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配网防雷整定调研报告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30.50KB
约18页
文档ID:483914480
配网防雷整定调研报告_第1页
1/18

配电网防雷整定调研1配电网结构现如今,我国配电网接线模式主要包括:单电源辐射接线、带备用电源的单电源幅射接 线、环式接线、“N-1”主备接线和双电源接线11单电源辐射接线⑴刀单电源辐射接线方式是配电网接线方式中最基本的接线方式,该接线方式配电线路短, 新增负荷方便,经济,但由于苴所有元件都是串联的,所以可靠性很低,串联的援建越多, 失效的概率越大,一旦主干线或者分支线出现故障,必然会造成干线全部或者部分用户停电, 而且这种接线方式极其容易造成全面停电的危险优点:运行管理方便,投资少缺点:供电可靠性较低使用:主要用于城乡结合部、郊区等区域,这些区域负荷密度低、缺乏电源点、重要用户少, 对供电可靠性要求不高1.2带备用电源的单电源辐射接线⑴【2]该接线方式是在单电源辐射接线模式基础上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发展而成的在配电网 中加入了备用电源,故其可靠性与单电源辐射线模式相比较高例如:若断路器出现故障, 负荷失去电源而停电,电源信号传递至备用电源,备用电源关闭常开开关从而恢复对负荷的 供电在该模式中,负荷点的故障率与单电源辐射接线模式是相同的,但由于备用电源的存 在,使得平均停电时间将大大缩短电源优点:结构淸晰、供电能力强、供电可靠性髙、主变备用电容少缺点:投资费用增加、导线运行率减小(正常运行方式下线路负荷只能为导线载流量的50%) 使用:在城帀电网中应用较多。

但选择哪两条线路互为备用电源最合理,还需要综合荷大小 及分布情况,线损大小,运行管理等多方而比较,选择最优的“手拉手"方式,避免中压线路 交叉供电1.3环式接线⑴12】这种接线方式的供电可靠性髙,当线路故障或者检修时可以切换电源,从而避免停电或 者减少停电时间环式接线中负荷点的可靠率随着与电源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小,位于两电 源中心的负荷可用率最低与双电源接线模式相比,该模式投资低,可靠性基本等同,运行 方式灵活,因此,该接线方式效果较理想优点:结构淸晰、供电能力强、供电可靠性较髙、投资低缺点:导线运行率只有50%o与有备用电源的单电源辐射接线相比,由于两条线路的负荷 转移都是在同一个变电站内,主变的备用容疑较大一些内环网接线在变电站停电时,负荷 无法导出,适成线路全停电,所以供电可靠性比有备用电源的要差一些使用:用于有备用电源的单电源辐射接线无法实现的区域1.4 “N・l”主备接线⑴国该接线方式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途径是改变线路的运行状态在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 母线1不接负荷,作为备用母线存在,当其他母线出现故障或者需要检修时,母线1则投入 运行,由原来的空载运行变成有载运行,是得检修或故障时供电得以恢复,于是供电的可靠 性大大提高了。

优点:供电可靠性比有备用电源的辐射接线还髙、减少了线路的备用容量、线路运行率 髙、也减少了主变备用容疑、与前几种接线相比大大提髙了导线利用率缺点:接线复杂,大大增大了检修和运行难度,仅靠人工操作不仅工作量大,操作时间 长,还容易造成误操作使用:现阶段配电自动化技术还不太成熟,不宜采用这种接线方式若实现配电自动化 后,架空配电网将过渡到主备接线1.5双电源接线⑴2】双电源供电主要用于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情况,其为并联结构,每个负荷都可以从两个 电源获得电能若电源1出现故障,停止向负荷供电时,负荷能够继续从电源2获得电能, 从而不出现停电现象,真正实现一主一备的供电方式开关肉呑命留CZ-优点:供电可靠性最髙、线路运行率提髙;缺点:投资过髙、接线复杂、运行管理较难使用:只有配合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才能发挥其优势16小结综上所述,考虑投资和技术原因,现在大部分配电网均采用辐射接线和环式接线:城乡 结合部及郊区多采用单电源辐射接线,而城市则以供电相对可靠的带备用电源的单电源辐射 接线和环式接线为主而供电可靠性更髙的“N-l“主备接线和双电源接线只有当配电网自动 化技术更加成熟时才能发挥其优势但在实际运行中,虽然配电网可能具有环式结构,但是 为了故障龙位和继电保护整立的简单方便,通常要求处于开环状态运行,为辐射状。

