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地形类型 一、平原: 平原是陆地上最平坦的地域,它好像铺在大地上的绿色地毯,坦荡千里,辽阔无垠平原地貌宽广低平,起伏很小,海拔多在 200 米以下世界平原总面积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 1/4平原可以分成堆积平原和侵蚀平原两类,堆积平原中的冲积平原,主要由河流冲积而成它的特点是地面平坦,面积广大,多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两岸地区另一类是侵蚀平原,主要由海水、风、冰川等外力的不断剥蚀、切割而成这种平原地面起伏较大 1、东北平原:东北平原位于我国的东北部,西、北、东三面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所环绕,南临渤海,北达嫩江中游,面积约 35 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平原,整个平原主要由松花江、辽河、嫩江冲积而成,地势低平,海拔多在 200 米以下平原可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本地区平坦的地形,较为丰富的水热资源,以及格外肥沃的土壤,赋予了东北平原得天独厚的条件经劳动人民长期开发,它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基地 2、华北平原:华北平原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平原,主要由冲积平原组成它的形成一直可以追溯到一亿三千多万年以前的燕山运动时期 3、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长江三峡以东,黄淮平原以南,江南丘陵以北, 分为两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皖中平原以及长江三角洲四个部分,是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出来的平原。
江汉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农田、杭嘉湖平原 1、杭嘉湖平原 2、洞庭湖平原 4、恒河平原:恒河平原是由恒河冲积而成,恒河平原和恒河三角洲水网密布,土壤肥沃,盛产水稻、小麦、玉米、黄麻、油菜籽、甘蔗等这里人烟稠密,历来是印度、孟加拉国的主要经济区 5、亚马孙平原: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中部,范围南北介于圭亚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间,西起安第斯山脉,东到大西洋沿岸,有亚马孙河及其支流冲积形成面积 560 万平方千米,为世界最大的平原它地势低平,大部在海拔150米以下,在这里生长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二、高原: 雄伟挺拔、险峻奇峭、蜿蜒起伏的高原,是在长期、连续、大面积的地壳抬升运动中形成的,海拔高度一般都在 1 000米以上有的高原表面宽广平坦,地势起伏不大 ;有的高原则奇峰峻岭、山峦起伏,地势变化很大 1、青藏高原:我国西南边境的青藏高原 ,以巍峨的雄姿屹立在地球之巅 ,赢得了“世界屋脊”的称号青藏高原的平均高度在 4000 米以上 ,全世界共有11 座海拔超过 8000 米的高峰,全都矗立在青藏高原之上 2、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地处阴山和长城以北,东起大兴安岭,西到狼山,南沿长城,北至中国国境。
海拔 1000 到 1500 米,起伏平缓它的东部是一片肥美的大草原,称为"内蒙古草原" 3、黄土高原:中国四大高原之一的黄土高原,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地它地处黄河中游,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山西、青海、河南等省区的大部或一部分东西长 1000 多千米,南北宽 700 千米,面积约 40 万平方千米,海拔 1000—2000 米黄土的厚度一般在 100 米以上,厚的地方超过 200 米,好像给高原盖上了厚厚的黄地毯 4、云贵高原:云贵高原由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组成云南高原西北高、东南低,大部分地区海拔 1500—2000 米,一些山地可高达 3000 米,如乌蒙山贵州高原处于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带,平均海拔约1000 米地势由西向东倾斜,河流溯源下切侵蚀强烈,地面起伏较大,表现为山岭纵横,地表崎岖,俗有“地无三里平”之说云贵高原广泛分布着石灰岩,形成多种类型的喀斯特地貌 5、帕米尔高原:南界兴都库什山脉,北界阿拉依山脉,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形成的高大山脉,由于大规模的最新隆起,使帕米尔成为现代山地冰川最发育的地区之一 三、山地 地球陆地的表面,有许多蜿蜒起伏、巍峨奇特的群山。
