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考试题

资****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9.68KB
约5页
文档ID:345373582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选出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 )A.略无阙处(què)重岩叠嶂(zhàng)B.不见曦月(xī)沿溯阻绝(sù)C.素湍绿潭(chuān)绝(yǎn)D.飞漱其间(shù)属引凄异(shǔ)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和词语的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溃退(kuì)       要塞(sài)磅礴                  锐不可当(dàng)B.颁发(bān)       仲裁(zāi)吞食                  由衷(zhōng)C.凌空(líng)       酷似(kù)潇飒                  轻盈(yíng)D.巍然(wēi)       横亘(gèn)广袤                  铿锵(kēng)3、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联贯的一段话,是恰当的一项是(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角度②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③人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④这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⑤实际上却是由古往今来的每个人分别构成的⑥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类共有的A.①②③⑥④⑤B.①③⑥④⑤②C.③①④②⑤⑥D.③⑥⑤①④②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忠心爱国、坚韧不懈”的精神传承下去。

B.我的启蒙老师对我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啊!C.一部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在于能否为读者奉上丰富、新颖、优质的精神食粮D.现在医学发达,移植记忆也许不是完全可能的事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请有感情地背诵《渡荆门送别》,并把这首诗写在下面   渡荆门送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三峡》)【乙】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形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①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

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迳信宿②,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节选自《水经注》)【注释】①成就:轮廓②信宿:两三日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沿溯阻绝   沿:顺流而下B.不以疾也   疾:快C.迳黄牛山   迳:经过D.犹望见此物   犹:好像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B.绝𪩘多生怪柏        既人迹所绝C.虽乘奔御风          虽途迳信宿D.故渔者歌曰          三朝三暮,黄牛如故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4.请用“/”符号给画线的句子断句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形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5.【甲】文“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重写水的____________;【乙】文“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侧重写水的____________这在写法上都属于_____________描写6.【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白杨礼赞茅盾①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②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

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而成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 “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③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地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一二株,傲然地耸立,象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④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⑤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⑥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⑦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⑧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⑨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1.白杨树在文章当中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它分别象征着:(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选项对选文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课文题目为“白杨礼赞”,“礼”含有“尊重”“崇敬的意思,题目准确地点明主旨,贯穿全文,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抒发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B.第2段通过具体描写高原黄色的“土”、绿色的麦浪,勾画了一幅辽阔平坦的高原图景,侧面烘托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C.文中说白杨树“极普通”又“不平凡,“普通”是因为它在西北高原极常见,易生长,外形独特,“不平凡”是因为白杨树具有内在品格和精神风貌D.第5段从干、枝、叶、皮等方面描写白杨树,突出其正直、倔强、不折不挠的精神美3.文中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请从文中找出1个例子并分析其作用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请合理想象,描绘“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所呈现的画面2.梁启超认为这首词“绝似苏辛派”,请结合内容分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翻译下面两个句子:①山川之美,古来共谈②相与步于中庭七、作文(共40分)你留意过自己的窗外的景色吗?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园圃,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以《窗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1)景物描写要生动,描写时融入自己的情感;(2)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可用字母代替);(3)不得抄袭。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