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检查资料的分析与评价安徽医科大学 杨永坚E-mail: yyj580719@ Mobile: 139569351261一、职业健康监护1.概念:是以预防为目的,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相关资料的收集,连续性地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并及时地将健康检查和资料分析结果报告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 2.措施的目的和意义:职业禁忌证;发现职业病(职业损害),并观察职业病(职业损害)发生发展与分布;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高危人群;干预作业环境、生产工艺、防护措施;评价健康损害与环境关系、危害程度、干预效果;为政府监管和企业实施职业卫生管理提供对策依据3.职业健康检查的类型和作用:Ø 上岗前健康检查:目的在于掌握其就业前的健康状况及有关健康基础资料和发现职业 禁忌证;Ø 在岗期间健康检查:目的是发现早期损害 、防护措施效果评价;Ø 离岗时健康检查:Ø 应急健康检查:职业禁忌证: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接触特定职业性有害因素时,比一般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二、职业健康检查资料评价依据和基本要求(一)评价依据1.《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 )2.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 (安监总局令第49号)(二)基本要求1.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情况职业健康监护机构名称、资质证书编号、检查报告书编号;2.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接触人员汇总情况(包括接害总人数、男女);3.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对应的职业健康检查项目 、时间等;(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一览表)4.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职业健康检查结论与建议 5. 职业禁忌证、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病病人的处置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一览表岗位 工种危害 因素应检 人数实检 人数目前 正常其他 健康 损害复查 人数禁忌 证人 数分析评价职业健康检查率,检查项目和复查落实情 况矽尘作业劳动者(上岗前)职业健康监护目标疾病职业禁忌证: (1) 活动性肺结核病 (2) 慢性阻塞性肺病 (3) 慢性间质性肺病 (4) 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检查内容 (1) 症状询问 重点询问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也可 有喘息、咯血等症状(可参考附录C 无机粉尘作业 劳动者呼吸系统症状调查问卷) (2) 体格检查 内科常规检查,重点是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 (3)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血清ALT、心电图、 后前位X射线高千伏胸片、肺功能矽尘作业劳动者(在岗期)职业健康监护目标疾病 (1) 职业病:矽肺(参见GBZ 70-2009)(2) 职业禁忌证:同上岗前。
检查内容 (1) 症状询问 重点询问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也可有 喘息、咯血等症状(可参考附录C)2) 体格检查 同上岗前 (3)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a. 必检项目 后前位X射线高千伏胸片、心电图、肺功能b. 选检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血清ALT健康检查周期(1) 劳动者接触二氧化硅粉尘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1次/2年 ;劳动者接触二氧化硅粉尘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1次/1年;(2) X射线胸片表现为0+者医学观察时间每年一次,连续观察5 年,若5年内不能确诊为矽肺患者,应按一般接触人群进行检查 ;(3) 矽肺患者每年检查一次矽尘作业劳动者(离岗时)职业健康监护目标疾病(1) 职业病:矽肺(参见GBZ 70-2009) 检查内容 检查内容 (同在岗期)(1) 症状询问 重点询问咳嗽、咳痰、胸痛、呼吸 困难,也可有喘息、咯血等症状(可参考附录C 无 机粉尘作业劳动者呼吸系统症状调查问卷)2) 体格检查 同上岗前 (3)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a. 必检项目 后前位X射线高千伏胸片、心电图、肺功能b. 选检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血清ALT矽尘作业劳动者(离岗后)医学随访检查随访对象在岗期间进行定期健康体检的矽尘作业人员和矽肺患者随访目的监护矽尘作业人员离岗后矽肺的发生和矽肺患者的病情进 展随访目标疾病 矽肺随访检查内容 (1) 体格检查 内科常规检查,重点是呼吸系统和心血管 系统 (2)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必检项目 后前位X射线高千伏胸片随访时间 (1) 接触矽尘工龄10年含10年,随访15年;超过10年,随 访21年,周期均为一次/3年;工龄在3年(含3年)以下者, 且接尘浓度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可以不随访; (2) 离岗(包括退职)或退休后患者1次/年。
第二部分有机溶剂 苯(接触工业甲苯、二甲苯参照执行)监护 种类目标疾病 检查内容检查 周期上岗前职业禁忌证: (1)血常规检出有如下异常者: 白细胞计数低于4.5×109/L; 血小板计数低于8×1010/L; 红细胞计数男性低于4×1012/L,女 性低于3.5×1012/L或血红蛋白定量 男性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g/L (2)造血系统疾病如各种类型的贫 血、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血红蛋白病、血液肿瘤以及凝血 障碍疾病等; (3)脾功能亢进 (1)症状询问 重点询问神 经系统和血液系统症状, 如头痛、头晕、乏力、失 眠、多梦、记忆力减退、 皮肤黏膜出血、月经异常 等 (2)体格检查 内科常规 检查(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a.必检项目 血常规、尿 常规、血清ALT、心电图 b.选检项目 溶血试验、 肝脾B超有机溶剂 苯(接触工业甲苯、二甲苯参照执行)监护 种类目标疾病 检查内容 检查周期在岗期间(1)职业病 a.职业性慢性 苯中毒(见 GBZ68) b.