2配电网接地方式目前我国10kV低压配电网主要有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和中性点经小 电阻接地三种中性点接地方式2.1中性点不接地该方式的中性点对地绝缘,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流过故障点的电流仅为电网对地的电 容电流,其值很小当限制在10A以下时,接地电弧一般能够自动熄火,此时健全相电压 升髙,但系统还是对称的只要装设绝缘监察装置,便于发现单相接地故障后能迅速处理, 避免单相故障发展为相间短路故障优点:结构简单,肖省投资由于故障相和非故障相都将流过正常负荷电流,线电压仍 然保持对称,故短时间故障不予切除这段时间可以用于查明故障原因并排除故障,或者进 行倒负荷操作,因此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高运行方便,不需任何附加设备缺点:由于故障发生后,接地相电压将降低,非接地相电压将升高至线电压,对于电气 设备绝缘造成威胁,单相接地发生后不能长期运行同时由于线路分布电容的存在,短路电 流成容性,这个容性电流在接地故障点将以电弧形式存在,电弧髙温会损毁设备,引起附近 建筑物燃烧起火,不稳定的电弧燃烧还会引起弧光过电压,造成非接地相绝缘击穿进而发展 成为相间故障,导致断路器动作跳闸,中断对用户的供电。

使用:根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门'620-1997)规左:对于架空线 路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小于10A时,可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多为农村10kV架空线路为主 的辐射形或树状形的供电网络2.2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消弧线圈是一个装设于配电网中性点的可调电感线圈,当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起 作用时提供一个感性电流,用来补偿单相接地的容性电流,使流过接地点的电流减小到(10A 以下)到能自行熄弧范用并避免重燃,避免发展为相间故障优点:故障点电弧可以自熄消除或者减轻接地电弧电流的危害缺点:投资费用较髙容量选择受调节容量的限制接地相电压降低而非接地相电压依 然很高,长期接地运行依然是不允许的使用:根据《交流电气装宜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门'620-1997)规左:对于架空线 路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大于10A时,应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2.2.1老式消弧线圈老式消弧线圈采用手动调匝结构,必须在退岀运行后才能调整分接头,故在运行中不能 根据电网电容电流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不能很好的起到补偿作用同时老式消弧线圈只能 运行在过补偿状态,不能长期运行在欠补偿状态,更不能运行在全补偿状态下。

由于采用过 补偿方式,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流经故障线路和非故障线路保护安装处的零序电流都是本 线路的电容电流,其方向均为母线指向线路,大小差异也不大故零序电流保护和零序方向保护无法检测出故障线路2.2.2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是通过微机控制的,调谐时则不需要退出线路自动跟踪补偿消 弧线圈装置可自动实时的监测跟踪电网运行方式的变化,快速调节消弧线圈的电感值,以跟 踪补偿变化的电容电流,使脱谐度始终处于规左的范弗I内同时保证调谐的精度和和能够限 制电网的内部过电压2.3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是在中性点与大地之间接入一泄阻值的小电阻(工程上一般选取 10-20Q),用一些放电路上的过剩电荷,来限制弧光接地过电压优点:1、可以降低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的过电压,抑制弧光接地过电压,消除谐振过电 压和断线过电压,避免使单相接地故障发展成相间故障,可采用绝缘水平较低的电缆及设备, 减少部分投资2、 单相接地故障时,流过故障线路的电流较大,零序电流保护有较好的灵敏度,可 以较容易地切除接地线路一般将单相接地故障电流控制在500A左右,通过此电流来起动 零序保护动作3、 能及时自动淸除故障从而避免扩大,运行维护方便,还可采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并可降低火灾事故概率。