山由山顶、山坡和山麓三个部分组成,平均高度都在海拔 500 米以上它们以较小的峰顶面积区别于高原,又以较大的高度区别于丘陵这些群山层峦叠嶂,群居一起,形成一个山地大家族 1、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大山脉,它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南缘,分布在我国与印度、尼泊尔等国的边境上,绵延 2400 千米,平均海拔 6000 米以上,它将亚洲的主大陆和南亚次大陆一障隔开,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山墙”,这里海拔 7000 米以上的雪峰多达 40 余座,超尖拔俗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即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山脉,它还在继续向上生长 2、横断山脉:横断山脉位于西藏东部与四川、云南西部,最高峰为贡嘎山,海拔 7590 米横断山脉地处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交接之地 3、秦岭:广义的秦岭西起甘肃、青海两省边境,东到河南省中部,包括秦岭、岷山、大巴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等,全长约 1500 千米,山势西高东低狭义的秦岭位于陕西省境内,渭河平原与汉江谷地之间,海拔在 1500—2500 米,东西长约 400—500 千米,南北宽约 100—150 千米,面积约 5 万多平方千米。
长期以来,秦岭被看作是我国“南方”和“北方”的自然界线,也是华北地区和华中地区的界线 4、南岭:又称“五岭”,位于湘、桂、赣、粤四省边境海拔在 1000—1500米左右是珠江、长江的分水岭,亦为华中、华南气候的分界线因久经侵蚀山岭间多较低的缺口,成为南北的交通要道和气流的通道在地质历史时期,岩浆活动频繁,故富有有色金属矿,以钨矿最富 5、昆仑山:横贯在新疆与西藏之间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向东延伸到青海省境内东西长 2500 千米系古老的褶皱山体,它的西段为塔里木盆地和藏北高原的界山,大致西北—东南走向,海拔在 6000 米左右,以公格尔山为最高,海拔在 7719 米,多冰川新疆至西藏的公路通过山地的西部 6、太行山:位于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北起拒马河谷,南到山西、河南边境的黄河岸海拔 1000 米以上,最高达 2000 米西坡平缓,东坡较陡,受河流切割,形成许多东西走向的山口,自古是交通要道和关隘所在 7、大兴安岭:大兴安岭是我国东北部的著名山脉,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它北起黑龙江畔,南至西林木河上游谷地,全长 1200 多千米,宽 200—300 千米,海拔 1100—1400 米,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林区,木材贮量占全国的一半。
8、祁连山:祁连山是中国现代冰川发育的山地之一冰川融水为河西走廊的绿洲农业提供了灌溉水源 9、恒山:分布在山西省西北部,主峰海拔 2017 米,是五岳中的北岳山中悬空寺是著名的古代建筑和风景名胜 10、天山:天山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大山脉,横贯中国新疆的中部,西端伸入前苏联的中亚和哈萨克地区长约 2500 千米,宽约 250—300 千米,平均海拔约5000 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为 7435.3 米,汗腾格里峰海拔 6995 米,博格达峰的海拔 5445 米这些高峰都在中国境内,峰顶白雪皑皑新疆的三条大河——锡尔河、楚河和伊犁河都发源于此山 11、 乞力马扎罗山:非洲大陆上的乞力马扎罗山, 有两个高峰 主峰基博峰,海拔高达 5950 米,是非洲的最高峰,被称为“非洲之巅”;另一个叫马文济峰,隔着一条长达 11 千米的马鞍形的山脊同主峰相连坦桑尼亚独立后,基博峰已改名为“乌呼鲁峰”了 12、 安第斯山脉: 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它紧靠太平洋,北起加勒比海的特立尼达岛,南到南美洲南端的火地岛,由几列相互平行的山脉组成,长约 9000 千米沿途有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智利和阿根廷 7 个国家。