职业性苯所 致白血病(见 GBZ94) (2)职业禁忌证 脾功能亢进(1)症状询问 重点询问神经系统 和血液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 乏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 皮肤黏膜出血、月经异常等 (2)体格检查 内科常规检查 (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a.必检项目 血常规(注意细胞形 态及分类)、尿常规、血清ALT、 心电图、肝脾B超 b.选检项目 尿反-反粘糠酸测定 、尿酚、骨髓穿刺、溶血试验 复查 受检人员血液指标异常者, 应1~2周复查1次,连续3次 (1)劳动者接 触苯浓度超过 国家卫生标准 :1年1次; (2)劳动者接 触苯浓度符合 国家卫生标准 :2年1次 有机溶剂 苯(接触工业甲苯、二甲苯参照执行)监护 种类目标疾病 检查内容 检查周期应急 检查职业性急性苯 中毒(见 GBZ68) 职业性急性甲 苯中毒(见 GBZ16) (1)症状询问 重点询问头晕、头痛、恶心 、呕吐、烦躁、步态蹒跚等酒醉样症状 (2)体格检查 a.内科常规检查 b.神经系统检查 常规检查及小脑功能 (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a.必检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 电图、肝脾B超 b.选检项目 尿反-反粘糠酸、尿酚、血苯 离岗时 (1)职业性慢 性苯中毒 (2)职业性苯 所致白血病 同在岗期间 三、企业提供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常见问题1.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不符合要求2.包括了非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资料3.部分接害岗位人员未体检4.体检项目仅为一般体检项目,不符合《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要求5.体检率往往很低,但又未加说明。
6.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提供的检查资料不完整(1)缺乏接触有害因素种类、既往职业史、 接害史(接触年限)等基础信息资料;(2)未对检查结果给予充分、合理的分析7.有些指标尽管是GBZ188-2007上规定的“必 检项目”,但其往往需要证实才有实际意义 例如肺功能8.评价者不具备判断“医学参考值”意义的 常识说明:1.使用范围:主要是预评类比、控评2.控评时使用中的问题:做为上岗前还是在岗期间资 料?工人来源?3.四、引用资料评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评价实例1:评价实例2:例12011年液化空气(合肥)有限公司对8名现场管理人员和巡检人员在**医院进行了健康检查,体检项目有:内科常规检查、五官科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腹部B超检查、胸部X线检查、纯音听力,结果没有发现与职业相关异常情况 例29 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分析与评价9.1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情况合肥***公司委托合肥市职业病防治院(合肥市第三 人民医院)常年对其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进行 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9.2 职业健康检查9.2.1 基本情况二期工程项目生产员工1620人,其中接触职业病危 害因素的员工213人,于2011年11月—2012年5月28日 在合肥市职业病防治院进行了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体 检141人、离岗时职业健康体检12人。
9.2.2 体检内容合肥市职业病防治院对二期工程项目接触 苯类的员工的检查项目有内科常规检查、血 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腹部肝胆 胰脾B超检查,接触粉尘类的员工的检查项目 有内科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 、后前位X射线高千伏胸片、肺功能、心电图 ,接触噪声类的员工的检查项目有内科常规 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电测听等 9.2.3 体检异常结果 本次体检异常结果一览表见表9-19.3 异常人员处置合肥市职业病防治院对体检异常人员的处理意见为:(1)据职业健康监护结果,贵单位职业危害因素以粉尘 和苯作业为主2)对疑似职业禁忌证人员建议进一步复查,排除疑似 职业病的可能苯作业人员中XXX(注:两人)血常规不正常, 建议每隔两周复查一次血常规(餐后安静状态下),连续观察 三周,如果仍然不正常,则不宜从事苯作业粉尘作业人员中 XXX(注:共十人)全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多、紊乱,建议三—六 个月后复查高仟伏全胸片;XXX(注:共十四人)肺功能不正常 ,建议一周后复查肺功能电测听示单耳或双耳听力下降,建 议脱离噪声作业48小时后复查电测听3)本次体检中发现的血压增高、尿常规检查异常、 血常规检查异常、肝功能检查异常、心电图检查异常、B超检查 异常及全胸片等异常者,应安排到有关科室诊治观察(详见体 检结果汇总表)。
9.4 职业健康检查评价报告的分析 9.4.1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合肥市职业病防治院的《职业健康检查评价报告》[2012( ZJ)-039]中识别的有害因素为“粉尘、有机溶剂、苯”从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看,“有机溶剂”不属于独立的 职业病危害因素,它只是化学物质类职业病危害因素中某些因 素的总称而且在评价报告的危害识别中,没有识别出存在的 “电焊烟尘、氮氧化物、臭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噪声 、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9.4.2 体检项目合肥市职业病防治院的《职业健康检查评价报告》[2012( ZJ)-039]中对接触苯、粉尘、噪声等危害因素的体检项目基本 符合《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要求,除了接触二苯基甲烷 二异氰酸酯员工的血嗜酸细胞计数未检查、接触高温的员工血 糖未检查以外,其他接触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未识别的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必检项目全部都检查了9.4.3 检查依据合肥市职业病防治院的《职业健康检查评价报告》 [2012(ZJ)-039]的“检查依据”中列举了“《职业性 听力损伤诊断标准》(GBZ49-2007),该标准作为检查 依据是错误的《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标准》是2002年公布实施的, 其标准号为GBZ49-2002。
卫生部于2007年对该标准进行 了修改,修改后的标准为《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 其标准号为GBZ49-2007,从2007年11月30日起实施,原 标准从新标准实施日起废止职业性健康检查机构应使用最新版的卫生标准9.4.4 健康监护类别合肥市职业病防治院的《职业健康检查评价报告》[2012(ZJ)-039]中将本次体 检列为“岗前”,从企业处了解到,本次体检的人员中,包含了上岗前体检、在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