生原因 解决措施铣削中,工件产生鳞削 过高的铣削速度。

1. 铣削硬度在 34~38HRC 以下,软材料及硬材料时增加铣削速度2. 改变刀具几何角度,增大前角并保持刃口锋利宽度B倒角C长 度L模具制造工艺规范 KM-MW-001第 4 页 共 4 页问题 产生原因 解决措施3. 采用涂层刀片表面粗糙度参数偏大铣削用量偏大,铣削中产生振动铣刀跳动,铣刀磨钝1. 降低每层进级量2. 采用宽刃大圆弧修光齿铣刀3. 检查工作台滚条消除其间隙以及其他运动冲件间隙4. 检查主轴孔与刀杆配合以及刀杆与铣刀配合,消除间隙或在刀杆上加装惯性飞轮5. 铣削侧面时,用有侧角隙的错齿或滚齿三面刃铣刀平行度超差铣削中工件变形,铣刀轴中心线与工件不垂直,工件在夹紧中产生变形1. 减少夹紧力,避免产生变形2. 检查夹紧点是否在工件刚性紧好的位置3. 在工件行当位置增设可锁紧可辅助支承,以提高工件削度4. 检查定位基面是否有毛刺、杂物;是否全动接触5. 精铣前,放松工件后再夹紧,以消除粗铣时工件的变形垂直度超差铣刀铣侧面时,铣刀直径偏少,造成振动,摆动,其次三面刃铣刀铣侧面时刀杆刚度不足1. 选用直径大刚度好的铣刀2. 减少进给量或提高铣削速度。

3. 适当减少三面刃铣刀直径,并降低进给量以减少刀杆的弯曲变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