13、落基山脉:落基山脉位于美洲西部科迪勒拉山系北段东面的一列,海拔2000—3000 米,它是科迪勒拉山系的主体 14、阿尔卑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它西起法国东南部的尼斯,经瑞士、德国南部、意大利北部,东到维也纳盆地,绵延 1200千米宽 120—200 千米,最宽处可达 300 千米山势高峻,平均海拔约达 3000米左右耸立于法国和意大利之间的主峰勃朗峰,海拔 4810 米,因峰顶终年积雪而得名,是阿尔卑斯山第一高峰许多山峰岩石嶙峋,角峰尖锐,山区还有很多深邃的冰川槽谷和冰碛湖直到现在,阿尔卑斯山脉中还有 1000 多条现代冰川,总面积达 3600 平方千米,比欧洲国家卢森堡还要大 15、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横贯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长约 1500 千米,宽 400-600 千米 一般海拔约 1000 米 最高峰为挪威南部的加尔赫皮根海拔 2468米西坡陡峻,东坡平缓个别地区有冰雪覆盖山区多森林、富水力 16、其他山脉:朝鲜玉山、长白山、唐古拉山、武夷山 四、丘陵 丘陵是陆地上起伏和缓、连绵不断的高地根据起伏高度,相对高度小于100 米者一般称为低丘陵,而100—200 米者一般称为高丘陵。
1、江南丘陵:江南丘陵位于长江以南、南岭以北、武夷山和天目山以西、雪峰山以东,包括中国湘、赣两省中南部和浙西、皖南地区的大片低山和丘陵,总称江南丘陵,面积约37 万平方千米 2、山东丘陵:位于黄河以南、运河以东的山东地区,是一片海拔不到500米的丘陵地, 是古老的山地经长期风化和侵蚀作用形成的波浪状的丘陵地形, 山东丘陵的地形特色是岭脊低缓,河谷谷地宽广,海岸线比较曲折 五、盆地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整个地形像一个大盆盆地的四周一般有高原或山地围绕,中部是平原或丘陵 盆地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地壳构造运动形成的盆地, 称为构造盆地,如我国新疆的吐鲁番盆地、江汉平原盆地另一种是由冰川、流水、风和岩溶侵蚀形成的盆地,称为侵蚀盆地,如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的景洪盆地,主要由澜沧江及其支流侵蚀扩展而成 1、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天山和昆仑山之间南北最宽处 520 米,东西最长处 1400 米面积约 40 多万平方千米 2、准噶尔盆地:准噶尔盆地位于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西侧为准噶尔西部山地,东至北塔山麓南北宽 450 千米,东西长 700 千米,面积 18 万平方千米,沙漠占 30%。
地势向西倾斜,北部略高于南部盆地西部有几处缺口,西部气流由缺口进入,为盆地和周围山地带来降水 3、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属封闭性的巨大山间断陷盆地位于青海省,四周被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阿尔金山脉所环绕,面积约 25 万平方千米柴达木”为蒙古语,意为“盐泽” 4、四川盆地:四川盆地是中国著名的紫色盆地在中国各大盆地中形态最典型、纬度最低、海拔最低位于四川省东部和重庆市,面积 26 万余平方千米四川盆地西依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地,北靠秦岭山地和黄土高原相望,东接湘鄂西山地,南接云贵高原盆地底部海拔多数在 250——700 米,底部以丘陵为主地表为大面积的中生代紫红色砂岩和泥岩所覆盖,故称“紫色盆地” 5、吐鲁番盆地:吐鲁番盆地是世界最低的盆地,盆地中有 8%的地方比海平面还低,最低的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 154 米,也是中国的最低点盆地四周被高峻的天山支脉所环抱, 年降雨量仅 25 毫米左右, 气候非常炎热, 是有名的 “火洲”夏季,人们在白天常常躺在地窖中避暑,到晚上才进行集中贸易;虽然这里也经常出现雷鸣电闪, 但只闻雷声不见雨滴, 原来雨水在半空中就被蒸发干了。
6、云贵高原坝子:云贵高原中部地区,地势起伏和缓,有大小不等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通称“坝子”这里土层深厚,灌溉便利,成为重要农业区和城镇所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