缺点:1、 无论故障是永久性还是非永久性的,故障线路均跳闸,影响供电可靠性2、 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较大(达数百安),当零序保护拒动时,将危及接地点 及附近的绝缘,容易“火烧连营",即当电缆一处接地,大的电弧会连带烧毁同一电缆沟或电 缆隧道里的其他相邻电缆,从而酿成火灾同时这种大的接地电流也给电阻的制造带来问题, 而引起的较髙数值的地电位也大大超过了安全允许值3、 架空线路由于瞬时故障较多,造成线路跳闸率髙,使供电可靠性下降,影响正常 供电以电缆线路为主的配电网因貝故障率较低,此问题并不突岀4、 当架空绝缘导线断线,裸导线断线接触的是砂砾、混凝上等干燥地而时,接地电 流小,可能彫响保护动作,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安全事故使用:根据DUT620-1997中规左:6〜35kV主要由电缆线路构成的送配电系统,单相接 地故障电流较大时,可采用低电阻接地方式城市配电网中由于考虑市容以电缆线路居多, 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很大,可首先考虑采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2.4智能型接地故障综合保护装置该接地装置采用电压消弧法的原理,当发生弧光接地时,通过大功率接地用电抗器钳制 故障相的电压,使该电压远小于弧隙抗电强度的恢复幅值和速度,破坏电弧重燃的机制,消 除弧光接地,并不受系统运行方式改变的影响。

与消弧线圈采用电流补偿相比,该装置能够 准确判断髙阻接地故障,对电缆和架空线路实现全而保护优点:能够准确判断髙阻接地故障缺点:相关配套产品较少,运行经验较少使用: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大于10A的架空线和电缆线路2.5小结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知在10kV配电网中,架空线多用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 线圈接地两种接地方式,电缆则多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的的接地方式虽然智能型接地故 障综合保护装苣优势很大,但由于运行经验较少还没有广泛使用3配电网的继保整定3.1配电网的特点我国配电网的特点如下⑸:1、 配电网系统通常具有环形网络,但为了故障左位和继电保护整左的简单方便,通常 要求处于开环运行,为辐射状2、 配电网的绝缘水平较低,运行环境恶劣,网络界线结构复杂,检修更新频繁绝大多数配电网属于非有效接地系统(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对接地短路故障的判断较为困难,同时,弧光接地过电压、铁磁谐振过电压、工频过电压出 现的几率相当高,严重影响了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3、 配电网要求的FTU(装设在馈电开关旁的开关监控装麗)数量通常比输电网多很多, 一般是一个数量级以上配电网的数据库规模也比输电网数据库规模大一个数量级以上。

4、 配电系统比输电系统自动化程度低,许多配电现场设备还是手工操作的,而输电网 系统中大多是可以遥控的由于配电网的上述特点,加之其出线多,支线路多,整泄计算量大,精度低,所以各个 地区配电网的继电保护整左计算标准目前还没有统一3.2配电网继保整定的特点[小3.2.1网络数学模型中考虑电阻的影响在配电网中,电阻的成分对电网故障情况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3.2.2按网络结构来建立数学模型电网系统,一般可分为放射状单一性网,环状和放射状网构成的混合型网,以及含有“小 电源”的电网等,但环状网络的比重比较小因此在建立网络数学模型时,应根据不同的网 络结构分别处理3.2.3对放射状网络中的“小电源”做特殊处理在放射状网中,往往存在自备电厂等“小电源“,这种“小电源“对于整个电力系统是微不 足道的,但当“小电源“附近发生短路时,它又是不可忽略的在实际应用中,对于这类“小 电源"做如下处理:1. 当“小电派‘附近发生短路时,可以用系统供电和“小电源"供电叠加的方法求取短路 点电流和支路电流2. 当“小电源“单独供。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