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刘海戏金蟾的故事短文

菲***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22.80KB
约5页
文档ID:310809703
刘海戏金蟾的故事短文_第1页
1/5

刘海戏金蟾的故事短文 关于刘海戏金蟾的传说故事,至迟在北宋年间就已经出现了北宋词人柳永《巫山一段云》第三首:“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这里就提到了刘海蟾,可见刘海戏金蟾的故事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广为传播清代陈梦雷所编,后经蒋廷锡校订的《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引自《***县志》中记载:“刘海蟾,名元英……或曰:元英本名海,尝以道力除蟾祟,故称为海蟾云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蟾最初是一个反面的动物,刘海就是一个除蟾祟的道教神仙明朝李日华《六砚斋笔记》说:“皇越石携来四仙古像,一为海蟾子,哆口蓬发,一蟾玉色者戏踞其顶手执一桃,连花叶,鲜活如生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刘海与金蟾的严密关系刘海戏金蟾故事中的金蟾的定位,也随着社会背景的变化而改变,从被作为巫术驱邪的对象,逐渐变成了施术散财的灵物 刘海戏金蟾的故事,在***武陵区流传最广,后来遍及大江南北关于这个故事有多种说法 其一,相传***城内有一丝瓜井,丝瓜井中有一金蟾,夜间,经常从井口吐出一道白光,直冲云霄传说,有道之人可以乘此白光,升入仙境井旁有一家刘姓住户,青年名唤刘海,刘母因思念亡夫,哭瞎了眼睛。

刘海虽然家里很穷,但他还是靠着到附近的山里砍柴卖柴来奉养母亲他为人厚道,事母至孝,到了结婚年龄也没有成亲,与母亲相依为命一天,山林中有只狐狸修炼成精,她非常敬佩刘海的为人,就起了思凡之心,取名胡秀英,执意要嫁给刘海于是便幻化成美丽俊俏的姑娘,在刘海上山砍柴回家的路上拦住了他,要求和她成亲但是憨厚朴实的刘海,怕连累胡秀英受苦,几番推辞,后来看见胡秀英一片真心,才同意与胡秀英成亲婚后,胡秀英欲济刘海登天,口吐一粒白珠,让刘海做为饵子,垂钓于丝瓜井中那金蟾咬钓而起,刘海乘势骑上蟾背,纵身一跃,羽化登仙而去 其二,刘海为了置办与胡秀英的婚礼,于是去位于城中心的鸡鹅巷买结婚用的东西鸡鹅巷旁边有个小庙,庙里供有十八个罗汉其中十罗汉带着一群弟子(金蟾)也在暗中修炼他炼得一串金钱,也已成半仙,如能得到胡秀英的宝珠,就能即刻成仙升天十罗汉见胡秀英和刘海成婚,遂起了歹心,他带着弟子抢走了胡秀英的宝珠胡秀英失去宝珠就会现出原形,无奈之下只好把实情告诉了刘海刘海知道后,没有怪胡秀英,他拿起家中砍柴的石斧去斗十罗汉,最终在斧头神和胡秀英众姐妹的帮助下,刘海打败了他们,拿到了宝珠后人为了纪念刘海因为行孝而得道,于是在丝瓜井旁修建了蟾泉寺,其内供有刘海神像。

花鼓戏《刘海砍樵》中刘海的两句唱词就是“家住***武陵境,丝瓜井畔刘家门” 其三,明代王九思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编《户县志·社会志》民间传说中写道:“刘海生来有仙根,生在户县曲抱村,玉帝将我亲封过,封我四方活财神,***之水撒人间,行走步步撒金钱,一变十来百变千,有福有财都是仙这是流传在“道教祖庭”户县人中关于财神刘海的`民谣相传刘海从小家贫,靠着打柴养活双目失明的老母某日,刘海打柴回来,于村西小石桥边的阿***内偶遇一金蟾,生三只脚,背黄腹白,见他过来不躲不闪刘海甚是稀奇,每次路过,都要和它戏耍一番,才肯离去有一次刘海被一位名叫梅姑的美貌女子挡住了去路,要与他下山结为夫妻后来,刘海就同意了梅姑,一同下山结成夫妻有一天他又从桥边走过,想把自己的欣喜告诉那只金蟾,但朝桥下一看,金蟾却不见了正疑虑间,有一个跛足道人朝他走来,对他说:“刘海呀!听说你娶了个好媳妇,但她虽好,却不是人,是个狐狸精刘海不信,说他胡说八道,那道人嘿嘿一笑说:“你若不信,今日回家就装着肚子疼,她便给你一颗宝珠,你把这个宝珠吞下肚里,便知她是谁了说罢,道人不见了刘海回家后按照道人的说法做了,果然梅姑从嘴里吐出一颗宝珠,交给刘海,让他噙在嘴里。

刘海得了宝珠,连忙爬起来就要朝肚里吞梅姑看出破绽,经再三盘问,刘海才把遇见跛足道人的事告诉了梅姑梅姑听罢,对刘海说:“那跛足道人,是桥下的金蟾脱化,他与我同样修炼了五百年,同样有一颗宝珠,这宝珠就是修炼的仙丹多年来,他欲夺我仙丹,凑成千年,急欲成仙,却未能得逞,如今又想破坏你我美好婚姻刘海这才恍然大悟,把宝珠还给梅姑,提起斧子,要去找金蟾算账,梅姑连忙拦住他,让他找村头弥陀寺东边钟馗,学习赐福驱魔大法,又把宝珠交给他,才把他送出门刘海来到石桥边,口念“赐福驱魔大法”,照着梅姑的嘱咐,拿出宝珠,兜着金蟾左转十八圈、右转十八圈,不一会那金蟾果然浑身哆嗦,心口作呕,吐出了宝珠似的仙丹来,刘海连忙将仙丹捡起吞下肚去金蟾失去仙丹,失去法力,只得依附于刘海,刘海就让它吐出金灿灿的钱来,洒遍人间,接济苦难 第 5 页 共 5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